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拉姜色》之前,《冈仁波齐》曾进入我的观影体验,里面藏教徒磕着大头一路前往拉萨朝圣的壮观场景,相信每个看过的朋友跟我一样记忆深刻。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朝圣者群体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是非常强大的。
他们大多数人,都有一张张沟渠纵深布满皱纹的脸。电影里,那些黢黑沧桑的朝圣者面孔在经过一路的曝晒雨淋风霜洗礼后,通过荧幕传达到观众的面前,虽然还是形同枯槁,却又被赋予了另外一种普世意义:悲壮、神圣,强大。
对于朝圣者群体,我们总是不免还要加上两个字:“震撼”。
毕竟,我们看到的朝圣者,他们中的每一个人,虽然一路匍匐跋涉风餐露宿,但从不消沉,因为他们的毅力和勇气,因为他们的眼神。
他们的眼神一直明亮无比。
从前,对于那种明亮,我只觉得是来自于朝圣者的虔诚。如今,我更是知道,除了虔诚,还有一份无比强烈的渴求蕴含其中。这份渴求,是人类在残酷的自然面前,一种对生命和爱的最深层次的需要。继《冈仁波齐》后,影片《阿拉姜色》,就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
这是一部朝圣者的故事,也是一部关于亲情之间,爱和包容,理解和融入的故事。
朝圣者的神就是他们自己。
从他们迈起第一步,脚下的土地都将被一一丈量,明亮的眸子愈加明亮,耳边的风霜就是院子里的鸟语花香。日月轮转生老病死,当漫长的道路被一点点的甩在身后,朝圣者们越来越坚毅自信,对于生命和爱,他们有属于自己的理解和探索,痴心和向往。
拥抱幸福唯有一路匍匐。用膝盖拥抱大地,一路前行。
至今,虽然一直旅行,却没去过拉萨。因为西藏地区本身的独特魅力,丝毫不影响我对这块神秘地域的理解和想象。
因为旅行,我喜欢各地风俗,爱琢磨不同民族的人文情怀,尤其是风景壮丽的雪域高原地带。所以,电影里当那些朝圣者以大场面镜头慢慢呈现时,我整个人人怔住了,几乎窒息。
原来信仰是如此的悲壮。因为不懂,所以震惊。
最初的观影体验,那些朝圣者让我的内心经历了一场核爆炸。那个朝圣者群体影像,一度让我对自己心生悲悯和惭愧。
我悲悯世界的复杂,人类的倔强;我惭愧自己作为个体在未知的自然面前的无知和微小,尤其还是现实里这样的一个自己:一个生存在现代都市里面的个体,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肥吃海喝又对自己面临的社会混乱现状无能为力。我无力,作为一个人,我也可怜我自己。
我还一度不喜欢这样自己。
在他们一路朝圣的壮行面前,大多时候我一觉醒来日上三竿的我,不吃早饭却写那些不知所云的诗歌和文字,对待生命,我是不是太浮躁和浪费了?我曾经这样反复质疑过。
而有意义的人生,那种叱咤职场商海,面对不公奋力相扛,那个我喜欢的自己,终是远去了。
我也需要一场朝圣,寻找丢失的自己。
在观影一百多分钟里,青藏高原壮丽的风景和朝圣者的队伍,让我惊喜不已,原生态的大自然是如此的美,人类在这片原生的大地上,对于信仰又是如此的执着和虔诚,冥冥中,似乎一切都是天与地的安排。
之前看了观影后,一度想去立马去那个地方,来一个说走就走的旅行,只有那样才能平复自己起伏不停的内心。
然而,在短暂的内心碰撞后,我又回归了平静,该干嘛干嘛。原来多么激动的心情和躁动的不安,也仅仅是一个阶段的反应而已。就一阵子,生活又回到没有目的的往常,那点惭愧和不安好像从来没有来过,早被抛掷脑后随风而逝了。
现代人生活虽然平淡又无聊,但生活总是要继续。一如他们——那些朝圣者的群体。
说到底,我之所以认为朝圣者群体很悲壮,也只不过认为人家那个是个苦力活,如此而已。我就是个俗人。想到这个,我就不再纠结。
他们悲壮,又神圣,我们无聊,但也真实。都没有对错,都是一种以生活的一种状态在进行。
生命本就各种样式,没有标准。
在感叹的同时,我又讨厌自己这股矫情劲儿,一个影片而已。对朝圣者盲目的崇拜和过分的解读,也是对他人信仰在理解上的无知和误读。明白了这一点,我在内心悄悄准备一个鞭子,没事就抽打自己几下,有效遏止了情感再次的泛滥,要我从此不再矫情。
它也时刻提醒我不再去随意去说,去写。
矫情是条狗!
