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镜头、慢节奏、文言对白,这是《刺客聂隐娘》带给观众的三大阻碍,像三座大山,将观众的注意力一点点消耗殆尽,甚至让人坐不住,左顾右盼或者动一动手脚,用自己的动作来挣脱被电影带入的缓慢节奏。
于是,票房的惨淡是可以想见的。但这并不等于说,这部电影不是一部好电影。当然,对任何一部电影,用简单的好与坏,这种简单的、易理解的二维评判标准来下断语,本身就不客观、也不准确,而且很武断。
应该在1985年上映,而不是2015年
剪刀君愚见,《刺客聂隐娘》是一部在错误的时间上映的电影,不应该在快节奏的移动互联时代的2015年上映,而应该往回倒退40年,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85年上映。
那时节,正是中国当代文学的转折年:伤痕、反思、寻根、先锋、新写实等文学样式交相辉映、更迭不断。那时的王小波已经在写完了《黄金时代》,正以唐传奇为蓝本写仿古小说集《唐人秘传故事》,小说集里有《红线盗盒》和《红拂夜奔》。红线、红拂和聂隐娘一样,也是刺客。
在那个年代,人们才会细细欣赏《刺客聂隐娘》这样的制作,才会在长镜头中品咂其内涵,才会在慢节奏中脑补隐藏的留白,才会在文言对白中求索寓意。
然而,这部电影却选在了在2015年上映,这不是电影的悲哀,而是活在2015年的人的悲哀,在《速度与激情7》《复仇者联盟2》等快节奏大制作的冲击下,他们的脑回路已经无法适应《刺客聂隐娘》这样的电影了,不仅很慢,而且很文艺。有爱,有情,不直接说出来,而是让观众自己去脑补和猜测。呃,当观众好累!
于是,他们就用脚投票了,他们受不了这么优雅,这么装的电影了。投资近亿元的电影,票房只有6000万多一点,何其惨烈。
孤独人无法理解的孤独
对于影片通过嘉诚公主、道姑、聂隐娘、青鸾营造出的孤独感,生活在无法逃离“在线”状态的今天的人是无法理解的。
影片呈现的是藩镇割据、军阀倾轧的唐末乱世,大唐通过和亲来保障藩镇魏博与朝廷之间的和平,用来和亲的棋子嘉诚公主自比青鸾,无同类,顾影自怜,在得知父兄相继而亡后,撒手人寰。
可见这种和亲换来的和平多么脆弱,唐朝廷皇帝接连薨逝,说明朝廷出了大问题,且幼主新立,势上趋弱。魏博与唐朝廷的均势被打破,新唐皇意欲兴兵立威,拿大军镇魏博开刀,不断侵袭魏博周边军镇,兴兵之势已成。魏博主公田季安虽受嘉诚公主之恩,但毕竟不是亲生儿子,是嘉诚公主名义上的儿子,且喜怒无常,力主强硬以对。而且,他也不得不对抗朝廷朝廷,因为他的夫人田元氏一派的势力,力主对抗朝廷。
影片中,田季安其实也是孤独的,他与窈七(聂隐娘)青梅竹马,且有一副玉珏为婚配信物,但后因情势,为拉拢元氏势力而与田元氏成亲。他对窈七还是有深情的,从其染病,窈七守护经夜可见一斑。与元氏只是政治婚姻,非其本意,所以他宠幸歌女胡姬。
嘉诚公主留给聂隐娘的遗言中有语说“屈叛了窈七”。这个词太文了,观众一时间可能搞不明白。这里的意思是,委屈和背叛,是两个词的合体,在已有婚配之约的情况下,另娶元氏是悔婚,是背叛;因这背板之举,而令本该嫁给田季安的窈七受了委屈。
好累,光这个词就解释了这么半天,也就难怪观众不买侯孝贤的账了。您文艺、您高雅,我不看还不行吗?甚至有的观众在电影的后半段已经酣然入梦了,买了票我也不好好看,您拿我怎么着?总不能强制吧?即便是2019年的今天,我在看这部片子时,后半段也拿着一个魔方,一边观影一边拼魔方,不能让电影带慢节奏。
您的高雅和对人生孤独的理解,俺们平常小民真地看不太明白呀,饶了我们吧,侯大大。
一竿子划开了,现在回来说孤独感。影片以青鸾意象来象征孤独,并将这个孤独用道姑、聂隐娘、田季安来呈现。
但魏博的孤独,和现在的孤独隔着太远了,影片的场域是,一片蛙叫虫鸣、鸟儿啁啾,是在极为静幽的背景下的孤独。而今天的观众,则被另一个“魏博”——微博和微信包围着,这个背景是,无处不在的喧闹,你想安静的待一会儿都不得。
所以说,这部影片最不能让现代观众忍受的就是,太安静了,太缓慢了。片名出现时,静静地悬在那里长达七八秒的时间,有很多镜头基本不动,再加上演员动作迟缓。这让已经慢不下来的现代观众如何忍受。
魏博的孤独不是微博的孤独,蛙叫虫鸣时的孤独不是微信红点不断闪现时的孤独,你的孤独只在魏博有,与我的不同,我的孤独是喧闹都市的孤独,所以,你的孤独我不懂,也不需要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