轻松读红楼12 贾府的门

作者: 夏目青青 | 来源:发表于2016-07-28 23:49 被阅读586次

    今天要重点看看黛玉进府走西角门对不对。

    现代人看古代小说往往会感觉隔着一层毛玻璃,好像什么都看懂了,又好像有哪里不对劲。这种感觉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社会环境的不同,无法身临其境。中国的封建社会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等级森严。而且等级森严到令人发指。一个人是个什么出身,处什么阶层,可以穿什么样的衣服,用什么样的发饰,做什么样的车,住几进的房子,房檐可以有多高……超乎你的想象没有?

    这个题目太大,驾驭不了,只看看门。

    在古代,门有很重要的象征意义。门的造型、装饰、材料、形式都是有明确规定的。鲤鱼跃龙门、一入侯门深似海,这些都展现了门对于阶层划分的重要性。

    门可以别尊卑、彰贫富。尊卑在前贫富在后,在社会等级划分方面的作用明显。所以在旧时,人们只要一看大门就知道放主人的身份,大门成了名副其实的主人家的脸面。

    旧时从门钉数目就可以反应出等级的观念,皇宫城门上的门钉,每扇门九排,一排九个,一共九九八十一个;王府的门钉是七九六十三个;公侯四十九个;官员二十五个;老百姓家一个也没有,“白丁”的叫法估计是从这来的。

    “门当户对”说得是什么呢?说的是门前的抱鼓石。抱鼓石,立的是功名标志。在讲封建等级的年代,无功名者是不可以立“鼓”的,倘若要装点门脸,显示富有,也可以把门枕石起的像抱鼓石那么高,但只能取方形,区别于“鼓”,再高也只能称为“墩”。

    门前石狮子非贵族不能有,而狮子头上的“螺髻”,也有讲究。一品的称为“十三太保”,一品之下,每低一级,狮头疙瘩就要减少一个。

    贾府的大门是个什么样子呢?

    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

    亲王府制:正门五间,启门三,缭以崇垣,基高三尺。正殿七间,基高四尺五寸。翼楼各九间。前墀护以石阑,台基高七尺二寸。后殿五间,基高二尺。后寝七间,基高二尺五寸。后楼七间,基高尺有八寸。共屋五重。正殿设座,基高一尺五寸,广度十一尺,后列屏三,高八尺,绘金云龙。凡正门殿寝,均覆绿琉璃瓦,脊安吻兽,门柱丹雘,饰以五彩金云龙纹,禁雕刻龙首,压脊七种,门丁纵九横七。楼房旁庑,均用筒瓦。其府库、仓廪、厨厩及典司执事之屋,分列左右,皆板瓦,黑油门柱。

    亲王世子府制:正门五间,启门三,缭以崇垣,基高二尺五寸。正殿五间,基高三尺五寸。翼楼各五间。前墀护以石阑,台基高四尺五寸。后殿三间,基高二尺。后寝五间,基高二尺五寸。后楼五间,基高一尺四寸。共屋五重。殿不设屏座。梁栋绘金采花卉、四爪云蟒。金钉,压脊各减亲王七分之二。余与亲王同。郡王府制亦如之。

    贝勒府制:基高二尺,正门一重,启门一。堂屋五重,各广五间。筒瓦、压脊,门柱红青油漆,梁栋贴金,采画花草。余与郡王府同。

    贝子府制:基高二尺,正门一重,堂屋四重,各广五间,脊用望兽。余与贝勒府同。镇国、辅国公府制亦如之。

    公、侯以下至三品官,房屋基高二尺,门柱饰黝垩,中梁饰金,旁绘五采杂花。惟二品以上房脊得立望兽。公门铁钉,纵横皆七,侯以下递减之五。

    四品以下及士民房屋,基高一尺,其门柱、中梁旁绘采花,与三品以上官同。

    ——《大清会典》。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亲王府大门五间,但只能开中间的三间,两侧的为槛墙菱窗。郡王府也是五间府门,贝勒府三间府门,而且只能是三启一。再下的贝子府、镇国公、辅国公的府门也是三间,然而,在屋脊上却不能够用吻兽,只能够用望兽。从林黛玉初进贾府时看到的“三间兽头大门”,三间大门相当于清朝的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府门的规制,兽指的应该是望兽。

    同样是大门,王府称宫门;王府以下称府门;没有爵位的品官,只能称宅门。宁国府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一个府字,足以彰显地位。

    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这个“与别家不同”,大概指的就是爵位。林家自侯爵往下传了四代,第五代林如海没有爵位,所以林黛玉出生的时候,林家只是林宅,三品官的规制。贾家爵位宁国府四代荣国府三代,第五代贾蓉也已经长成,家族底蕴上来说,林家并不弱于贾家。但是贾府仍旧采用国公府规制。一看这大门的形式,就足以让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正门平时是不开的,只走侧门。这样的侧门分布在大门两旁,东侧的叫东角门,西侧的叫西角门。黛玉进入荣国府时,“只进了西边角门”,便是这个原因。

    有说林黛玉进贾府,贾府没有打开大门迎接是对黛玉的羞辱,这种说法肯定不对。贾府的大门开了几次?祭祀、接旨、省亲,其余时候贾府没有打开过大门。不只大门的外形有讲究,什么人走什么门也是有讲究的。祭祀开大门走的是列祖列宗,宣旨太监代表的是皇上,元春省亲也是皇族出行,走的是正门。林黛玉要走正门,于情于理都说不通。

    再有黛玉入府还走仪门的说法,我们看看仪门是啥?

    《江宁府志建置官署》:“其制大门之内为仪门,仪门内为莅事堂。”

    仪门是县衙的礼仪之门,取孔子三十二代孙孔颖达《周易正义》中“有仪可象”之句而得名,是坐轿、骑马的起止点。仪门在古代称为桓门,汉代府县治所两旁各筑一桓,后二桓之间加木为门,曰桓门。宋避钦讳,改为仪门,即礼仪之门。明清衙署第二重门通称仪门,是主事官员迎送宾客的地方。

    仪门主要用在官署之中,住宅中用得较少。官署、邸宅大门内的第二重正门,平时也不开。

    红楼梦中出现几次仪门:

    1.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去贾赦那里,走过一次仪门

    2.第七回贾宝玉去宁国府,尤氏带姬妾丫鬟媳妇儿接出仪门

    3.第十六回贾元春册封管家进仪门报喜

    4.第十八回贾元春省亲,入大门走仪门

    5.第四十八回为薛蟠饯行,宝钗送出仪门

    6.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提到仪门多次,明确了有内外仪门之分

    7.第六十回贾环躲出仪门

    8.第七十一回贾母寿宴管家进仪门贺喜

    可以看到,除了元春走了外仪门,宁国府祭祀大开外仪门外,其他的仪门都指的是内仪门,这些足以证明外仪门平时也是不开的。那么黛玉进府该有仪门的说法从何而来?

    如果说指的是内仪门,那么她去贾赦那里就提到了走仪门。

    所以综上,黛玉走西角门完全是正确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轻松读红楼12 贾府的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otz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