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玥最小的大姑姐

作者: 幸福小花园 | 来源:发表于2022-06-28 16:11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人生在世,总有一些人无法忘记,总有一些事难以释怀,夜深人静的时候,萦绕入怀,让你想到世事多舛,际遇无常。

近年来,早晚间最让念玥不能放下的是婆家四姐。念玥有四个大姑姐,而这个最小的大姑姐却最先离她而去......

80年代末,念玥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外地的一座小城市,快24岁的年纪,从一上班开始,父母就开始催婚:“女孩子不比男孩子,赶紧在最好的年龄找个合适的人嫁了吧,否则岁数大了就剩下了”。其实念玥单位男多女少,身边不乏追求者。但对于念玥的终身大事,父亲有言在先:“找对象,我只有两个要求,男孩子一是要身体好,二是要品行好,这是保证你将来生活幸福的基本条件,其它的方面你自己可以做主”。念玥刚走出校门,涉世未深,就拿父亲定的这两条标准当成圣旨,暗暗观察着身边的男孩子,老公也恰好在那个时候开始追求她。

老公家在当地的山区,家里有兄妹七个,他最小,上面有两个哥哥四个姐姐。他能吃能干、阳光健壮,还很讲究卫生,宿舍总是收拾的整整齐齐,平时出门也穿戴的利利索索,多少有点入了念玥的眼。但其它条件,比如学历啊、职务啊、家庭经济状况啊等等都不如念玥。当然,这些外在的条件不是主要的,念玥最在意的还是父亲说的人品好,她真怕自己看走眼了。

恋爱两三个月后,念玥发现老公大致情况还可以,不善言辞、人挺实在、比较包容。唯一的不足之处就是抽烟又喝酒,好在量不是很大,应该不算什么大毛病。于是,她决定继续相处一段时间看看,再深入了解一下他的家庭情况。

一次老公约着去吃饭,念玥有意地聊起了家事。他说:“一直不好意思告诉你,我们家没有你们家条件好,孩子多,姐弟七个,而且家人们都是在农村生活”。

念玥说:“没关系啊,我就羡慕这样的大家庭,多热闹啊,那你的父母是自己单独过呢,还是…”,“我三岁就没有妈了,父亲跟着哥嫂过”,他低着头轻声地说到。念玥忽然鼻子一酸,眼泪流了出来。

原来在老公三岁时,妈妈就因一次意外去世了,他对妈妈根本没有一点印象。爸爸当年还不到四十岁,但因为怕孩子们受气,一直也未再婚,几十年来当爹又当妈的拉扯这七个孩子。

大姐为了能够好好照顾弟弟妹妹们,也只上了几年小学就辍学,担负起了家里的所有家务,并选择嫁在了本村,婆家与娘家只有一家之隔。二姐三姐嫁的也不远,大哥二哥边种地边上学,高中毕业后一个学了电工一个学了木工。

几个孩子中学习最好的要属四姐,总是考班里前几名,但却也没能坚持到高中毕业。因为高二时听说县城服装厂来村里招工了,而且是带薪培训缝纫技术,她就毅然决然的去打工学技术挣钱去了。四姐聪明又泼辣,很快就成为了车间的领班,她每月的工资全部花在家里,全家人的衣服都是她亲手制作,为两个哥哥结婚成家和供养唯一的弟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四姐贡献了她最大的力所能及的全部的能量,但快三十了自己还没有嫁人。

老公家人口多,负担重,日子过得紧巴,但念玥没有嫌弃,因为她体会到一家人的亲情,像一团火焰在燃烧,贫穷和落后终将会在这燃烧的火焰中涅槃重生,幸福快乐的日子一定会驻足在互敬互爱的家庭。念玥和后来的老公就这样淡淡的相处着,就这样慢慢的了解着。真正促使念玥下决心嫁给老公的,是一次与婆家四姐的接触。

有一天念玥正在上班,老公突然打电话说四姐来了,要中午一起吃饭。当念玥看到四姐第一眼就惊呆了,天哪,这也太像了!那眉眼、那嘴型、那微微一乐的表情,姐弟俩如出一辙,简直是太像了,这也让念玥跟四姐第一次见面就感觉特别亲切,没有一点距离感。

