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们都遇到过孩子做事拖拖拉拉,丢三落四现象。其实,这不是孩子不是孩子的错,而是我们的教养方式不对,给孩子培养了坏习惯。
读过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给人最大的感悟就是,教育孩子要慢慢来,要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要静心养育,要细心呵护,要静待成长。
然而再好的教育方式,都不可能适合每一个孩子。因为孩子间存在着天然的个性差异,而父母间的教养水平、教育理念也各有不同。所以说,再好的教育方式都不可能适用于所有孩子、所有家庭。所谓“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就是这个道理。
涛涛是一名幼儿园大班孩子,由于父母工作繁忙,他的一日生活基本都由奶奶照顾。刚上小班时,涛涛干什么都慢一拍,奶奶只是觉得他小,所以很多事就帮涛涛做了。早晨起床,眼看着上幼儿园时间到了,涛涛穿衣服却磨磨蹭蹭,慢条斯理,奶奶一急就赶快帮他穿好;周末在家吃饭,别人都吃完了,可涛涛还在一旁玩耍,于是奶奶就追着喂他吃饭……
不知不觉涛涛到了上小学的年龄,爸爸妈妈才把涛涛接到身边。可是在共同生活中,妈妈发现涛涛不论做什么事都慢慢悠悠,拖拖拉拉,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这让涛涛的父母焦虑万分。
于是在暑假,妈妈就带着涛涛到当小学老师的姑姑家,想让姑姑好好教育涛涛,改掉他做事拖拉的习惯。
姑姑在带的过程中,发现涛涛反应很快。但做事的专注度和持久性很差,往往玩几分钟的积木或听几分钟故事就心不在焉,不是站起来摸来摸去换玩具,就是跑出去放开电视看一看;或者手里拿着故事书,眼睛却始终落不到画面上……特别在收拾整理玩具、整理书籍时,更是拖拖拉拉,半天都整理不妥当,还得让姑姑帮忙才能完成。
分析涛涛这种行为习惯,就属于典型的做事不专注、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拖拉成性的现象。
一
面对孩子的拖延习性,有的父母束手无策,有的父母焦虑无比。分析孩子的拖延习惯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
隔代教育,溺爱常态。涛涛的这个案例绝不是一个个例,而是现代社会家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父母都因工作忙碌,就把孩子交给老人管,使孩子处于隔代教育状态。而老人对孙辈的娇惯和疼爱,常常处于本能和无意识,孩子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中自然养成事事依靠老人或边做事边玩耍的习惯,拖延习性就会在“无心养育”中诞生。而且老人过度对孩子的包办代替,还会妨碍孩子独立自主能力的养成。在他小小的意识中,会形成“反正事事都有人帮着做、一切事务都与自己无关、那样做不会产生什么不好的后果”等错误思想。
所以说隔代教育中的无心溺爱,就是孩子形成拖延症的主要“诱因”。
成人代替,缺乏主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很多做事拖延的孩子,不论做什么事情,从来都不主动,常常表现的很被动。这种被动行为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他的长辈代替太多。比如商场购物时,售货员和孩子商量准备买什么时,父母或爷爷奶奶总觉得孩子小,就不由自主代替孩子做主选择;又如在图书馆,家长为孩子选择图书时,明明问孩子“要买什么书”,可还没等孩子选择好,家长就已经为孩子选择自己认为的好书,但实际上孩子并不喜欢……别看成人在孩子选择时帮孩子做了主,其实是在害孩子形不成自己的主见。
孩子弱势,缺乏自信。有些家长由于性格所致,在家里做事很是强势,似乎所有成员做事都要听他的。殊不知,长时间的“武断专行”,孩子就会不自觉处在“弱势”中。久而久之,处于弱势角色中成长的孩子,在日常活动会不自觉中缺乏自信心的表现,比如,不敢在人多处说话、展现自己的才能或性格忸怩等。
父母忽略,缺失榜样。我们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行为习惯,都是受父母的影响和熏陶形成的。有的父母做事有条不紊,孩子做事也井井有条;有的父母做事本身就拖拖拉拉,那么孩子做事也自由散漫。一孩子问爸爸“沙尘暴是怎样形成的?”结果爸爸刷手机停不下来,或跟别人电话粥滔滔不绝……当意识到给孩子解决问题时,这位家长已经给孩子的回复延迟了许多时间。长期以往,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做事也拖拖拉拉。