可今日不同,观影后心里没有翻江倒海无比激动,也没有再憧憬着悄悄奔赴西藏,而是默默打开了手提电脑。较之从前的躁动,这次观影后我真的是理智到了极点。
用文字记录来替代精神撒野。
一个人,能理性思考并进行文字记录时,才是真平静。好吧,就允许我再放肆一把,记录这次观影。
又或许,这次真的不再是矫情。也是二次观此类影片,麻木的内心应该可以理解生命的厚重和意义了吧?不是说,人一直都在成长的么?
但凡是生命,一直都在成长。就像世间万物,一直都在运动一样。包括那朝圣的队伍,出发时和到达目的地结束时,身心感受肯定也是不一样。
成长,就必定是积极和进步的吗,今日的记录就一定比之前观影后单纯的激动和憧憬更有意义吗?又或许,今日种种,仅仅是打下这些自以为有意义实则无聊透顶的文字而已。
否定自己也是一种进步。更是睿智。
又或许,今日所思所想什么原因都不是,也没有对错。平凡的我们故事看多了,仅仅是被又一个新鲜的故事所感动罢了。因为它巧妙的叙事结构,因为纯粹干净的画面,因为一个成功的人物内心刻画所形成的一个完整有意义故事的原因。
想来也是可笑。很多时候生活的真实和厚重在我们眼前轻如云烟,时不时地,却总是被一个简单的故事打动。这或许也就是所谓文艺青年内心的真相吧!
谁知道呢?就当是一个普通的记录吧!相信,这才是每个人面对朝圣群体的最正确的打开方式。
同纪录片形式的《冈仁波齐》相比,《阿拉姜色》这个电影故事线索相对来说多了点。整个故事围绕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朝圣之旅展开,两个大人一个小孩,每个人都在旅途中亲历或是目睹了生死轮转,心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实际上这一切的开始,都来自一个梦—女主卓玛做的关于故亡前夫的梦。具体梦境是什么,由于故事剧情的需要,这个故事点要到卓玛去世前才被揭开。
这个故事点,也是这部电影里最成功又绝妙的技巧,因为它不仅推进了情节,也揭示了女主卓玛朝圣之旅负载的双重意义。另外,通过这个细节,我们一开始不明白女主虽然知道自己得了不治绝症,但她宁可死在朝圣的路上,也不愿浑身插满管子死在医院的原因,后来,她要带着前夫骨灰做的“擦擦”一起朝圣,因为这是他生前和她的约定。
一切昭然若揭。
卓玛和前夫有一个孩子,因为现任丈夫不乐意和他一起生活,孩子被寄养在外公外婆家里。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让这个男孩形成了自闭古怪的性格。得知妈妈去朝圣后,他让舅舅带他追上妈妈,要她带他一起走。后爹没有为难母子俩,一家三口就此各怀心事上了路。青藏高原美丽的风景和人物几乎纯天然的表情演绎,让画面有一种几近绝望的真实。
真实的世界,又几乎都是充满绝望的。包括在绝望了扛起一生的信仰。
往往,大朴即大雅。他们信仰厚重中带着朴素,朴素中又充满了极致的美丽。
虽然剧情,男主的一些匪夷所思的举动,皆因女主卓玛对前夫约定的念想和行动虽然让他的有些嫉妒和不满,但在得知她生病的真实情况后,他还是安排好家里老父亲的一切,毅然和卓玛一起踏上了朝圣之旅。男主虽然没有接受女主前面婚姻的孩子,但通过剧情细节,这个和女主二婚的你男人,实际上也是个善良又普通的藏民而已。
普通的人群,普通的生活,却朝着生命的极限奔赴前进,用最原始笨拙的方式拥抱和守护自己的真理。这就是信仰的本身。
本来一切都听顺利美好,这个重组家庭一路相互照顾貌似和谐美满。旅程的转折点是卓玛路上病发不治身亡。临终前,她把装有前夫骨灰擦擦的包托付给了儿子,嘱咐他完成亲生父亲的遗愿。现任丈夫虽然也愿意完成妻子的遗愿,但在寺院请活佛为亡妻超度时,偶然之间发现盒子里装有妻子和前夫的合照。在贴遗像的时候,他把照片撕开,不想看到妻子和前夫死后还在一起。导演通过这个伏笔,后面得到剧情才有了高潮推进。