四姐说是来看弟弟的,其实是专程来看这个未来弟妹的。

她带来一个大袋子,然后左一兜右一兜地往外掏,花生、大枣、核桃、红薯干……,四姐拉着念玥的手说:”小玥,你千万别嫌弃,这些都是咱们自己家山上种的,我选了最好的给你拿来了,你尝尝,比买的味道好多了”。

一顿饭期间大都是四姐在说:“我这个弟弟啊哪儿都好,就是不爱说,有事了你一定要多担待,他对你不好了,你告诉我,我说他”。然后对弟弟说:“你要好好照顾小玥,现在你不是单身一人了,啥事想周到点,你要好好工作,家里都挺好,不用你操心”。

四姐的真诚、纯朴让念玥很感动,念玥只知道从小有两个哥哥罩着很幸福,从来没有体会到有个姐姐竟然如此温暖,感觉四姐就像自己的亲姐一样。心意所致,念玥也自然的关心起四姐来:“姐姐,你总为别人着想,也应该考虑考虑自己的事情了”。四姐说:“我不着急,我就是不放心我这个弟弟,只要你们好好的,我就没什么惦记的事了”。

与四姐见面后又过了几个月,念玥第一次跟老公回到了他深山里的那个家。其实一起回家这事,老公之前提过几次,念玥总觉得时机还不成熟。跟四姐的那次见面,再加上父亲一句“这样的家庭应该错不了”,让念玥下定了决心。

经过长途汽车近三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一个山坳里的小村庄。大姐大嫂和四姐早早守候在了村口,赶紧迎上来,有帮着拿东西的,有嘘寒问暖的,顺不顺利啊、有没有座位啊、晕不晕车啊,让念玥很有点受宠若惊。

到家里一看,更是热闹,大人、小孩能来的都来了,听说四姐是专门请了一天假。两桌的凉菜已经摆放好,丰盛的热菜也已都是半成品。人们说说笑笑,尤其是几个女的,嗓门还都挺高,简直像过年一样,这阵势跟念玥家是完全不同的风格,而且有的方言念玥还听不太懂。

不善言辞的老公此刻也活跃起来了,挨个地给念玥做着介绍,又关心地问问这个问问那个,笑得合不拢嘴。

四姐怕念玥不适应,赶紧解释说:“咱们山里人说话直,嗓门大,你别介意,你坐着喝水嗑花生瓜子,我们去做饭”,边说边往念玥手里塞花生瓜子,然后张罗着去做饭了。

吃饭时分了两桌,老父亲、所有女同志在正屋,哥哥姐夫孩子们在偏屋,老公是两屋跑。大嫂和四姐说啥也不先上桌,忙着给别人夹菜、盛饭。老父亲话不多,但能感觉出儿孙满堂的那种幸福和满足!

吃完饭,老父亲突然拿出六百元钱hongbao给念玥,说是第一次来家的见面li,这是念玥没想到的,她说啥也不要。老父亲说“qian不多,是我的一点心意,你一定得收下,这是咱们这的风俗,否则就是嫌弃咱们家”,在大家的劝说下,念玥只好把钱收下了,老父亲高高兴兴的离开了屋。

这时四姐拿出一套衣服让念玥试试,是四姐亲手做的。黑裤子、格子上衣,上衣是当时最流行的“慧芳服”(渴望里刘慧芳穿的样式),没领、一排扣子、格子正好左右对接,很洋气。

念玥试了试,不大不小太合适了,而且做工特别精细了,给买的成衣一模一样。念玥疑惑地问道: “四姐,你也没量尺寸,咋就做得这么合身呢”?四姐说: “不用量,我上次见你,上下一打量,就心里有数了”。

聊天中得知四姐现在也正处着一个男朋友,是她闺蜜给介绍的闺蜜的老公的战友,正在服役的一名志愿bing,老家离这有五里地。以前别人介绍很多四姐都不见,这个前段时间见了一面,答应先处着。那人个子没有四姐高,长得没有四姐俊,家庭条件很一般,但志愿bing是挣工资的,而且转业后zf也会给安排工作。

