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好的教育

作者: 悦来成长 | 来源:发表于2017-03-22 19:11 被阅读1723次

    教育一直都是我特别感兴趣和关注的一个话题和领域。可能是因为少年时代在黄冈上学的经历有关,也可能跟师范生的学习经历有关。从高中阶段就开始有意识地思考这个问题,大学读的是师范院校,更加关注教育话题。

    越长大随着视野的不断开阔,阅读量和阅历的增长,以及后来的教育实习,英语老师和持续的学习工作经历,更加让我坚信,家庭教育作为一个孩子一生的起点,在一个人的教育和成长过程中,是最重要的因素。因为毕竟相比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大多数人(父母)可以自己尽可能掌控和改善的。

    中式教育 VS 西式教育

    大学阶段了解了很多西方的教育情况,尤其是学校的制度和教学方式,当时很多理论是说西方的教学方式更加人性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等等,而不像中国的应试教育。我当然知道应试教育的弊端,但是对于这样的结论我始终没有特别顺畅的接受,因为随便想想就不难发现,无论中国的教育方式和制度怎么不好,有多少弊端,仍然有很多在这种教育制度下学习和成长的人很优秀啊,即使在世界范围仍然是。

    随着经济水平和自身成长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精英家庭”或者有钱阶级选择让孩子去国外接受教育,最开始大部分是读研究生,后来变成去国外上大学,再后来年龄越来越小,甚至有很多家庭在有了小孩之后就会开始考虑移民,为了让孩子可以从小就接受完整的西方教育。

    2015年英国广播公司BBC拍摄了一部3集的系列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坚强吗?中式学校》,BBC邀请了5名中国教师去英国博航特中学的“试验班”教授4周课程,然后将中式和英式教学成果通过考试的形式进行评比,并将过程摄制下来。

    虽然这部纪录片是一个“电视节目”,并非一个教育项目,但这个事件在当时引起了中英两国对各自教育制度的热议与反思乃至批判。

    在节目里,是有部分英国学生立马就接受了中国老师的教育方式的,并且很惊喜,认为很神奇,更好用。当然也有部分学生非常反感高压高强度。也很容易发现,那些很快适应并接受的学生大多本来就是成绩不错的。

    这部纪录片没有报道最后的结果,但是最近有在新闻上看到,英国8000所学校开始买上海的数学教材来作为标准教学课本来使用了。

    这里不详细展开对于中英教育体系的讨论,因为不是今天的重点。一言以概之,各有利弊,中西方教学互相学习和交流肯定是没错的。可以确定的是,有一种人无论是怎样的教学方式,他都可以学得好,学得快。学生的学习真正需要的是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学习内容反而没有那么重要。原因下面说。

    学生对学校的态度和学习成绩无关

    今天的得到专栏“精英日课”中,万维刚讲到了他对 Aeon 上三月份的一篇新文章“为什么最成功的学生对学校没有热情”( Why the most successful students have no passion for school )的分析和思考。同样这个话题也让我有了进一步思考。这篇文章的作者叫李知炫(Jihyun Lee),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大学教育学院的副教授。文章说的就是作者本人的研究。

    李知炫使用了PISA 2015年最新测试的数据,覆盖72个国家和地区,对象都是15岁的中学生(大概相当于初三或高一的学生)。李知炫关心的是学生对学校的观感,和他的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PISA问卷调查里,有这么一道选择题:谈谈你对学校的印象,一共有四个选项:

    A. 学校对我将来毕业以后的成人生活没有起到任何准备作用

    B. 学校整个就是浪费时间

    C. 学校帮我获得做决定的信心

    D. 学校的确教给我将来工作有用的东西

    李知炫就想看看学生给这道题的答案,和他们的学习成绩有什么关系。她只需要做一些简单的统计分析。常理设想,好学生应该热爱学校。你每天上学充满热忱,对老师言听计从,对教材深信不疑,对教育体制满怀敬畏,你的学习成绩就应该更好。差生在学校充满挫折感,也许他对学校的印象就不那么好。

    但是李知炫得到的结果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学生对学校的态度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很多好学生认为学校不起作用,纯属浪费时间,但他们的成绩就是那么好;很多差生认为学校很有用,充满感恩之情,可是他们的成绩还是那么差。你爱,或者不爱它,学校就在那里……而你还是你。不管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如何,是男是女,生活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这个结论不变。也就是说学生对学校的态度和他的学习成绩无关。那什么跟学习成绩有关呢?

