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的残酷中成长--四百击

作者: AVA言华 | 来源:发表于2017-06-08 13:17 被阅读0次

法国谚语说:一个淘气顽皮的孩子,要挨四百下打才能消除灾难,驱除恶魔,变成健康听话的儿童。

成人的残酷中成长--四百击

这是一部关于少年的电影。

少年的境况往往是可怜的,面对成人世界或同龄世界,有些人总是先显得特别笨拙,他们并不是没有敏感的心灵,只是他们还没有长得足够强大,就已经遭遇到无情的风吹雨打。如同一只羽翼未丰的小鸟,被抛到暴风雨中。其中的许多,就这样被冷酷的现实捏碎了。

电影中有一段特别令我心疼:

小男孩热爱这巴尔扎克的作品,他一遍又一遍地诵读这这位作者的文字,把他喜欢的句子化用在自己的堂上作文中。这是一种由衷的致敬。

成人的残酷中成长--四百击

然而,这换来了一个响亮的耳光。老师不相信他能写出这么优美的文字,把他当成一个卑鄙的盗贼,当众凌辱。

这是来自成年人的最残酷的打击。

一个耳光,简单又直接地把少年的爱与梦无情毁灭。

成人的残酷中成长--四百击

小男孩良心未泯,他把从继父公司偷来的打字机冒险还回去,却被父母亲手送进了教导所。母亲终于不再忍耐自己亲生儿子的无辜与挣扎,她在教导所面对安托万时决绝的眼神让我们看得齿冷。只有在面对心理医生的追问时,我们才又看清了一个安静却满身伤痕的少年的孱弱的灵魂。

成人的残酷中成长--四百击

电影里我们看到一个忧伤少年的成长。他遭受的残酷,有很大原因是他看上去“不那么忧伤”,大人对这种看上去“皮粗肉厚”的孩子特别粗暴、缺乏耐性。仿佛他们的顽皮只是源于天生的劣性,跟任何人无关。

可是,当我们走进孩子,看见离家出走的安托万在天未亮的街头游荡时的凄惶,看见他想要偷一瓶牛奶时一次次小心翼翼地试探,看见他得手后慢慢喝光的满足。看见他被警车带到教导所时一脸安静的安托万无声的眼泪。那一刻显得如此漫长,仿佛带我们回到了少年时代,那个无助、彷徨的时代。

成人的残酷中成长--四百击

少年在残酷中成长,你我都不曾逃脱。

这残酷,有一半来自于成人。

看不清少年的内心时,教育将会变成一种暴力。

我们以为不由分说打够了四百击,孩子就会变得驯服听话。殊不知,这四百击,可能打破了一个孩子的梦与爱、希望与未来。

相关文章

  • 成人的残酷中成长--四百击

    法国谚语说:一个淘气顽皮的孩子,要挨四百下打才能消除灾难,驱除恶魔,变成健康听话的儿童。 这是一部关于少年的电影。...

  • 《四百击》少年残酷成长

    《四百击》法国新浪潮时期著名电影人特吕弗执导,致敬安德烈巴赞的一部作品。其实也是半自传性质。上课被老师罚,逃课发现...

  • 四百击

    假期里变懒散起来,白天看点书,做一些家务,感觉很享受。累了就看会电视休息一下。有好久没看电视了吧!自从手机占据了心...

  • 飞鱼观影||法国电影《四百击》——20161010晚

    导语:我是从一个一年前的求职类电视节目中了解到《四百击》和《断了气》是法国两部很出名的电影。由于《四百击》拍了四百...

  • 特吕弗《四百击》:谁才是真正的问题制造者?

    特吕弗的《四百击》是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开山之作,特吕弗将此片献给安德烈巴赞,他的精神之父。众所周知,《四百击》故事的...

  • 《四百击》:逃离的小孩,世界惊恐目光

    本期电影:《四百击》 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 主演:让-皮埃尔·利奥德 01 《四百击》是由特吕弗执导的一部影片,...

  • 金侬电影随笔(字上观影)系列: 成长

    题记: 谨以本文献给正在过六一儿童节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 成长 ——《四百击》 文/金侬 编导:弗朗科依斯·特吕弗...

  • 《四百击》--无处安放的童年。

    《四百击》是法国新浪潮代表作之一,导演特吕弗。新浪潮的电影有个特色,就是走上街头拍,想到哪儿是哪儿,情节自然写实。...

  • 巴西是圆的·四百击

    12-13赛季NBA总决赛第六场,总比分2-3落后于马刺的热火回到主场美航中心再度迎战马刺,最后20秒热火仍落后马...

  • 野百合也有春天

    关于成长的故事,总是容易拨动人心弦。尤其是那些孤独小男孩的故事。比如《四百击》里的安托万,《雾都孤儿》里的奥利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人的残酷中成长--四百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raz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