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500字凡人日记心情随笔
一个草根的日常杂碎(6月26日)

一个草根的日常杂碎(6月26日)

作者: 老刘二频道 | 来源:发表于2019-06-26 21:15 被阅读1次

  6月26日

  文/刘新吾 摄影/刘新吾

  ●看到一组四川宜宾长宁地震视频,都是山体塌方的。这几天,长宁地震的消息,网上很多。最大震级,6级。因为太忙,也没怎么关注。看这一组视频,太惊心动魄了!在这样大规模塌方面前,人的生命,脆弱得连一只蚂蚁都不如。山青水秀的地方,固然好。然而,风景好的地方,凶险也多。只能念一声阿弥陀佛了!

  ●做梦,我背着一身行囊出门。我要进入的,是一片半沙漠、半草地区域。先是有路,走到后面,就没路了。天阴着,没有雨,也没有风。在一处高坡上,我歇下了。拿出食物,想吃上些再走。正在吃馍馍,看到了两位女子和一位男子,也到了。邀请他们吃东西,他们也不客气。没想到,我身上背的锅和水壶,也能吃!

  ●人民网微博:6月19日,D1806次列车。一女乘客带4岁孩子乘车,座位被一男子霸占。男子称要吃面,拒绝让座。乘务员劝他去餐车吃,男子竟要求女乘务员拿碗和行李,说东西丢了你负责!为让乘客尽快坐到位置,乘务员无奈,给他端面,拿行李去餐车。我说:为女乘务员点赞!如今社会,这样的垃圾越来越多啦!

  ●中午,还在休息,电话响,是徐六。她说嫂子打电话,孟姐夫和四姐,也来民勤。他们两点过些的车,让我们晚上过去吃饭。她晚班,自然去不成,只有我去了。接过电话,再无睡意,去了学校。出门时,看天阴着,穿上了外套。到街上,后悔了。天虽阴着,温度却不低,穿外套,有些热啦!真希望,能下哈来场雨!

  ●临潭的教育观摩团,来民勤观摩,真没想到。早上,在一中;下午,在四中。临潭县城,我曾经去过三次。一次是我在卡车,去买了一台双卡录音机。一次是跟一位雍姓老师,去逛了一回。他去找情人,我去找刘安国。还有一次,是我从民勤回卡车,从临潭下车,吃了顿饭。这次来,听杨副校说,是临潭二中的老师!

  ●和雍姓老师那次,我是糊里糊涂,当了一回电灯泡。在卡车中学,我们两个,走得很近,常在一起喝酒跳舞。我只知道,他离过婚。他挂抹我时,只说在临潭谈了个对象,让我陪他去。到临潭,他去找他对象,我找刘安国。不料到晚上,我和刘安国聊天,他跑上来了,浑身上下的土,说是因为对象的事,跟人打了架!

  ●我那会儿年轻,也没多想。刘安国房间里有沙发,我们就挤的睡下了。第二天早上,吃过早点,他说要到他对象单位,告个别,就跟他一起去了。到他对象宿舍,3个人正说话,一位老者推门进来,二话不说,对着他的对象,就是几个耳刮子。见此情景,我们只好落荒而逃。出来后才知道,这位老者,就是姑娘的爹!

  ●临潭这地方,和别处不一样。别的县,就我所知,他的一中,都在县城内。而临潭则不同,一中却在新城镇。在县城的,是二中。新城镇,我去过一次。那时,我参加工作时间不长,学校组织我们,去和临潭一中交流。坐学校的卡车,比赛了一场篮球,一场足球。足球我们大败,篮球我们大胜。中午一人一碗炒面片!

  ●不过这个新城镇,很有名。它古称洪和城、洮州城,自秦、汉以来,就是古洮州政治、经经、文化、军事中心,地处临潭县中部,距县城35公里。新城,明洪武12年由西平侯沐英在三国侯和城遗址上扩建而成,城周9里,墙高9米。东西南北设四座瓮城,跨山连川,气势雄伟,时称洮州卫城,为唐番古道南路藏汉门户!

  ●人民网微博:近日,浙江杭州某小区,为防高空抛物,安装了47个摄像头,全部朝天。每个摄像头,可将整幢楼的窗户和阳台都包括进去,谁家扔东西,一看便知,且有特定角度,不会侵犯住户隐私。小区从交付到现在,高空抛物零发案。我说:只想说一句,当道德只能用摄像头来约束的时候,我们的未来,在哪里!

  ●下午6点,准时到哥家。上楼时,有个小插曲。我以为到了4楼,敲门,见门没锁上,只敲两下,就推开进去了。卫生间对面卧室里,有位女子,正在换鞋。她看着我,没说话。心里一动,哥哥家是不是又来了别的亲戚?往里走,突然发现,沙布摆放位置不对。一位老者和一位年轻人,坐在沙发上。走错了,赶紧道歉!

  ●我以为,孟姐夫他们已经到了。进门才知道,两点多的车没坐上,坐成了5点的。他们要到来,起码也到7点多啦!我调侃:本以为,我下班迟了。结果是该来的人没来,不该来的人,倒先来啦!嫂子做的,是黄焖鸡,另配几个小菜。还让哥哥去买了卤肉,说让我们下酒。嫂子问我:要不要擀碱面?我说:还是米饭吧!

  ●哥家这边楼上的工程,还在继续。上次我们家换下水管子,倒他们家吃了顿饭。工人们打眼的声音,吵得人六神不安。到家都几天了,那种吵音,还在脑海里久久不去。不过这次,工程到了另一边。工人们虽然在做工,却没有打眼声。他们这个小区,和东面小区合在了一起。南面平房拆光了,不知道修楼,还是绿化!

  ●7点了,嫂子说:鸡肉好了,就等着放洋芋了。不知道小孟他们,到哪里了?我说:若是5点的车,应该到薛百了吧!她打电话,却到楼底下啦!进门,孟姐夫感慨:今天的车,跑的真快!我说:我几次从金昌回来,也有这个感觉。下午的车,本身人少。这边路上,车也少。他们这次,是应五姐夫家的事,也领了孙子!

  ●人民网微博:6月18日,昆明一公交车上,一名四五岁的小朋友,挥拳打向他奶奶。2分多钟,打了老人8拳。小孩还称,我昨天学了跆拳道。车上乘客纷纷劝阻,并质问,你学跆拳道,是用来打你奶奶的吗?孩子无动于衷。专家说,家长应多教育、疏导。我说:奶奶管孙子。基本上发放任。没准儿,她还认为可爱呢!

  笔记自述:原生态笔记,手工碱面茄辣菜,油泼辣子油泼蒜。原生态笔记,沙米凉粉,手抓羊肉,全羊汤米面条,生萝卜丝。原生态笔记,珍子面契子,酸揪片子,苜蓿芽儿,沙葱,麻苣苣。原生态笔记,油饼卷粽子,手工酿皮子,山药饼饼子。原生态笔记,槐花布拉子,韭菜角角子。原生态笔记,五谷杂粮,纯绿色,接地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草根的日常杂碎(6月26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ygh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