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冰台】
红星河
每次回老家的感觉,两个字,冷清。看着河对岸的人家,大门紧闭。听不到有孩子的任何声音,河中也看不到鸭子们在水中嬉戏,当然听不见鸭子那爽朗的嘎嘎嘎的声音。
门前场地上也看不到鸡子们觅食的身影,也看不到它们一边走一边拉屎的臭习惯,所以也就看不到那恶心的鸡屎。人们也体会不到沪剧“阿必大回娘家”中阿必大的婆婆“雌老虎”和婶娘打架时,婆婆打不过婶娘,还找理由说自己踩在鸡屎上,所以滑倒了……
整个村庄真是寂静,早上我听不见公鸡打鸣的声音,偶尔传来几声狗叫,还有那前面原来是农田现在是树林,那风吹过树林的声音。以前门前的电线上都会停满燕子,因为那时还有大批的水稻田,自从“退耕还林”,水稻田成了稀有田地,门前电线上再也没看到过燕子光临。以前门前的走廊下还有燕子窠呢,这调皮又机灵的鸟儿还曾经把窠做进叔叔家里去呢。
可现在燕子不见了,有了树林,也有了其他鸟类,黑的乌鸫,花喜鹊,白头翁……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在新造房子的栏杆上留下了它们的消化产物。
鸟声啁啾,乡村清幽,可总感觉缺乏生气。现如今也没了农忙,无论是三夏还是双抢,那脱粒机的轰鸣声,那挑着担一路“杭育杭育”的号子声再也无法重温;那曾经忙的无瑕回家吃饭的岁月,那衣服被汗水湿透,一会儿又被晒干,一天要反复好几回的日子再也不会有。那挎着篮子在稻田里捡稻穗,在灌水后的田地里找蚯蚓,挎着布袋割草喂猪喂兔的农村娃再也看不到。
农村已经不是以前的农村了,有点暮气沉沉老气横秋。田野依旧在,可是人不来。风吹树林过,唯见白发皑。水自流,人非昨。世事变迁不觉哀。
2023.5.24
沪上 北风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