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这样一篇文章很久了,今天终于开始动笔。
去年暑假,有幸到杭州考察学习。既到杭州,当然要会会西湖。于是,那天学习结束,和几个同事查了半天高德地图,找到合适的公交,去拜访向往已久的西湖。
通过地图,我们了解到公交途径一个叫做净寺的站台。想起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大家一致决定到这一站下车。
公交晃悠了近一小时,我们终于到站了。一下车,没走多远,突然看到一个塑像,那衣带飘飘的模样,让我一下子就确认是苏东坡。走近一看,果然!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31642/d9bdccc09edc8436.jpg)
苏东坡是我最喜欢的男作家,没有之一。在这样美丽的季节,美丽的城市,美丽的夜晚,在这里偶遇东坡,让我颇为激动。
最早认识苏东坡,是通过初中的语文课本,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下子打动了我。少年的情怀让我向往“乘风归去”的潇洒,少年的敏感让我感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后来,又接触了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读到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听到康震教授在百家讲坛讲苏东坡,读到他和佛印的逸事,了解到他的字东坡的由来,听说了苏堤、东坡肉。越接触,就越加喜欢他。
喜欢他的豁达,喜欢他的乐观,喜欢他的深情,喜欢他的真诚,喜欢他的才华,喜欢他的务实。这样一个矛盾组合体,让我深深的着迷。
最喜欢他的乐天派精神。“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是苏轼的《自题金山画像》。从黄州到惠州再到儋州,他被朝廷越推越远,可是,他从来没有抱怨,有的只是发现美,发现幸福。
在杭州时,他说:“我本无家更安在,故乡无此好湖山。” 在黄州时,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在惠州时,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在儋州时,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湖光山色美如画也好,穷山恶水瘴痨地也好,他都能过得有滋有味。在他看来,人生之路最终不过“也无风雨也无晴”,他只需“一蓑烟雨”即可“任平生”。
最感动他的深情。“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少年结发,夫妻恩爱,可惜情深不寿,苏东坡不幸中年丧妻。十年后,苏东坡梦到爱妻,写下了这首深情的悼亡诗。人常说,才子风流,于是,苏轼的深情越发让人感动。
最仰慕他的才华。苏轼是难得的天才,难得的全才。他集儒、释、道于一身,医学、饮食、天文、地理皆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皆有深厚造诣。苏轼的散文标志着北宋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其诗称“苏诗”,代表着宋诗的最高水平;其词称“苏词”,开创了豪放词风;他创造了新一代文赋,开明清小品文先河;他创立了“尚意”书风,史称“苏字”,为“宋四家”之一;他是中国“文人画”的倡导者,其绘画理论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这样的才华,我辈实在只能仰望。
最佩服他的务实。在杭州的时候,疏浚西湖,并利用挖出的淤泥葑草堆筑起一条南北走向的堤岸,后人称其为苏堤。 长堤卧波,贯通了整个湖的南北两侧,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我们也走到了苏堤,漫步其上,灯火下去看,只见两旁垂柳依依,碧波荡漾,雷峰塔遥遥在望,恰逢细雨迷蒙,真真是美不胜收。苏轼主持修建的这一条长堤,给世间留下了一处绝美的风景。而当他到了黄州,没有了权力,没有了俸禄,他也不烦恼,不过是乐呵呵地去躬耕东坡。“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一个士大夫,变身一个农夫,似乎有点违和,但他却做得兴致勃勃,实在有点可爱!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31642/da2972645ce7b12d.jpg)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的序言里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美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常常有女子感叹:嫁人就嫁苏东坡。我想大概是因为苏东坡实在是一个有趣的人,和有趣的人一起,人生也一定是有趣的吧!
这样一个一生可能只有一次的夜晚,偶遇自己的偶像,实在也是一件有趣的事。姑记之,以资回忆。
网友评论
总分总,中间段落排列很合理,可以轻松读到您对苏东坡的欣赏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