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个核心+5个基本法则的方法来评估用户故事的优先级;
回顾
刚接手一个新项目,在产品定位、目标等大方向都确定后,我一般会先从两方面入手,用户和产品的边界。用户即真正使用或消费产品的实实在在的人,根据人物特性抽离出用户角色和简单的用户画像;产品边界即我们产品跟外部产品的关联和依赖关系。之后开始写较大颗粒的故事、排序再排序;写小颗粒的故事、排序再排序;依次循环。
在上一节《产品经理和用户故事user story》中,我们已经写了很多故事,也根据一定的规则对故事进行了简单的切分和分组。那这一节我们重点来评估故事的优先级。敏捷的核心思想就是时刻响应变化,因此产品经理日常投入精力较大的一部分就是调整故事优先级。
在《产品经理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中,有提到产品经理的第一项能力就是取舍。需求永远做不完,但资源总是稀缺,时间永远有限,与其同时做完3个故事,每个故事的用户体验做到50分,不如集中精力把一个核心故事做完整,把用户体验做到90分。
学会评估优先级不单是产品经理的能力,同样适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比如:我现在要完成本职工作,要写文章看书听鸡汤,要跑步游泳打球,要遛娃聚餐购物......,看似很多事情要做,但是当我把每个待办列出来,重新分类组合,并按优先级排布到每周的特定时间里后,生活也变得有条不紊了。
评估故事优先级的方法
推荐一个核心+5个基本法则:一个核心:确定产品目标;5个基本法则:1. KANO模型;2. CFS评分;3. ROI;4. 重要紧急矩阵;5. 前置需求;
一个核心:确定产品目标
任何故事都是围绕着目标展开的,比如微信,初期最根本的定位是做通讯工具,他会花大量的精力在提升通讯速度方面;
比如寄快递,我2季度的产品目标是订单量达到xxx,围绕着这个目标,我们梳理出可能达到目标的几个维度,针对每个维度再做一层层的故事细化;
基本法则1:KANO模型
KANO模型是对用户需求进行分类和优先级排序的有效工具,感兴趣的可以去wiki上查看相关介绍。KANO定义了需求的3个层次:基本需求,期望需求,惊喜需求;后来我们团队内部又有同事对此进行了细化,可查看下图:
基本法则2:CFS评分
这个方法是我之前做交互的时候学到的,很奇怪,网上对这个方法的介绍很少,我这里稍微延伸一下;
什么是CFS?
C:Commonality普适性。
在我们的persona中,有哪些类型的用户会使用该功能?预估用户数大概有多少?
F:Frequency频繁性。
这个功能可能被使用的频次,是天天都会用到,还是偶尔一次?
S:Severity严重不可替代性。
这个功能有没有可替代的方案,用户没有这个功能就无法正常工作了?还是无关紧要,锦上添花的功能?(这里跟KANO有共通之处)
如何使用?
CFS有一套评分规则的,依照下图规则给每个故事进行打分,然后将得出的3个分值相乘,乘积最大的优先级最高。CFS就像一个标尺,我们可以依据统一标准快速的将所有故事进行排序。
举个栗子(微信运动)
说明:T=C*F*S的总和
基本法则3:ROI(投入产出比):
完成一个需求所要投入的成本(资源、时间等),产出哪些收益(单量、用户数、业务扩展等),说白了就是投入成本低,产出高的先做。当产品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我们是继续投入精力把现有体验从80提升到90分?还是用同样的资源,去开辟新的增量市场?举个栗子,之前收到一个需求,在我们公众号在线寄件页新增一个国际寄件的入口,评估下来这个需求大概需要2人2天完成,但当时我们的资源全部都投入在小程序的研发上,而小程序的研发是个长期的工程,那最终我们暂停小程序,优先上线了国际寄件的业务,不仅对外宣传了我们公司的业务实力,而且带动了国际件的单量增长。
基本法则4:重要紧急矩阵法
很简单也比较通用,直接看下图;
基本法则5:前置需求
比如微信的微信红包和绑定银行卡2个需求。通过CFS来看,微信红包肯定比绑定银行卡得分高多了(C&F值都很高),但是用户要先能绑定银行卡,才能发红包,绑卡是发红包的预动作,因此当然绑定的需求优先级高了(此处不要钻牛角尖,当然你可以请朋友给你转账,每次通过余额来发红包)。
维护故事的工具
这个完全看个人喜好啦,个人用过的有Excel文档,jira,leangoo。
Excel是我最早使用的工具,给大家截图看下大概的模板。
个人比较喜欢leangoo,在制作用户故事地图的时候,操作空间大,清晰直观,但是功能相对单一。
现在我大部分时间都在用jira,虽然体验不大好,但胜在功能完善。产品维护待办故事清单,查看燃尽图;master进行sprint版本管理,跟进开发进度等;测试提bug,维护发布版本,统计问题等;应有尽有,比较适合团队管理。
当然大家有更好的线上管理故事的工具,欢迎推荐给我~.~
关注公众号【零点零壹】 ,和玉米大人一起 每天进步一点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