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在心理学上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支持他的理论或反对他的理论的人在这一点上却有共识。然而即使你对心理学不感兴趣,你也可能读过他的《梦的解析》,当年我也是满怀着好奇借了上铺的书,可惜没有看完,也没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也许也没有什么特别想解析的梦。
弗洛伊德第一个提出了“意识”和“潜意识”的概念,他认为梦是潜意识展现的非常重要的舞台。所以谈论梦和了解梦是精神分析理论以及依据这一理论进行治疗的重要环节。
对睡眠和梦的好奇心显然是无可抑制的,因为这种状态占了我们生命的1/3,但其时发生什么意识却不了解,使得这个主题重要而又充满神秘,这也是吸引许多优秀的科学家投身其中的原因吧。神经生理和生物学家们的加入,采用了新的方法来研究人的意识、心理,对心理学领域的很多问题有了全新的视角,也带来了对过往理论强有力的挑战。霍布森和麦卡利的研究说明:其实梦从一开始就没什么意义!
在他们的研究之前,神经生理学家先对睡眠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做了开创性研究的是阿瑟瑞思和迪蒙特。睡眠共经历四个阶段,其中有一个阶段REM(快速眼动睡眠)是有梦睡眠阶段。在这个阶段,来自大脑的电化学信息能够麻痹你的肌肉,使身体不能动弹。同时科学家发现,人需要做梦,如果被剥夺做梦(每次做梦就被叫醒),试图做梦的次数增加到原来的2倍。人需要做梦!一旦被剥夺,会发生补偿。
科学家们的研究也发现哺乳动物有何人类相似的睡眠模式,所以霍布森和麦卡利认为人和动物在有梦睡眠的生理方面没有显著差别,所以他们选择猫咪来做被试,刺激或抑制它大脑的某些部位,并观察这对有梦睡眠的影响。
![](https://img.haomeiwen.com/i2529969/09d5a05b21481232.jpg)
他们的研究显示,梦境发生器在脑干。而产生意识的大脑和脑干是分离的,所以梦与意识(潜意识)没有关系。在做梦的过程中,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被抑制,所以脑干是自我激活的,是随机的生物电能。而大脑会调动记忆中的信息来整合重构这些杂乱无章的信号,看上去它在完成一个游戏,类似给你5个关键词,编一个故事,可能这些词没有规律的一个个蹦出来,故事就荒诞不经的演绎下去了。这个研究结论彻底摧毁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中有关梦是潜意识的表达的立论,而且没有留任何余地。
然而在论文发表12年后,霍布森在新书《睡眠》中的观点似乎变得有些折中。梦境不是潜意识,但是梦境是大脑加工的产物,这个加工过程中调动了大脑中重要的记忆信息,其整合重构的方式也体现了思维方式。所以梦境即使不是潜意识的表达,它也提供了有关自己的很多心理学的信息。然而解释起来可就没那么简单了,也许也不值得花精力通过这个途径来认识自己。
如果做了一个有趣的梦,就当作欣赏大脑的的创意剧;如果一些信息反复出现,说明这些记忆在你的大脑中很重要,经常被拿来做素材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