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绘画艺术之家中国传统文化
新时代新山水 钱松喦画出对家乡的热爱和生活的喜悦

新时代新山水 钱松喦画出对家乡的热爱和生活的喜悦

作者: 正广文化 | 来源:发表于2018-10-16 21:40 被阅读6次
《今日江南分外娇》

新中国的建立,对钱松喦在艺术上是一个机遇。他对时代的需要把握得非常准确,对山水画如何变革也是有着自己清醒的思路。

他早年在学校从事过西方水彩画的教学,对画面的构成和形式有着旧式文人画家没有的体会。所以,他首先在山水画的构图和色彩上寻找突破点。很快,他就推出了二件让中国现代美术史无法忘却的名作:《红岩》和《常熟田》。

《红岩》

《红岩》是在色彩上进行了突破,之前还没有一位画家用朱砂来直接画山岩的,画面沉着而亮丽的色彩让人叹为观止。他别出心裁的用双钩法将芭蕉画成白色,和红红的山岩产生强烈的对比,画面上部的红岩村也是红色的屋顶。整体上看画面是统一的完美的,富有内在的革命激情,表现出那个时代的风貌。

《常熟田》成为继《红岩》“红”之后又一绿色传奇。

1963年创作的《常熟田》是钱松喦在江南写生时,根据在常熟虞山之上所见江南鱼米之乡新景象有感而作。在虞山之上,向南眺望,只见千顷良田与尚湖连成一片,天然良田在劳动者的精耕细作下被划为方整的形状,体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钱松喦在写生的基础上创作了这幅作品。画面采用俯视的视角,表现出良田与湖泊由近至远、一望千里的气势。

《常熟田》

画幅左下方用概括的手法画一巨石,表示观者所在的位置,山脚下带有江南特色的白墙黑瓦建筑沿尚湖而建,在湖泊的港汊之上由多座拱桥连接着两岸,湖中帆船点点,湖泊河道两岸是平整的良田,由尚湖而分出的河道蜿蜒曲折地延伸至远方,逐渐虚化。湖泊河道的空白画法既成为画面的意象,又在构图上起到了透气的妙用。在设色上主要以石绿色调营造自然生命的本色,又以赭色点缀与其相呼应。此幅作品尺幅不大,但是钱松喦却在画面之中表现出了咫尺千里的壮美气势,体现了新中国农业建设欣欣向荣的气象,也表现出画家对当时生活的喜悦之情。

由于这种感受完全是从他心中流出来的,没有丝毫造作的成分,现在看来还是很打动人心的。这幅作品将传统笔墨与江南水乡的自然美景相结合,是新山水画的代表之作。

《锦绣湖山》

这二幅画明显地运用了西画的一些手法,但是看起来又丝毫不夹杂“洋气”,其原因就是他的笔墨完全中国化了。他自己在画论中也明确的讲到这点。从钱松喦的山水画创新中,是可以得出来这样一个结论:笔墨对中国画的创新不是障碍,而是推动力。当然,如果你没有中国画笔墨的本钱,就轻易的要放弃笔墨,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傅抱石曾经在一些场合中对钱松喦的绘画构图能力之强,表现出由衷的敬佩之情。

《瘦西湖》 《枫桥夜泊》 《湖上朝晖》 《虎丘花农》 《太湖光明亭》 《桃花熙春图》(指画) 《太湖渔村》 《太湖春》 《山村即景》 《湖山揽胜》 《天下第二泉》 《张公洞》 《张公洞》 《善卷洞》

用画笔歌颂新时代 钱松喦的“红色”山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新时代新山水 钱松喦画出对家乡的热爱和生活的喜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rdk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