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学甚丰,黯然离世。
青霄半冷,月色入户。素蕊寒窗,秉烛夜读。只有在这种安逸的状态下,我才会去品读易安居士——李清照的诗词,去体会那蕴藏在诗词之下的深情。用那份淡淡地温暖拂去她眉间的那点风霜与半生的坎坷。纵览千古词坛,能以弱质女子之身名传千古仍熠熠生辉者,“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当之无愧。她自幼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洛阳名园记》的作者,苏门后四学士)家中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宋徽宗崇宁年间宰相赵挺之第三子,是宋代著名的金石学家。)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李清照怀着对死去亲人的绵绵思念和对故土难归的无限失望,在极度孤苦、凄凉中,悄然辞世。化去纠缠了她一生的悲欢离合,化作另一段不为人知的人生。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2)贪花恋酒,不坠世俗。
不得不说社会环境确实会对一个人的成长造成具大的影响,对于我们是这样对于那个千古才女也不例外。李清照出生于北宋年间,那个时期社会还没有完全的被“程朱理学”所束缚。女子也不是以“无才”为荣,再加上宋朝的经济条件和奉行“文以靖国”等一系列国策扭转了唐末以来武夫专权的黑暗局面,使宋代的文化空前繁盛,以至于后人有称“宋朝是文人的乐园”。在这个大时代背景之下再加上父亲对她的培养,李清照在少年时代便文采斐然。没有束缚天性得到解放,李清照尤爱花、酒、诗词、美景。
如梦令•其一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其二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从这两首词的表述便将一个爱酒、惜花的明媚女子描绘的淋漓尽致。要知道那个时期虽然“程朱理学”还处于萌芽状态,但像李清照这样以女子之身又如此的“贪花恋酒”还是属于独一份啊。这种不安于俗世的态度也伴随了她的一生,直到生命的最后。
《如梦令》——李清照(3)赌书泼茶,情蕴闺词。
如果说对于一个女人,降生到富贵温馨的家庭是一次好运的话,那么命运之神也太偏爱李清照了吧。不禁给了她一个温馨的家园还给了她一段令人艳羡的婚姻。带给她这段姻缘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出自“金石世家”的赵明诚。说起这段姻缘还有一段轶事呢,且听我慢慢道来:赵明诚年幼之时,其父就要准备为其订婚了(古人订婚一般都比较早)。一天,赵明诚在白天午睡之时,忽然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他读了一本书。醒来后,他只记得书中的一句话:“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年幼的他觉的很奇怪,对这句话百思不得其解,便告诉了自己的父亲。他的父亲思索了一会,便对他说:“言与司合”,合起来就是一个“词”字,“安上已脱”是“女”字,“芝芙草拔”就是把“芝”、“芙”去掉草字头,便是“之夫”二字,全部合起来就是“词女之夫”,看来你未来的妻子将是一位擅长作词的才女啊。后来,李格非将女儿嫁了过来,赵明诚果然娶了光耀千古的才女——李清照。两人虽然都出自官宦之家,但经济情况一般。尤其是赵明诚酷爱古玩善本、奇珍异宝,所以二人的钱财多用来置办金石,生活上很简朴。但家庭的幸福并不取决于粗茶淡饭还是锦衣玉食,在李清照与赵明诚这对夫妻眼中,志同道合远比富甲天下更令他们感到幸福。二人甘于这种简朴,并在这种平淡中找到共同的乐趣。两人是同舟共济的柴米夫妻,也是心意相通的灵魂伴侣。所谓“佳偶天成”恐怕指的就是他们这样的夫妻吧。
李清照与赵明诚婚后不久,赵明诚离家远游,李清照思念丈夫,闲愁万种涌上心头,只好填词解闷,遥寄相思。这段时期她将自己对于丈夫的思念与深情通过笔端,付诸于一张张布满文字的纸上。鸿雁传书,鱼传尺素。愿它们可以将她深深的思念与款款的柔情,全部送给远处的那个他。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一剪梅》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那个时期的李清照笔下弥漫着对于丈夫满满的思恋。离开了他,曾经那些美好的景物挂起了愁容,往日的欢声笑语也消去了踪迹。独余她一个人望着庭院深处那条铺满黄花的小路,它在何时才能再次迎回那个人呢?云海深中那只归来的锦燕为什么还不给她送来消息呢?那布满黄花的路和那云中的锦燕当然无法明了她的心中事,只是在那里自顾自的存在。也许只有远方的那个他才会明白她此时的心情吧!残月凌空,清寒入户,起坐不能眠。黯然一叹只道: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此时此夜难为情这篇就到这里余下的部分我会在后面努力撰写,在此恭祝大家新年快乐 ——书虫灬亦尘顿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