    文章的结论是,李知炫使用PISA数据发现,对成绩影响最大的,是学生对自己的态度。对自己的能力评估强弱,焦虑感的大小,是否享受学习过程,这些因素对学习成绩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PISA是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的简称,叫“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它在多个国家对中学生进行测试,考试项目包括阅读、数学和科学,同时也要求学生完成一套问卷来调查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等。PISA要做的事情,就是寻找学生的学习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之间的关系。它的最高目标是想知道什么方法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到底怎样才能培养更好的学生。)

    而这个结论,更加深刻明确的阐明了家庭教育的意义。因为作为一个未成年的学生,这些关于“自我”维度的认知程度和评判方式以及标准,几乎全部来自他成长的家庭的氛围影响。

    学习是自己的事儿

    学校对学习的作用是安排学习内容、监督学习进度、考核学习水平、交流学习心得。学校对社交的作用可能比学习的作用大多了。另外一位得到专栏作家吴军老师在他的《大学之路》中也提到了他对教育的看法,并且也详细论述了学校教育对于他本人来说在社交,学习氛围和向身边不同的人学习的重要性。

    至于说“学习”这个动作本身,那其实是学生自己的事儿。

    所谓“优秀的人在哪里都会发,而且很多事情即使没有基础也能够很快学习甚至做得很好”,这并不仅仅只是因为聪明,更是由于他有良好的习惯,思考习惯,学习习惯,做事情的习惯,以及生活习惯。这一系列的好习惯让他的每一分一秒都比大多数人更高效更优秀一点点(虽然对于他本人来说这些都只是习惯性无意识的举动)。

    良好的习惯会让一个人拥有更高效或者更高级的操作系统。信息处理系统,行为系统和思维系统都是。类比计算机就是CPU不一样,内存也不一样,那么在处理同样的信息的时候,即使用的是一模一样的流程和工具,结果和速度截然不同。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思维习惯,以及生活习惯最好的场所就是我们成长的家庭。至于进入社会后形成的工作习惯无疑是会受到学习习惯,思维习惯,以及生活习惯影响的。因此,一个人会长成为什么样子,以后会过什么样的生活,家庭教育的影响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的意义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家庭教育是对人的一生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它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一个人人生目标的实现。

    家庭教育可以定义为:家长有意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身传言教、生活方式、情感、交流等方式,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继而家庭成员彼此相互影响终生的一种社会活动。

    现代家庭教育应该包括直接和间接的两个方面。直接的家庭教育指的是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与子女之间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实施的互动教育和训练;间接的家庭教育指的是家庭环境、家庭气氛、父母言行和子女成长产生的潜移默化和熏陶。

    在我看来,好的家庭教育概况起来就是两条:

    1.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这里也包括所谓的好性格,好品质)。

    2. 保护,引导或者帮助孩子发掘他的天赋,兴趣。让孩子对美好的事物上瘾。

    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最好方法是家长自己本身拥有好习惯。最好的方式,当然就是言传身教,让孩子耳濡目染啦!这意味着作为家长:

    1. 你得知道这个习惯是好的,比如是有助于生活和学习工作的。

    2. 你最好自己知道这个好习惯是怎么养成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什么样的瓶颈,困难和挫折,以及养成后会有哪些成就,享受和高效的地方。

