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写作要新颖,在技巧和内容上要见人之未见,写人之未写。其实成功且能受到读者欢迎的文章,基本上都是另辟蹊径,能找到新角度,新内容或者新技法的文章。
怎么去挖掘我们的写作素材呢?它要求我们有触类旁通的能力,有效且快速挖掘知识的能力,文学来源于生活,写作自然也要深入生活,写作者在扎根于日常生活,切实了解和体味生活的基础上,才能创作出带有生活温度的作品。
一.观察
用心观察,融入情感
一篇文章,只要有关自己的思考和情感,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真正的观察要求写作者能将自我感情融入其中,带有独特的个人情感和体悟。
二.趣味
写作要充满趣味
写作其实就是一场奇遇,就像就像一场遇见故事中的人物,欣喜相逢,有时还会感激涕零,写作包括思维乐趣,人性的挖掘的过程,写作者孜孜不倦的寻求答案,探讨人物的心理,探讨人生的谜底,这种探讨最终指向的是人性,是哲理,是没有答案的答案,是将善思的读者纳入其中,一同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是不断去除遮蔽,期望达到清明的境界。
好文章在于它成功地与读者建立了联系,写作者用细腻的语言表达情感,而读者在其中看到了自己,两者相互辉映,才是佳作。
三.预设读者
一个完整的书写活动,要包括读者的参与,我们选材时要选择能和读者产生共鸣的东西。
在选择写作内容时,要善于将“我”个人的内容写成有关“我们”的内容,由“我”向“我们”过渡,这是拥抱读者的必经之路,要心里装着读者,读者才有可能满心欢喜的接受你。
综上所述,作为写作者,我们的日常书写要切忌浮于表面,未经思索或者盲目求新、求异,要将其代入自我情感中,不断深入挖掘,体现思想的睿智和趣味。
2021.06.15读书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