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著名诗人李贺曾为昙花作诗曰:“昙花庭院夜深开,疑是仙姬结伴来”。意思是说,昙花深夜在院子里静静开放,怀疑是天上的仙女下来游玩。他把昙花比喻下凡的仙女,令人神往。
我厂里也有昙花,去年开了几十朵,可惜冬天一场大寒全部冻死了,想起来真是有点心痛。
昨天几位朋友来我厂里坐,潘老师告诉我们,昙花庵里有许多昙花,今晚要开放,我们便来了兴趣,相约一起去欣赏。
昙花庵就在太湖著名风景区渔洋山附近,是文保单位。庵里师太告诉潘老师,昙花大约傍晚六点开始开。
我开车带着朋友前往,沿着一条幽静的山路,来到了昙花庵。只见门口有一砖雕门楼,上有“昙花胜镜”四个金色大字,两旁一副对联写着“群山碧水環抱古刹宇 鐘声梵音縈绕昙花坞”。庵外园子寂静,中有一口古井孤独地守在那里,仿佛诉说着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
园子的一旁竖着昙花庵简介。
昙花庵原名昙花禅院,最早称谓为觉诚禅院。据清除翥先《香山小志》记载,曾是明成祖朱棣身边的心腹大臣姚广孝和尚之别墅。1402年,燕王朱棣攻陷南京即位,称为明成祖。建文帝下落不明。据传,明建文帝化身和尚出逃,在太子少师姚广孝监护下,隐匿吴县渔洋山觉诚禅院。心因恨而认定篡位夺权者将昙花一现,后因昙花之机开悟,即世间万事万物迁流变幻,一刻不住皆如昙花一现而已,从此一心向佛潜修佛法,并改觉诚禅院为昙花禅院。
原来昙花庵,还有这样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进到庵里,当家师太热情接待了我们。她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玉米、土豆、粽子请我们品尝。我不客气拿起玉米吃了起来,又甜又糯。
环顾回周,一棵直经约3米,有600多年树龄的银杏树,像一把撑天巨伞矗立在殿前,树上结满了银杏。银杏树旁还有几棵百年的桂花树,让古朴的昙花庵充满了生机。
潘老师引领我们观看了“镇庵之宝”,为明朝雕刻的“鱼篮观音”九龙石碑。石碑图案清晰完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跟着潘老师,我们来到了位于东北角的昙花花园,只见摆放着几百盆昙花树,一朵朵昙花含苞欲放。许多朋友闻信纷至沓来,花园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

他们有的带来了专业相机,放在三脚架上,开好录像要把昙花开花过程全部记录下来。有的用手机放在椅子上,开上了延迟录像。
天慢慢暗了下来,一朵朵昙花像仙鹤一样抬头昂首欲飞。过了一会儿,昙花像嘴巴一样慢慢张开,吐出阵阵清香,幽幽的香气洋溢整个园子。
苏州清风明月群的才女们,在群主卢老师的带领下,忍不住背起了唐诗宋词,朗朗背书声,伴随着昙花一起绽放。
当家师太看着这么多人来赏昙花,她又开了几只大西瓜,送给每一位游客。
后来中国作协著名作家叶正亭老师带着家人也来到了现场。他笑着告诉我们,昙花还可以做成美味佳肴,用鸡蛋打碎,放一点榨菜丝烧汤,然后再放昙花,成双花汤绝对好吃。叶正亭老师说话风趣幽默,引来大家一阵阵欢笑。

时间不知不觉到了晚上9点多,朵朵昙花开放,如同少女袅袅婷婷,又像美玉晶莹剔透。
昙花如此低调、沉静、优雅,在夜间默默怒放,虽显短暂无常,却放射出灿烂的光华,激励人用满腔热情去迸发生命的能量。
我们在花旁留影,相约明年昙花绽放时再来赏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