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我经营了一家服装店,款式特别简约的那种类型,光顾店里的大多是回头客,一来二往,大家就都熟识了;很多时候,顾客买了衣服都会在店里跟我闲聊一会,偶尔一坐就是半天,常来的几位顾客总是笑称她们是我店里不拿工资的导购员,闹着让我给她们开工资。
在这几位常来的顾客中,一个姐姐给我的印象最深:她是典型的家庭妇女,老公在外地工作,孩子也在外地读书,平常家里只有她自己,由于没有什么正事,她有大把的时间泡在我的店里。
不知是不是为了打发时间,她几乎每天都会来我店里,详细询问有没有上新款,有新款的话,她会自己找衣服过来试;没有新款的话,她也会一遍又一遍地环视店里的衣服,试试这个,试试那个,把每一个她看的上的衣服,逐一详细地询问我,那种感觉,特别像《今日说法》里面走访调查的办案人员;最让人无奈的是,她试来试去,却几乎从来不买衣服,即使百年一遇的买一回衣服,那也绝对是“声势浩大”,好像卖给她一件衣服,就等于我占她多大便宜一样。虽然心里很不乐意,但因为是熟人,好多次,话到嘴边了,我最终还是咽了回去。
有一次,当她正在我的店里进行例行“巡查”时,另一位特别直爽的姐姐也来店里看衣服;直爽姐很快相中了一款衬衫,试了试就付了钱,坐在沙发上跟我闲聊几句:无意间发现“巡查”姐还在镜子前“审问”我的一款又一款衣服。我一如既往地忍耐着,十几分钟过去了,直爽姐倒先受不了了,风轻云淡地说道:“云姐,买个衣服有那么难吗?看中哪个了,试试合适买了就行呗,咋这么费劲呢?”我当时一听,顿时觉得特别解气,终于有人说出我憋了多时的话,可是看到“巡查”姐的脸色,我又不敢说话了。“我是花钱买衣服的,又不是白捡的,当然要细细挑、好好选了,要不我怎么知道钱花的值不值啊?再说了,我家老头挣钱不容易,哪能跟你比啊,大房子住着,豪车开着,花钱当然爽快……”
……
“巡查”姐巴拉巴拉说了一堆,直爽姐刚要反驳她,我赶紧使了个眼色,直爽姐才止住,找了个借口,开车走了。
留下我继续忍耐“巡查”姐的“盘问”,一会问我衣服会不会起球,一会问我裁剪为什么不是她期待的那样,一会问我衣服能不能再便宜点……本着商人的职业操守,我忍耐着,忍耐着,最后“巡查”姐还是给我的衣服定了一堆罪名,讪讪地离开了……当然,我已经习以为常了。
后来的一天,直爽姐来店里拿一条新款的丝巾,在店里坐了一会,顺便谈起了“巡查”姐:这个姐姐是出了名的“小气鬼”,熟识她的亲戚和邻居都知道她的秉性,据说当年老人给她和妯娌分家的时候,为了多分几床被子,跟婆婆吵了一个星期;她以为多分几床被子就能把未来的日子过好,可是十几年过去了,她全家还是挤在八十平米的老房子里;她无论是买菜还是去交水电费,都会拼尽全力跟人家讨价还价,直到对方无语,闹到不欢而散为止……
我一下子理解了“巡查”姐在我店里的所作所为了,我突然还有点“感激”“巡查”姐对我的“手下留情”。
按常理来说,如此勤家持家的女人,应该会经营一个红红火火的家庭,尤其是像“巡查”姐这么精细的女人,为什么年过四十了,一家人还挤在八十平米的老房子里呢?
我想来想去,直爽姐的一句话点醒了我:“穷人一辈子活该受穷,谁让她们不琢磨挣钱,光琢磨省钱呢?还净给别人添堵!”
是啊,日子过不好的根源就是根深蒂固的穷人思维啊。
在“巡查”姐们的意识里,钱不是用来消费的,而是用来积攒的,以备不急之需;在她们的意识里,只有节流,没有开源,她们的目光全部集中在怎么省钱上,只要能省钱,她们不惜耗费巨大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在她们的意识里,时间和精力就像空气和阳光一样,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关键是无须付出任何成本的,所以她们肆意挥霍自己的时间,也完全不在乎对别人时间的浪费……
僵化的穷人思维,将这类人紧紧钉在了贫穷的十字架上,她们无力挣脱,也不愿挣脱,她们试图通过最大限度地节流实现人生的飞跃,最终的结果是她们将一直在锱铢必较的路上绵亘下去。
网上流行一句话:时间就像一张网,撒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
“巡查”姐们抱着将节流进行到底的理念,每时每刻都在生活的各个角落里全面贯彻,年过四十,终于让自己变成了一个彻底难以翻身的穷人:物质贫乏,精神贫瘠,言语刻薄,意识苍白,她们只有在斤斤计较的小市民生活中,才能昙花一现般地活过来,一旦有人批评她们锱铢必较,她们一定会跳起来,大喊到:我们挣钱很难的,我们挣钱很少的……可是,你们挣钱难易和多少,跟别人有关系吗?你们挣钱少,就应该理所应到地浪费别人的时间吗?
要知道,人是有气场的,福报也是需要气场吸引的。锱铢必较的人,生活中往往是事事斤斤计较,无时无刻地计较,计较和权衡,消耗了她们大部分的精力,使得她们无暇顾及正能量的东西,久而久之,环绕在她们身边的都是市侩、算计和患得患失;负能量的过分集聚,彻底打破她们自身的气场平衡,正向的越来越少,负面的越聚越多,再加上固化的穷人思维,这类人想翻身都难,也许,她们从来都不想翻身。
环视我们的四周,是不是总是会有一个或者几个这样的“祥林嫂”,她们无论做什么都只看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她们心里盘桓的永远是多多少少的算计,哪怕一点点的亏,都能让她们寝食难安;只要能占到便宜,无论付出多少时间和精力成本,她们都愿意反复申述自己的艰难和不易。
想想这类人其实挺可怜的,她们过着左手牵右手的生活,终日为了生计“精打细算”,也算得上劳心劳力。
但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她们处心积虑、苦心钻营,只为得多占去一点点便宜,不想却把自己的福报消磨殆尽;肆意浪费别人的时间,非但不自知,还理直气壮,玻璃心爆棚,我们除了躲得远远的,别无他法。
锱铢必较的人,必然是捉襟见肘的,你赞同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