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即是理,心即是真相

作者: 释白纸 | 来源:发表于2024-12-26 09:34 被阅读0次

自发的自愿的非常重要,所有的事都是如此,如果别人对我们好是为了我们也能对ta好,我们会对ta好,人皆有情,如果有一个人对我们好就是对我们好,至于我们是否对ta好,好像并不在意,我们就会本能的爱上对方。当一个人自发的,心感情愿的,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浇水施肥除草……只是在做,像放大镜一样聚焦怎么做,哪怕种地,土豆也比别人产量多,土豆也会爱上他。这就是畏因不畏果,就是只在乎自己做了什么,不在意结果。但是人们通常是谁家玉米产量高,真高,比我们高,问下是什么型号种子,我们也种,谁谁家种西瓜发财了,我们也去种吧……出门工作的一些人,谁谁做啥赚钱,我们去做吧……谁谁过年回来看起来真好,我们追随他去吧……还有一些你看谁谁家老婆如何如何,谁谁家老公如何如何……你看看你……谁谁家儿女如何如何……甚甚至有的孩子年龄很大依然能说出你看谁谁家父母如何,你们给我了啥?……他们确实看到了优点,也看到了缺点,可以总是向外求索的一颗心在动,向外求索的人活的很累很累,付出得不到回应,心里难受不自在。他们从来没有向内求索过,谁谁家如何如何,可能是谁谁家懂得耕耘,浇水,施肥,懂得那个不辞辛苦的过程重要,谁谁家在某方面如何如何……可能是谁谁家在某方面付出了得到的一个果,天生的能有几个?孔融三岁让梨千古也就那么一个,人大部分都是后天培养的。一定要说谁谁家如何如何的时候,那就是看谁谁家付出了什么因,背后的真相是真相,我们看到的可能都是冰山一角,我们只是看到了人家拿到了好的结果,并没有看到背后那个因(汗水耕耘浇水施肥关心爱护付出努力……也许看到了这一切,于是也那样去做,开始疯狂的去做,很执着的去做,可有时候明明很爱一个人,做了很多付出的事,最后也没有一个好结果,这又是为啥呢,也许还没有看到一个更大的真相,那就是心,畏因不畏果,就是不在乎果,不畏惧果好不好,如果带着图得到的心执着的去做一件事的时候,往往期待越高失望越大,所以同样看到两个人用同样的方式同样的努力同样的汗水付出做任何事的时候,可是结果并不一样,那就是他们的心力不同,心的力量是很强大的,一个内在的驱动力是奔着结果,奔着能换来啥驱动的,他们内在的驱动力和潜意识还是向外求,还是想要好结果去做的,越执着越是畏惧果的,内心从未自在。而另一个只是那样在做,内心平和自在,并不畏惧果如何,所以同样的一件事同样的做法也会有不一样的结果,我们可以模仿,追随,学习如何做,进而更可能的更好,但是学不来心,心很重要,也就是我们看到两辆车外形一样,配置里面也都挺不错,甚至打开机盖里面看发动机也差不多大,几乎没啥区别,可是跑起来的时候发现相差很大,那就是内在驱动力不一样。甘心情愿,自发的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才能真正产生能量。举个社会现象的例子,这个例子是一个负面的社会现象,更能凸显出心的重要性:小三这个身份,有没有发现无论老公现场发现了老婆和别人,还是老婆现场发现了老公和别人,只要情绪失控,哪怕任何言语刺激,都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护小三,很奇怪很奇怪……真相就是男的找小三的时候,他知道无所谓结果,反正各需所需,又或者出门在外缘分一场嘛,那种连结果都没有追求的在做,哪怕只是接了一次下班,一点小小的礼物,那颗心是自发的,心甘情愿的,用这种词您可能觉得不配,但是他确实没有追求结果如何,他只是在做,所以小三就爱上了他,可能家里的男人已经累死累活拼命养家付出了太多太多,可最终没有换来什么好结果,并不是拼命养家累死累活不对,而是在求一个好的结果,心中是为了某个更好的果,或者更好的将来为驱动力去拼命的累死累活付出的,并不是付出的就不对,而是那颗心没有完全的甘心情愿。女人对男的找三的也是如此,女的也没有追求一个果,往往更容易产生好感,因为付出那一根针,纯粹的甘心情愿的,没有奔着结果做,结果毫不在乎,内心不执着于结果,结果往往一般被发现都护着三,而不是自己。正常的例子难道不是吗?并不是耕耘施肥浇水付出有错,而是内在的驱动力究竟是什么,是自发的甘心情愿还是在过程中所作一切就是为了一个结果。佛学中有这么一句话:菩萨所作福德不贪著,菩萨不受福德,所以菩萨功德无量。可以理解菩萨就是很善很真心的人,一个人在做一件付出的事的,不贪果就会本能的觉得自己做的不足,给予的不够,送出去东西都是自愿的,甘心情愿的,也不受报,就是别人给他的时候,他觉得不行,你收入少或者某方面弱,他做就可以,那个感觉就是真爱了【爱是慈悲】自发的,甘心情愿的才能有爱的能量。所以您不用那么的执着果,您只是在做,您在做也不是为了给别人带来什么,更不是为了虚名,也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也不是为了别人的利益,您只是热爱,在您热爱的行业认真做,在好好爱您爱的人,热爱很重要,一切的一切只是因为您很好,您本来就很好,您本来就有爱,您就是爱的引力,一切美好的事都会自动来到您的身边。

相关文章

  • 心即是理

    安顿浮魂,唯有书本前路。 解我心意,只此雾满拦江。 那些是是非非,十年后终成尘。 那些物物争争,百年后一抔土。 何...

  • 心即是理

    王阳明,字伯安,名守仁,浙江余姚人。明朝伟大的哲学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心学”创立者。 王阳明认为,夫人心...

  • 成圣之路(982)万物万理皆备于我心

    万物万理皆备于我心,反过来,心即是万物万理(心即是理)。 万物万理(在)→心→(就是)万物万理; 圣人之道,吾性自...

  • 致良知线上第28期致知班学习第8天

    志愿:去私欲,致良知,依良知而行。无我、利他、致良知。 “礼”即是“理”,“心”即是“理”,道心掺杂了私欲即分别心...

  • 良知之悟

    阳明先生说:“心之本体原自不动。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是理,性元不动,理元不动。集义是复其心之本体。”我在想...

  • 🏘馒头家业同修D88

    #第三期新家风家教# 心之本体,原自不动。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是理。性元不动,理元不动。集义是复其心之本体。 ☯️...

  • 王阳明心学一

    心即是性,性即是理。性本质是不动的,理也是不动的,要让人不动心,就得将道义聚集起来。一,心之本体,原自不动。跟随王...

  • 圆满

    我的心圆满,你的心圆满。心的圆满是我们最大的富足。 不争即是圆满,不贪即是圆满,知足即是圆满。 道即是圆满,觉即是...

  • 心即是佛,佛即是心

    法融平日与虎狼为侣,以猛兽为友,所以他的草庵前虎踞狼奔,很是吓人。四祖故作恐怖状,受了惊吓似地举起双手。法融心里大...

  • 命运即事,事即命运

    命运即事,事即命运。 类似的说法有: 佛曰,佛即是心,心即是佛。 陆象山说,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 王阳明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即是理,心即是真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tcie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