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爱情之四十二

作者: 杏花疏影1 | 来源:发表于2022-01-01 11:47 被阅读0次

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见君子,乐且有仪。菁菁者莪,在彼中沚。既见君子,我心则喜。菁菁者莪,在彼中陵。既见君子,锡我百朋。泛泛杨舟,载沉载浮。既见君子,我心则休。《小雅·菁菁者莪》

莪蒿葱茏真繁茂,丛丛生长在山坳。已经见到那君子,快快乐乐好仪表。莪蒿葱茏真繁茂,簇簇生长在小洲。已经见到那君子,我的心里乐悠悠。莪蒿葱茏真繁茂,蓬蓬生长在丘陵。已经见到那君子,赐我贝币千百朋。荡漾水面杨木舟,随着波涛任漂流。已经见到那君子,我的心里乐无忧。

“莪”是什么?山坡水旁,花草名木繁多,作者为啥单单拿不起眼的“莪”来起兴呢?仔细探究一番,果然还是大有深意的。莪蒿,又名萝蒿,一种可吃的野草。莪的植株抱根丛生,不容易分离,很像孩童粘着母亲、抱着娘拉不开的情状,因此得了一个俗名:抱娘蒿。明代文学家高邮人士王磐号西楼者著有《野菜谱》一书,经本人目验、亲尝后收入野菜52种,其中就有抱娘蒿,后边还附了一首民谣:“抱娘蒿,结得牢,解不散,如漆胶。君不见昨朝儿卖客船上,儿抱娘哭不肯放。”这首民谣描写的是饥馑之年,穷人卖儿卖女度饥荒,母子情深,离别之时抱作一团,难以割舍的情形。将此情状移作表示情人之间如胶似漆,难舍难分,也是恰如其分的。

此诗前三章都以“菁菁者莪”起兴,也可以理解成记实,然不必过于拘泥,因“在彼中阿”、“在彼中沚”、“在彼中陵”的植物,除了“莪”,当然还有很多,举一概之而已。第一章,女子在莪蒿茂盛的山坳里,邂逅了一位性格开朗活泼、仪态落落大方、举止从容潇洒的男子,两人一见钟情,在女子内心深处引起了强烈震颤。第二章写两人又一次在水中沙洲上相遇,作者用一个“喜”字写怀春少女既惊又喜的微妙心理。第三章,两人见面的地点从绿荫覆盖的山坳、水光萦绕的小洲转到了阳光明媚的山丘上,暗示了两人关系的渐趋明朗化。“锡我百朋”一句,写女子见到君子后,因获得厚赐而不胜欣喜。第四章笔锋一转,以“泛泛杨舟”起兴,象征两人在人生长河中同舟共济、同甘共苦的誓愿。不管生活有顺境,有逆境,只要时时有恋人相伴,女子永远觉得幸福。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十六句,但把一个美妙动人的爱情故事表现得引人入胜。和《秦风·蒹葭》相比,《蒹葭》在水乡泽国的氛围中有一缕渺远空灵、柔婉缠绵的哀怨之情,把一腔执着、艰难寻求但始终无法实现的惆怅之情,寄托于一派清虚旷远、烟水濛濛的凄清秋色之中。而《菁菁者莪》处处烘托着清朗明丽的山光和灵秀迷人的水色,青幽的山坡,静谧的水洲,另是一番情致。两首诗可谓珠联璧合,各有千秋。

相关文章

  • 诗经爱情之四十二

    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见君子,乐且有仪。菁菁者莪,在彼中沚。既见君子,我心则喜。菁菁者莪,在彼中陵。既见君子,锡我...

  • 诗经爱情之五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彼泽之陂,有蒲与蕳。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寤寐无为,中心...

  • 诗经爱情之六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 《诗经》爱情之美

    诗经这本书在六七年前就买了一本没有拼音的,当时新鲜就读了前面两篇,后面为了让小朋友读,买了带拼音的,觉得太...

  • 诗经爱情之四

    东门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穀旦于差,南方之原。不绩其麻,市也婆娑。穀旦于逝,越以鬷迈。视尔如荍,贻我...

  • 诗经爱情之十四

    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以晤歌。东门之池,可以沤纻。彼美淑姬,可以晤语。东门之池,可以沤菅。彼美淑姬,可以...

  • 诗经爱情之十三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

  • 诗经爱情之十六

    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东门之杨,其叶肺肺。昏以为期,明星晢晢。《诗经•东门之杨》 我依偎着东城门...

  • 诗经爱情之十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

  • 诗经爱情之七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经爱情之四十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vpoq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