二
纵观孩子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日形成的。而是要经过不断的训练或提醒、纠错,才能养成。相反,一个孩子做事拖拖拉拉,也绝不是一朝一日所致,也是在点点滴滴的拖延生活中“诞生”的。这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正是此道理。
所以一个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就要结合日常生活进行持续不断的培养。比如从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入手,进行养成教育;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作息规律,按时起居;孩子能做的就放手让他去做,比如穿鞋、穿衣;孩子的衣服、玩具以及其他东西能让他动手整理的,就让他学会整理……
所以,在这建议父母做好这几点,将会有效转变孩子的“拖延症。
拟订计划,遵照执行。“凡事立则预,不立则废”。女儿小时候,每天起床都要我喊几遍才动身,于是也惹我发过好多次无名的火。后来我发现,这不是女儿的错,而是我的错——操心过头,管的太多。既然上学是女儿自己的事,那起床也是她自己的事。不按时起床,上学迟到了自然有人批评,她作为一名好学生肯定不愿当着同学的面受批评。于是,后来我不再喊她起床,而是和她一起买了一个闹钟,让她自己定起床时间。没想到,女儿定的起床时间比我每天站在床边喊她起床还早五分钟。而且第二天表铃一响,她就一骨碌翻身下床洗漱,还说要早到校当第一。也就是那一次,女儿一改往日拖拉毛病。
父母要想克服孩子的“拖延症”,建议从小就给孩子拟订做事计划,比如晚饭后几点钟讲故事、几点钟玩耍、几点钟刷牙洗脸、几点钟睡觉等,必须让孩子知道,并要坚持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当孩子形成一定习惯后,他的生活肯定井然有序,拖延现象自然远离。
明确时间,形成规律。孩子做事拖延,多半是因为没有时间概念,不知道完成一项预定任务具体需要多长时间。就如故事中的涛涛,不管穿衣服需要多长时间,在他脑子里没有浪费时间这个意识。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就要帮助孩子预测完成任务的时间,可以以游戏“击鼓”或“倒数十秒”等形式让孩子在最短时间穿好衣服,或者和父母“比赛”穿衣服,父母示弱穿慢于孩子。当孩子做事快于父母或快与规定的时间后,自然体验到成功后的喜悦感。长期坚持,孩子做事的效率就会慢慢提高,拖延的现象也会随之减少。
放手让做,持续指导。孩子做事拖延的背后,直接原因是父母不敢放手,害怕孩子做不好,而且还缺乏持续指导。
其实很多时候,父母只要放手让孩子去做,孩子都能做到的。比如孩子刚开始洗袜子,也许洗不干净、洗的慢一些。但父母只要每晚都坚持让孩子洗,并适时鼓励孩子“洗的真好!”,再用恰当的方法,指导孩子如何把袜子洗干净。当孩子得到父母的及时鼓励,并掌握了洗干净袜子的方法后,相信孩子每晚都会自觉坚持把袜子洗干净。而且熟能生巧后,会做的又快又好,拖延将与孩子不再“见面”。
换位思考,相信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具有主观意识的个体。作为父母要学会与孩子有效沟通,学会换位思考。当父母对孩子的拖延行为表示理解,就是拉进了与孩子的距离,让孩子明白做事拖延所产生的不良后果。
同时,父母要克制自己质疑、愤怒和不信任等情绪,也不要夸大孩子的拖延问题。而是要心平静气地和孩子讨论做事拖延会出现怎样的后果,并对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合理化的建议。
唯有如此,父母才能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才能克服孩子因拖延而产生的恐惧心理,进而建立起改正不良行为的信心。
父母只要在生活中做到以上四点,孩子做事的习惯肯定井然有序,井井有条,拖延的毛病自然与孩子很“说拜拜”。所以说,“患上拖延症”的孩子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拖延不纠正。【文字之光专题】秉持“为好文找读者、为读者找好文”的价值理念,目前不接受投稿。
【金色梧桐】是其优选专题,欢迎投稿
主编韩涵微语携全体编委人员恭候你带着优秀的文字找到我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