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都习惯去仰望,向往更高层次的生活。看到那些年薪千百万、资产上亿的有为青年,自己似乎都热血沸腾起来了。然而这满腔的热血碰到现实后,往往都是被冷却,这种“心向往而不能得”的感觉让不少人焦虑不已。
在一个顶尖平台的人,如同站在了世界的中心,他们努力地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不停地拼搏,会获得不少机会和成就。从心理学上来讲,如果一个人经常从一件事上获得正向激励,比如工作业绩、升职加薪等,他就会更有动力去做这件事。其实这也可以非常好地解释“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这种现象,优秀的人从工作中获得了许多正向强化,诸多赞美于一身,他们会更有动力“撸起袖子干”。
可是,不是人人都能这么幸运,找到满意的工作。许多工作时间久的人,提起工作,更多的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一时的热情简单,持续地专注投入却很难。曾有一个师妹跟我诉苦:“师姐,我觉得现在的我就像是陷入了一个深井泥潭,想抬起脚走出去简直太难了,出去怕阳光刺了眼,待在下面又心不甘情不愿。你说我该怎么办?”
像我师妹这样的困惑,在初入职场的年轻人中很常见,他们多半在象牙塔中已规划好了众多“宏图伟略”,然而踏入社会才发现,成功可不是“说说而已”,有太多失败会挫伤他们,有太多差距让人看不到未来,有太多坎诱惑他们放弃。
在通往成功彼岸的道路上,80%人都在抱怨和浮躁中止步。那些能够在平凡角色中干出乐趣、干出味儿来的人,着实值得敬佩。习惯了仰望高处的我们,不如换个角度,看看那些平凡人身上的“光芒”,或许会给你不一样的感动,也会给你前进的动力。
“看好,我要变魔术啦!”
刚刚工作的两年,在一家知名的上市公司做培训师,工资待遇不错,可是平时工作经常出差。于是,我们几个同事,逮着休息的时间久去逛吃逛吃,各大商场的餐厅几乎被我们吃个遍,对美食如数家珍。每当我坐在风格各异,情调满满的餐厅时,看着那些一脸稚气服务员,我心里都会感慨:“唉……这些小孩们太不容易了!有时候人生就是没那么公平啊!”
等餐期间,我发现除了一些高档的餐厅外,多数餐厅服务员,要么面无表情,要么眉头紧皱,个个在顾客的各种需求中忙乱不已。唯有一次,那个姑娘,她身上散发出的“光芒”,让我都心生羡慕。
那天,我带着三姨家的小妹逛商场,到了饭点,我们去找。她看到了一家餐厅写着“魔术石锅”,吵着非要吃。我们便进去了,没想到里面非常火爆,只剩下一个空桌。我们坐下后,我环视了一周,一个小姑娘最先吸引我的注意。其他服务员头发凌乱,手忙脚乱;而她头发扎得整整齐齐,带了个方框眼镜,青春时尚。其他服务员送餐都是很机械式的,手臂动作也没什么劲儿,仿佛已经麻木了;而她送餐时有条不紊,但动作非常麻利,常常面带笑容。
不一会儿,她推着石锅过来了,我问她:“你好,请问为什么叫魔术石锅呢?”她开始笑了,边撸起袖子边说:“看好了,我现在就要变魔术啦!”我们一桌人都被她这句话吸引住了,目不转睛地等着她带来的“惊喜”。石锅与食物之间放了一层锡纸,只见她迅速抽出那层锡纸,食物瞬间贴在石锅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看到这我们都哈哈大笑起来。其实没什么新奇的,但是就在她到来之后,用餐的气氛都开心了许多。此后,她又过来询问我们需不需要再次加热,菜品的味道如何,似乎她也喜欢上了这种互动,每次来都笑脸盈盈。我在她身上看到了久违的活力。
我想无论哪个老板,都乐意雇这种员工,看着都。撸起袖子这个简单的动作,体现的是一种工作状态,到底是得过且过,还是元气满满?仅仅一念之差,却可能带来职业生涯的天壤之别。我坚信这个如“小太阳”一般的姑娘一定会生活幸福,工作出色,说不定会有所成就。
“只要你坚持,想一事无成都很难”
提到“保险”,可能有人露出一抹“迷之微笑”,立马想起黑西装白衬衣,滔滔不绝的业务员,有些人甚至对他们避之不及。
5年前,回到老家参加闺蜜的婚礼,在一个桌子上坐认识了华,他说他是保险公司的。当时我心里“咯噔”一下,暗暗嘀咕:“他不会口若悬河地说服我买保险吧?天哪……”可是,再看他的形象更多像一个工科男,看上去稳重老实,与我对保险业务员的固有印象差距挺大。那天中午,他没有提及任何关于保险的事情,只是礼貌地聊了工作上的一些感悟,后来就没有再联系。
直到前些日子,有家人想做保险理财,我想起了他。跟闺蜜联系要华的联系方式,她说华现在已经非常成功了,具体如何也没有细聊。我拨通了电话,5年没有再见面,他接到我的电话很热情。不交流不知道,一交流吓我一跳。他现在已经是地市公司的老总,手下有3000多个员工,年薪已经上千万,不出什么差错的话,两年内就会调回总部当副总,可能也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副总。
我说:“你现在真是年轻有为啊,真厉害!”华回答说:“我工作已经九年了啊!我其实特别相信坚持的力量。只要你坚持,想一事无成都很难。”除此之外,他似乎有着与他现今地位不相符的感性,他说看到新闻里说有些刚毕业的大学生竟然没钱租房,只能“租床铺”,觉得非常心酸,总惦记着怎么帮帮他们。其实不是他感性,而是他更能感同身受。九年前他也曾生活窘迫,住过城中村,体验过那种一无所有、卑微无助的感觉。
挂了电话,我感慨良多,他用九年的时间,用他的善良、真诚、坚持、专注将自己活成了别人眼中“传奇”的模样。
曾有学者将奋斗在一线城市、生活窘迫的青年群体称作“蚁族”,这个“蚁”的含义更多是一种悲悯和无奈,流露出对“蚁族”们弱小、卑微的同情。我也想把这些平凡而又努力的人比作“蚂蚁”。
然而,我所说的“小蚂蚁”,它有不一样的含义。
你观察过蚂蚁搬家吗?小时候,看“蚂蚁搬家”是我的一大乐趣。
蚂蚁是执着的,甚至经常有些“不自量力”。有时候搬运的东西要比它们自己大几十倍,但是它们依然坚持不懈,从不气馁。
蚂蚁是勤奋的,它从来不会漫无目的地闲逛,脚步从来都是匆匆忙忙,仿佛一刻也没有闲下来。
现在的你,也许在国企里循规蹈矩地工作,也许在外企里日日夜夜地拼搏,也许你是一名职场小白,也许你是处于上升期的管理人员……无论你在哪儿,我希望他们的故事能给你带来温暖和力量,我更希望你每天热情洋溢地生活,元气满满地工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