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谚语说:一个淘气顽皮的孩子,要挨四百下打才能消除灾难,驱除恶魔,变成健康听话的儿童。
成人的残酷中成长--四百击这是一部关于少年的电影。
少年的境况往往是可怜的,面对成人世界或同龄世界,有些人总是先显得特别笨拙,他们并不是没有敏感的心灵,只是他们还没有长得足够强大,就已经遭遇到无情的风吹雨打。如同一只羽翼未丰的小鸟,被抛到暴风雨中。其中的许多,就这样被冷酷的现实捏碎了。
电影中有一段特别令我心疼:
小男孩热爱这巴尔扎克的作品,他一遍又一遍地诵读这这位作者的文字,把他喜欢的句子化用在自己的堂上作文中。这是一种由衷的致敬。
成人的残酷中成长--四百击然而,这换来了一个响亮的耳光。老师不相信他能写出这么优美的文字,把他当成一个卑鄙的盗贼,当众凌辱。
这是来自成年人的最残酷的打击。
一个耳光,简单又直接地把少年的爱与梦无情毁灭。
成人的残酷中成长--四百击小男孩良心未泯,他把从继父公司偷来的打字机冒险还回去,却被父母亲手送进了教导所。母亲终于不再忍耐自己亲生儿子的无辜与挣扎,她在教导所面对安托万时决绝的眼神让我们看得齿冷。只有在面对心理医生的追问时,我们才又看清了一个安静却满身伤痕的少年的孱弱的灵魂。
成人的残酷中成长--四百击电影里我们看到一个忧伤少年的成长。他遭受的残酷,有很大原因是他看上去“不那么忧伤”,大人对这种看上去“皮粗肉厚”的孩子特别粗暴、缺乏耐性。仿佛他们的顽皮只是源于天生的劣性,跟任何人无关。
可是,当我们走进孩子,看见离家出走的安托万在天未亮的街头游荡时的凄惶,看见他想要偷一瓶牛奶时一次次小心翼翼地试探,看见他得手后慢慢喝光的满足。看见他被警车带到教导所时一脸安静的安托万无声的眼泪。那一刻显得如此漫长,仿佛带我们回到了少年时代,那个无助、彷徨的时代。
成人的残酷中成长--四百击少年在残酷中成长,你我都不曾逃脱。
这残酷,有一半来自于成人。
看不清少年的内心时,教育将会变成一种暴力。
我们以为不由分说打够了四百击,孩子就会变得驯服听话。殊不知,这四百击,可能打破了一个孩子的梦与爱、希望与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