30岁的四姐总算答应谈恋爱了,念玥为她高兴:“四姐,这次你要把握好机会,多接触接触,如果真的对你好,看着合适了就赶紧把婚结了吧”,姐姐和嫂子们也都帮她出主意。

四姐说: “我可不着急,倒是你们相处时间不短了,选个好日子把婚事办了吧,我肯定要等你们结婚了,才会考虑我的事”。

就这样,从家里回来以后,念玥和老公把婚事提上了日程。

其实婚姻有时候就像一场赌博,谁也不知道以后会怎样,至少眼前合适就嫁了吧,这样自己完成了任务,父母心里也踏实了。念玥和老公结婚半年后,四姐也终于嫁人了。

结婚的那一天,四姐一大早就开始掉眼泪,念玥不时地给四姐补补淡装,姐姐和嫂子们也跟着哭,只有孩子们不停地嬉笑追逐。关键时刻老父亲发话了:“都别哭了,这是大喜的日子,就五里地,四丫头也没走多远,又不是去受罪,随时都可以回来的”。

亲戚、街坊邻居们也都舍不得四姐,来了好多人主动帮忙,有抱被子的、有拿箱子的、有端脸盆的、还有专门负责放鞭炮的,就这样,一家人风风光光地把四姐嫁了出去。

四姐出嫁了,可她三天两头的下班后都要回娘家转一圈,看看老父亲、看看家人们,回来了照样啥都干、啥都管。

后来,四姐怀孕了,加上服装厂也因为面临改革转型,经济效益越来越不好,她就辞掉工作回家了。

又过了两年,四组生了二胎,两个儿子,让四姐既幸福又感觉到了生活的压力。

四姐是个闲不住的人,在带孩子的同时,她把前后院子都收拾干净整齐,种上了各种蔬菜,养起了鸡鸭鹅猪羊兔子等,把附近的荒山一片片开辟出来,栽上各种适宜的果树。她说能种的就种点,能养的就养点,不为卖钱,只是想让孩子们吃着方便。同时,家人和邻居好友们都跟着沾了不少光。

四姐好像永远不知道疲倦,只要有空闲时间,她还到处去打短工,她凭着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把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然而天妒能人!就在大家都为四姐生活蒸蒸日上而欣慰时,不幸却接踵而至……

因为四姐结婚晚,生孩子时已属于大龄,所以她对两个孩子像对待自己眼睛一样格外小心,精心呵护,恐怕有个闪失。

然而怕啥偏来啥!小儿子五岁那年的夏天,四姐边在屋里干活儿边照看着孩子,一个不留神孩子跑出了视野,她赶紧放下活计出屋去找,其它房间没有、院里没有、院外也没有,四姐立马慌了,扯着嗓子喊孩子的名字,没有回答,街坊邻居也都过来帮着找,山上地里村边的水沟里都没发现,最后回到家才发现孩子的头扎在水缸了里,已经没有了呼吸。

原来孩子可能是因为口渴去水缸里舀水,五岁的孩子其实早就会自己喝水了,也许因为水缸太深,偏偏那天水又太少,孩子一个不小心就一头栽了进去。

四姐抱着孩子哭昏一次又一次,她如何也接受不了命运对她的捉弄。从此,笑容在四姐的脸上消失了,她像神经了一样,过几天就去上山哭一次,过几天就去山上哭一场,要不是还有个大儿子还有个老父亲,她一定会随小儿子而去。

失去孩子已经让四姐承受了太多太多的痛苦,可孩子爸爸的不原谅,让四姐更是天天像犯了罪一样的自责和煎熬。不久后孩子的爸爸转业到当地的一家国企,两口子好不容易结束了两地分居,但感情却因此出现了裂痕。

四姐说:我不怨别人,这一切都是我造成的,我要想办法努力挽回,让这个家重新活过来!