影片有个细节,通过三个人对照片的摆放和处理,出现了三种信仰守护:妻子在临终时,要完成和前夫的信仰守护;而现任丈夫在守护妻子时,也在守护独属于他们的情感信仰;而孩子在最后,也完成了他对自己一家人的信仰守护。可以说,《阿拉姜色》,这是一个有关家庭朝圣之旅的故事,也是一个家庭每个成员对信仰守护的不同故事。
最终因为孩子对母亲托付的担当发挥了作用,在剧终的时候以令人信服的方式得到了圆满交代,这也是电影叙事的成功之处,同时,也是讲述一个故事的最高技巧。
可惜,很多导演并不谙此道。真希望差评和烂片都来看看。不要说,只是一个剧情的叙事当时而已。
随后,我们看到的就是孩子与后爹继续启程走完妻子未走完的路,这一部分最是精彩和温馨,因为这是一个有关人性情感面对陌生的人或事时一个打开的融入的一个过程。虽然经历了一点摩擦擦和波折。妻子去世后,朝圣之旅变成了孩子和后爹两人的事儿,但两人的关系要费一番周折才会扭转。
影片还有一个最温情童真的画面—父子朝圣小分队里,一头小毛驴的加入。在朝圣后半部分,孩子遇到了一个新的小伙伴,一只同样丧失了母亲的小毛驴。似乎它和孩子心有戚戚,一路尾随,最终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旅伴。
如果看过的朋友就会知道,实际上,这部电影的高潮就在后半部分。故事后半段的铺陈处理相当细腻感人,恰如其分地表现了父子俩身心的重构过程。旅途开始的时候,一家三口夜里围坐火堆,丈夫为讨好孩子,和妻子唱起阿拉姜色,用一块石头当酒杯,轮换敬酒的场景。虽然三个人各自的心事都不相同,但在那一刻,父母关照孩子的爱意还是被他接收到了,虽然没有一起唱歌,但他接过了石头酒杯。
生命的终极意义在朝圣的前方。病危的女主和零散的家庭,他们三人看似疏离有隔阂,而三人一起旅程每前进一步,就越亲密一点,离幸福更靠近一步。
剧情在慢慢朝这个趋势推进。
那个时候的一家三口,虽然还没有经历生死分离和隔阂,也是温馨的。那是一个内心有坚持和信仰的妻子和一个普通有点小自私却也善良的男人撑起来的生活烟火色。平凡又真实。
最后,当历尽艰辛,厚厚的松木护手板被磨损得变成薄薄一片,旅途的终点布达拉宫终于快到的时候,父亲为孩子理发,阿拉姜色再次响起,孩子跟着唱了起来。随着电影的歌声唱起,相信此时观众的情绪也随着剧情一并被带了起来,最初的那点看故事寻找答案的心理和人类在生死面前共有情感,通过孩子和男人的渐渐融洽,一种强烈的亲情让大家一起迸发出来。
一首《阿拉姜色》,那是每个观影者最后心里共同响起来的歌声。
一个因为逆转经筒,在活佛看来眼神不正的问题少年,在后爹真诚而又严厉的关爱中,在和小毛驴的朝夕相处中,逐渐地敞开了自己的心扉,两人的关系变得融洽了。我们也突然就明白了卓玛和丈夫用身躯丈量出的这趟朝圣之旅,也是一趟精神的修炼之旅。通过它,一家三口不但实现了故亡亲人的遗愿,还在对彼此的敞开和接纳中,找到了完整的自我。
最终,一家三口,各自找到了独属于自己的那份亲情和信仰。他们用自己的双脚,一路丈量,精准地找到了属于他们之间最真挚又合适相处模式,一起拥抱了爱。
另外,在现如今这个庞大的电影市场上,在情感和灵性层面上,能给人带来如此丰盈满足感的电影作品并不多见。这是一部平凡中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笃定中散发出动人魅力的影片。阿拉姜色,这时生命和爱的礼赞。
电影《阿拉姜色》,是有关信仰和亲情等综合问题的诠释和教育的亲情片,全片淡淡的故事旋律和透露浓浓的深情,也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最震撼文艺片所带给我们的样子。
好的电影文艺,就应该如《阿拉姜色》这样的,清晰明朗,看了念念不忘。一如真正的文艺青年,在需要记录时候必须记录。哪怕多么矫情可怕不可理喻,哪怕饿了,渴了,困了。
好的文艺片碰到好的观影女青年,就应该这个样子的,互不辜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