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
为害常因不察,致祸归于不忍。
桓公溺臣,身死家衰。
夫差存越,终丧其吴。
亲无过父子,然广逆恒有;
恩莫逾君臣,则莽奸弗绝。
是以人心多诈,不可视其表;
世事寡情,善者终无功。
信人莫如信己,防人毋存幸念。
此道不修,夫庸为智者乎。
2.译文:
人们受害常常是因为对人没有仔细的察验,
人们遭受祸患往往是由于对人心慈手软。
齐桓公过分相信他的臣子,以致死亡家族衰败。
吴王夫差没有吞并越国,最后却导致吴国的灭亡。
亲密关系没有超过父子的,
可是像杨广那样的逆子却总是存在。
施以恩德没有超过君对臣的,
但是像王莽那样的奸臣却从未断绝。
因此说人的内心隐含着太多的欺骗,
不能光看他的外表。
世上的事情缺少真爱,
做好事的人最后却得不到功劳,
相信别人不如相信自己,防范别人不要心存侥幸。
这种道理和规范不去学习,
难道还能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