    3. 你拥有这样的好习惯,通过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的方式带着孩子,让他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成长,会更好。

    性格也是习惯

    很多人会说,性格也很重要啊,甚至很多时候人们把性格和情商对等。现在男女青年找对象都会说要找一个性格好的,这当然也是正确的。那性格又是什么呢?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华盛顿大学教授正田裕一(Yuichi Shoda)做了一个著名研究。研究者在一个夏令营里,对84个6-13岁的孩子做了为期六周的系统性观测。这一次研究者并没有把孩子们看作一个整体,而是观察每个孩子作为个体的表现 —— 这意味着你必须投入至少高出一个数量级的人力,取得至少高出一个数量级的数据量。

    事实上,为了观察这84个孩子,研究者请了77个成年观察员。观察员要时刻跟踪每个孩子,每隔1小时记录一次对孩子们的性格评价,总记录数据达到14000多个小时,平均每个小孩被跟踪观察167个小时。

    这项研究最重要的结论,就是每个小孩在不同的情境之下,所表现出来的性格是不同的。比如一个小女孩在餐厅里和大家一起吃饭的时候,表现得非常外向。可是她在游乐场和大家一起做户外运动的时候,又表现得非常内向。那你说她的性格到底是外向还是内向呢?

    正田裕一据此提出,人其实没有什么“本性性格”。他在这个情境下是一个性格,在另一个情境下完全可以是一个相反的性格。就算你把不同的情境都考虑到,给他算个性格平均值,又有什么意义呢?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地谈论性格呢?

    万维刚老师在他的得到专栏中说,最科学的方法,是考虑一个人的“如果…就…特征”(If-then signatures)。

    每个人的性格不再是一组标签,而是一系列的列表,也可以说是一份有点复杂的使用说明书 —— 如果这个人在陌生人面前,他就表现得内向;如果这个人在熟人面前,就表现得外向;如果这个人面对压力的时候,就表现得有点内向;如果这个人在办公室里,就表现得特别外向……你要问我这个人是内向还是外向,我得先问你关心的是什么情境,然后我查他的“如果…就…特征”表才能告诉你。

    更进一步,现在心理学家认为,不但我们常说的内向/外向这样的一般性格是情境相关,就连诚实、忠诚、善良这些的品德,也是情境相关的。一个人可以在某些情境下表现得非常善良,却在另一种情境下表现得非常无情;一个人可能在同事面前表现得友好,却在家里表现得冷酷;一个人也许会在超市里偷东西,但在考场上并不作弊;一个小孩在家长面前非常温顺,但在学校里却有霸凌行为……

    如此说来,说谁谁是有什么样的“性格”,这种做法恐怕已经过时了。

    由此,万维刚老师得出一个结论:性格和习惯这两者可能没有差别,也许习惯就是广义的性格,性格就是狭义的习惯。

    并且他认为,由此我们还能推导出人的性格是可以改变的,因为有大量的研究表明人的习惯是可以改变的。其实我们在生活中就见过性格改变的例子,一个在上学时期非常“内向”的人可能在工作几年之后就变得非常“外向”。

    所以你看,人真的就是一个非常灵活的机体,无论是大脑本身,还是性格,即使以前一直被认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实际上他们都不是僵化固定的,而是充分可塑的。

    教育总体可以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自我教育。其中前三者主要是来自外界和环境的影响,又以家庭教育最为重要。在成长的前期,个人的能量不够强大的时候,受外界的教育影响会比较大。但随着成长和成年,一个人的自我教育越来越重要。

    如果,家庭教育没有给你好的习惯,那么现在作为成年人的你,至少可以选择和决定自我塑造并养成好的习惯,通过自我教育,在成就自我的同时,也为未来和下一代积累资本呢。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第二好的时间是现在。

    养成一个好习惯的最好时机是童年时期,第二好的时机是现在。此刻就行动!

    未来很美,一起向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什么是好的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rqa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