谁也没想到,四姐所谓的挽救办法就是一定要再生一个孩子。已经四十四岁高龄了,若再度怀孕生产,这无疑是冒着很大的生命危险的,家里人都不同意她的做法,但四姐说: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要再生一个,一来是要给大儿子留个伴,等他长大了以后不孤单,二来是要用这个孩子,冲淡对失去的那个孩子的思念,重新找回这个家里的欢声笑语。为了这个家,四姐早已把自己生死置之度外。

十月怀胎的辛苦自不必说,但女儿的降生的确又给这个家带来了活力和幸福,女儿好像很懂得妈妈的心思,从小就听话乖巧懂事,这也让四姐感到了巨大的安慰。

四姐生活不容易,但她有一个理念,要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她相信知识能够改变孩子的命运,所以不管花多少钱,她都让孩子们上最好的学校。儿子初中就去县城一所重点中学住校,小女儿的幼儿园也是选在了的周围最好的一所。

孩子们总算让四姐省点心了,可不久老父亲又突然去世,虽然八十好几算是高寿,而且老人也没有受罪,但对于从小没有娘的四姐来说,这又是一次重大的打击,她为此大病一场。

更让她窝心的是,没过多久,大姐又得了脑出血,并从此卧床不起。于是四姐又多了一份差事,每两天固定去给大姐擦洗一次,帮着收拾收拾卫生,改善改善伙食,直到三年后大姐住进了养老院。

念玥从心里敬佩四姐的勤劳和善良,也总是惦记着,每次回老公家不是四姐过来就是念玥过去,俩人一定要见上一面。家里吃的用的穿的她都会想着给四姐带去,四姐也是像个婆婆一样,家里有的好东西都不忘记给念玥留一把,车的后备箱常常是满着回去又满着回来。

这一年四姐的儿子医学院研究生毕业了,顺利地应聘到县城一所医院,女儿也上了县城最好的中学,她说我要以哥哥为榜样。

日子一切都按部就班的向前走着,四姐继续经营着自己的小菜园、经管着那些家禽和果树。经过了一番又一番艰苦的磨难,看似四姐的生活迎来了风平浪静,实则暗藏着更大的惊涛骇浪……

将近花甲之年的四姐,终于发现自己还是老了。最近时常感觉浑身无力,后背总是隐隐作痛,疼了,她就用止疼片顶一顶,后来开始咳嗽,她就用甘草片压一压。这也是这里农村人的一惯作法,有病不愿去医院,嫌麻烦,她们每个人都觉得疾病离自己很远。

在儿子的再三催促下,四姐来到了县城的医院,医生立马安排了住院,三天的检查后,医生说还是去市里大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吧。于是,四姐住进了市里的肿瘤专科医院,很快就确诊了--肺癌。

念玥没有想到四姐是以这种方式才离自己更近一些,她给四姐拿去了日用品、换洗的衣服,给四姐送去了爱吃的水果、包好的饺子和慰问金,告诉四姐,这钱是用来增强营养的,不要舍不得吃,治病的钱咱有,不用发愁。念玥利用一切机会做四姐的思想工作,要积极配合治疗,要保持好心态,现在医疗发达了什么病都能治好。四姐很坚强,她说:没事的,我什么都不怕,你们不用为我担心。

老家来人看望四姐,念玥在家为大家准备好午饭,家人们边吃饭边商量对策,大家有一个共识就是不论花多少钱也要给四姐治病。市里的医院进行着更详细的检查,同时,四姐的儿子和同一所医学院毕业的准儿媳,开始找导师、找同学,四处咨询治疗方案,联系更大城市的医院。就像四姐平时帮大家一样,此时此刻,大家齐心协力,唯一的心愿就是让四姐快点好起来。

一个星期后,检查结果全部出来了。这天约好了,念玥和老公,还有四姐的儿子和准儿媳一起到医院,跟医生商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吃过早饭,念玥把给四姐准备的营养餐也装入保温桶,正准备要出门,娘家哥哥来电话,老说妈情况不好,要念玥赶紧回家。远离几百公里,不到万不得已哥哥是不会打这个电话的。念玥当时就慌了,哭着不知如何是好。老公说,咱俩赶紧收拾衣服回老家,四姐那他跟她们说,让她们先定方案。

