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犯错,我必须要好好反思一下,远的不说,就这两天就犯了很多错误。昨天送我妹去上海。在她看来,我一路上都在犯错。比如,没有慌着给她提东西、被提醒着去取票、没有听清火车晚点的通报、在等她时候,坐第一排靠柱子的位置,太隐秘让她找了很长时间等等。
还有昨天去电影院,怀着兴奋的的心情去看《流浪地球》,付完款,取票的时候发现买成了《疯狂外星人》,也是醉了。然后,就阴差阳错的看了一场《疯狂外星人》……
对于犯错,有些错误会我们感到惭愧,觉得自己太笨了,这点事都最不好,还要问别人;有些错,我们会觉得是对方在无理取闹,不认为是自己的错,有时还会破罐子破摔“我就这样,怎么着吧!”
然而,对与犯错还有另外一种反应,既不惭愧,也不犟。比如买错电影票,买错就买错了,下次注意就行了,甚至还把它当成了好玩的事。
一、对待犯错的正确姿势——自我同情
总结下来,人犯错后一般会表现出三种状态:自我放纵、自我怜悯、自我同情。
站在我现在的眼观来看,如果说一个人有心理问题,指的就是一个人在犯错后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如果是“自我放纵”和“自我怜悯”,就说明这个人有心理问题。如果他表现出来的是“自我同情”,就说明只个人的心理比较健康。
心理学的理论是这样描述的:
如果你认为只是这件事做错了,你会有负罪感,但这个负罪感会带来下一步改进的动力。如果你认为自己这个人不行,那你就有羞愧感,觉得自己太渺小了,自我怜悯,或者干脆自暴自弃,躲在无人的角落里舔伤口。
说实话,之前自己每次犯错的时候,都会指责自己,觉得自己这个人太笨了,什么都做不好。有时候,会表现出放纵,觉得自己反正就这样了,甚至对犯错产生了麻木感。
通过学习心理学。我发现,所有的努力只是为了达到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就是“自我同情”。通俗的讲就是,要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那个犯了错的自己,不去纵容他,也把他一棍子把他打死,而是帮助他分析错误,甚至客客气气地告诉他“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二、指导生活的一个原则——就事论事
这个处理犯错的状态,原本就是指导我们生活的一个原则——就事论事。
就是说对事不对人,这件事做错了,并不代表你所有的事情都错了,也并不代表你这个人错了,只是代表你这件事儿做的不行。
三、一次“自我”分离的体验
回顾这两天犯过的错,特别是在和我妹一起的时候,面对她的“教育”。按照往常,我会惭愧,会不好意思,会尴尬的不知所措,甚至会像一个犯了错的孩子,站在那里任其批评。当然,更多的是和她发生争吵,不接受她的“教育”。
但是这次没有,反而很坦然的面对眼前的一切。我能感受到,甚至清晰的看到我之前的那种状态,不停地在我心头作祟。然而,就在我妹在哪说个不停的时候,我却和这些念头玩了起来,我看着它们,起来下去,起来又下去……
它们像往常一样存在,但只是存在哪里。并没有因为它们,而影响到自己情绪,更没有被它们带动,做出自我放纵和自我怜悯的状态。反而很放松的的和她对话,也没有被她的情绪勒索。
当时我认为,那个状态是持续冥想起了作用,把自我抽离出来观察自己。其实,西方心理学对“自我”也做出过定义“我是我的观察者”。某种意义上,所谓的元认知能力也是这样的状态。
最后,总结一下
这次讲到了犯错,主要是讲,我们对犯错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
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我们都应该坚持这样一个原则:就事论事
就事论事的这个状态,就是:自我同情
其实,当们能够做到“论事不论人”的时候,也是改变的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