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医数术
图解《素问·热论》(2):伤寒两感

图解《素问·热论》(2):伤寒两感

作者: 中医术数 | 来源:发表于2019-01-29 12:47 被阅读701次

错误的六经模式图

我们知道,(男子)伤寒传经的一般次序是:

太阳(辰戌)→阳明(卯酉)→少阳(寅申)→

太阴(丑未)→少阴(子午)→厥阴(巳亥),

即地支逆序。

有人根据“太阳为表,阳明为里,少阳为半表半里”(出处不明),

推导出这样的传递次序:

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

如下图:

三阳为表,三阴为里

可以发现,在这样的传递模式中,三阴符合地支次序,但三阳不符合。

为什么一定要符合地支次序?因为十二地支是事物的相变规律,宇宙的因果法则,就像你必须经过昨天、今天,才能到达明天,而不能是其它次序;又像多米诺骨牌,是一片接着一片倒下的,先后有序。

南怀瑾:“印度的释迦牟尼佛(释),跟中国的老子(道)、孔子(儒),差不多都在同一个时代。十二因缘,其实跟中国文化的十二地支是一个道理。这个物理世界的转法,与这十二个轮转次序是一样的。”

那调换少阳与阳明的位置不就行了?

调换以后是符合了阴阳次序与表里,但无法解释“伤寒两感”的问题,即为什么在表的 太阳/阳明/少阳 会与在里的 少阴/太阴/厥阴 俱病。

可见六经模式不是六个同心圆这么简单。

正确的六经模式图

根据《阴阳分布》,六经的模式其实就是子午流注图:

犹如一座城,有三面墙,六重门,三阳为表,三阴为里,三阳顺行,三阴逆行,阳顺阴逆。城中就是五脏六腑,阳明胃在中央。

所以为什么伤寒两感是死症(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同一面墙的两重门都被攻破了,邪气长驱直入;三面围攻,最后城中沦陷。

《素问·热论》:

“岐伯曰:两感于寒者,

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

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

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

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

帝曰:五脏已伤,六腑不通,荣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也?

岐伯曰: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阳明多气多血),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

《素问·八正神明论》:“血气者,人之神(故不知人),不可不谨养。”

两感于寒而病者,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

不两感于寒者,其愈皆以十日以上(十二日,大气皆去,病日已矣)

六经的三层结构

六经模式落实到人体,有前后左右四个面:

手足六经分布规律

阳明-太阴 主前,

太阳-少阴 主后,

少阳-厥阴 主左右。

六经的三层结构就像乌龟:

太阳-少阴是龟背(司天),

太阴-阳明是龟腹(在泉),

少阳-厥阴是四个龟爪,夹在中间(左右间气),最后受邪。

太阳司天,太阴在泉 少阴司天,阳明在泉

中运就是乌龟的主体(躯干),天干配脏腑也。

可以看到,阳分是背先受邪,阴分是腹先受邪,

背为阳,腹为阴也。

足少阴贯脊,故属背。

相关文章

  • 图解《素问·热论》(2):伤寒两感

    错误的六经模式图 我们知道,(男子)伤寒传经的一般次序是: 太阳(辰戌)→阳明(卯酉)→少阳(寅申)→ 太阴(丑未...

  • 第6章病证学说2-伤寒

    2.伤寒 伤寒的含义有二:其一,《素问.热论》谓“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明确指出“伤寒”为外感热病之总...

  • 2017-09-01

    第二章分两大版块了解内容: 问题1:伤寒论说什么 问题2:关于阴阳 问题1:伤寒杂病论 001关于伤寒: 《素问》...

  • 伤寒的意义

    伤寒,是我们讨论的这部书的核心,有关它的含义,我们应该很清楚。伤寒这个概念,在《素问•热论》里有很明确的定义:“今...

  • 张景岳《质疑录》:论伤寒传足经不传手经

    伤寒传变,止言足经,不言手经,原本《内经》热病论(《素问·热论》)中六节之文也。 ......(此处批判 明代太医...

  • 伤寒传足不传手?

    逐日传经 《素问·热论》: “(男子)伤寒一日,(足)巨阳(膀胱经)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 二日(足)阳明(胃经...

  • 2017年计划

    1黄帝内经 100遍 2.伤寒杂病论 150遍 3:背会伤寒杂病论前面 4桂本伤寒论 5:针灸 背诵 背诵两...

  • 感冒之桂枝汤、麻黄汤、大青龙汤

    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素问.热论 发烧的最原始解释:毛窍为寒邪所闭,郁里发热。无汗麻黄汤,有汗桂枝汤 麻黄...

  • 《黄帝内经》读书笔记丨暑邪是盛热阳邪

    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署。——《素问•热论》 气虚身热,得之伤暑。——《素问•刺志论》 暑为夏季的火热之...

  • 伤寒笔记:第3篇_太阳病提纲

    伤寒笔记:第3篇_太阳病提纲 在2016年我重复读伤寒论,2017年-2018年重复读黄帝内经的素问和灵枢经。 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图解《素问·热论》(2):伤寒两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vyt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