就这样,念玥和老公心急如焚地驱车四个多小时,一刻不停地赶回家,床上躺着安详睡去的母亲,然而,她却再也无法听见念玥的哭喊,远嫁的女儿终究还是没能在最后时刻守在老妈的身边。

老妈三天下葬后,念玥急着给四姐打电话询问病情,听上去四姐说话的声音宏亮、底气实足。她说刚刚做了穿刺手术,疼痛减轻了,一切都按方案治疗中,晚上还吃了不少饭。念玥略微放下心来,告诉四姐给老妈过几天就回去照顾她,四姐连声道谢,一个劲地嘱咐念玥照顾好老父亲,照顾好自己。

过了老妈头七的第二天,念玥还没来得及收拾回程的东西,婆婆家打来电话,说四姐刚刚在医院去世了。又一晴天霹雳,念玥和老公只好辞别父亲,顾不上吃饭,含着眼泪,又马不停蹄地驱车往回赶,去见四姐的最后一面……

勤劳、善良、纯朴、能干的四姐,她一生都在为别人着想,从不愿给别人添麻烦;她的心里装着老人、装着兄弟姐妹、装着孩子、装着左邻右舍,却从没装上自己;她一生无求,安分守己,只要生活有一丝希望,她就尽最大的努力去争取;她很平凡,平凡得像脚下的土地,身上的布衣,然而在她的心里,对生活对未来都充满着最大的勇气;她一生总是向家人,向社会呈现最真实、最善良的自己,生而为人,她不嫌弃生活的贫瘠,不抱怨生活的不易,总是把最好的给你;瞑目逝去,安详而无憾,却让人无法忘记。

念玥最小的大姑姐就这样永远的离开了她,时至今日,不论月升月落、月圆月缺,念玥都深深地思念着她的四姐………

相关文章

  • 念玥最小的大姑姐

    人生在世,总有一些人无法忘记,总有一些事难以释怀,夜深人静的时候,萦绕入怀,让你想到世事多舛,际遇无常。 近年来,...

  • 念玥最小的大姑姐(2)

    那个年代孩子们上学比现在要晚很多,但结婚比现在要早。 念玥大学毕业时都快24岁了,从一上班开始,父母就开始催婚:“...

  • 念玥最小的大姑姐(7)

    其实婚姻有时候就像一场赌博,谁也不知道以后会怎样,至少眼前合适就嫁了吧,这样自己完成了任务,父母心里也踏实了。念玥...

  • 念玥最小的大姑姐(10)

    将近花甲之年的四姐,终于发现自己还是老了。最近时常感觉浑身无力,后背总是隐隐作痛,疼了,她就用止疼片顶一顶,后来开...

  • 念玥最小的大姑姐(3)

    恋爱两三个月后,念玥发现男孩子大致情况还可以,不善言辞,人挺实在,比较包容。唯一的不足之处就是抽烟又喝酒,好在量不...

  • 念玥最小的大姑姐(9)

    四姐说,她要想办法努力挽回自己的错误,让这个家重新活过来! 谁也没想到,四姐所谓的挽救办法就是一定要再生一个孩子。...

  • 念玥最小的大姑姐(6)

    其实一起回家这事,男朋友之前提过几次,念玥总觉得时机还不成熟。跟姐姐的那次见面,再加上父亲一句“这样的家庭应该错不...

  • 念玥最小的大姑姐(5)

    就这样淡淡的相处着,就这样慢慢的了解着。 有一天念玥正在上班,男孩子突然打电话说四姐来了,要念玥中午一起吃饭。 念...

  • 念玥最小的大姑姐(8)

    因为四姐结婚晚,生孩子时已属于大龄,所以她对两个孩子像对待自己眼睛一样格外小心,精心呵护,恐怕有个闪失。 然而怕啥...

  • 念玥最小的大姑姐(1)

    念玥有四个大姑姐,最小的那个大姑姐却最先离她而去...... 在北方有这样一种称呼:妻子管丈夫的姐姐叫大姑姐,管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念玥最小的大姑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qza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