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8月才听到《采薇》这首歌,至今听得不多,只听了232遍而已,在我的听歌排行榜里,已经升至第二位。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yu 同玉 下雪)雪霏霏。“
有人评论说《采薇》是诗经里最美的一首,美则美矣,却太过悲凉。
这几句里杨柳依依是美的,雨雪霏霏也还是美的,可后面四句,悲伤到透骨凄凉。
很多人不知道后面的几句是: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就像很多人不知道“相濡以沫“,后面是“不如相忘于江湖”
人人熟知的温情脉脉,只是悲伤的序曲。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这八个字如寒冬里凛冽的北风,夹裹着雪霜迎面扑来,那份冰冷生疼,从脸上直透心底。
古人描述情感,总是习惯含蓄,可这里的悲伤,却是这样直接。
因了这后面重重的悲伤,这么美的诗,读在嘴里,悲在心头,看诗经时都是尽量避开。
可是,就有那么一个人,用一招如来神指,点石为金,化尘成花。
让这首最美的诗,以最美的方式呈现出来。
是在去杭州的高铁上,百无聊赖的听歌,耳机里传来几声随意拨弄的古琴,紧跟着轻快、珠玉般的琵琶声,然后歌声起,一个女声清新的如早晨青草上的露珠,又如西湖雨后,才绽开的尖尖小荷。
节奏明快,悠扬自如,这是我听过最美的古风,。
乐曲里看到袅袅娜娜的江南女子,弱柳拂风般走来,踩着西湖的碧波,摇曳着满湖的荷花,笑语晏晏。
这感觉,只有诗经里另一句诗可以表达: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只有采薇开头的四句词,反复吟唱,春秋翩然更换。
你离开了,又回来。离开时不舍,杨柳都依依,可是终于还是回来了,即使雨雪霏霏,也都是快乐。
分别,又重逢。
因为会重逢,分别也不会太难过。
今日分别后,便是等待日后重逢的欢喜,我仍会归来,只不过大约在冬季。
多好的解读,“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分离到相逢,就享受重逢的喜悦吧,那些悲伤的事情就不想了。
杭州之行的最大收获就是这首歌,看到的西湖美景,都给这首歌做了背景。
这首歌其实是歌舞剧《孔子》其中的舞曲,那个能化腐朽为神奇的人,就是此剧音乐总监:张渠。
这部歌舞剧当年好评如潮,数次国外巡演,可惜,当时我孤陋寡闻,生生错过。
在此剧中,采薇舞展现的是民间女子采撷薇菜的情景,朴实而又欢乐,象征平静富足的小农生活。其实是象征孔子的理想家园。
很快网上搜了视频来看,舞者裙裾飘飘,身形曼妙,虽简单却韵味十足,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间十足的柔美。
歌舞如此相配,让我心满意足。
唯一的遗憾就是《孔子》舞剧今年只在国外演出,无法去现场观看了。
还是要特特介绍下张渠,好的音乐人,会给这个世界增添多少美好。
代表整个诗经感谢他。
张渠(独立音乐制作人):
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家协会会员、Digimusic音乐制作大赛金奖。
1983年11月5日出生于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县,父母皆为文艺工作者,因父亲从事作曲,所以给他取名张渠(曲),希望他在未来不论做什么事都水到渠成。
1999年因其独特的音乐天赋,被北京市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录取。
主要音乐作品:
中国歌剧舞剧院大型民族舞剧,文化部优秀剧目《孔子》
中国歌剧舞剧院大型原创歌舞晚会《紫气祥云》、《五洲风情》、《天边的祝福》、《一路风情嘉年华》、《梦中的故乡》
中央芭蕾舞团第三届芭蕾创意工作坊晚会《忆昭君》
CCTV-6《中国22大电影明星50周年》庆典晚会
PS:杭州回来后,我一直在打听《孔子》的演出消息,终于又消息说明年在国家大剧院会有演出计划,念念不忘,终有回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