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导入
各位小伙伴们,大家晚上好!
在正式开始之前,我先给你抛出一个问题:
有一天,你在电梯里偶遇领导,你有很重要的事情告诉他,但是电梯下行时间只有30秒,你很想抓住这个机会,让他记住你。
请问,你该怎么做呢?
这个问题留给你先思考,本次分享结束后,你可以告诉我答案哦!
好,我们正式开始。
01. 现象
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你滔滔不绝地说了很多,对方却给你一个“问号脸”:你到底要说什么?
开会时,你的报告洋洋洒洒几千字,大家都睡着了;
你辛辛苦苦地组织了一场活动,最后却发现漏洞百出。
…………
有没有?
这些情况都让你感觉到沮丧,是吧?
那么,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什么呢?
关键在于:你没有把事情“想清楚”,最后把话“说明白”。
所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结构思考力》这本书,让你思考更清晰,表达更有力。
02. 作者简介
这本书的作者是李忠秋老师。他是一位研究结构思考力的专家,并在2014年创办了结构思考力学院。他的另外一本畅销书叫《透过结构看世界》。
著名培训师王鹏程老师说:他的课程可以说是众多500强企业重复采购最高的一门课程。
这本书主要包含五个章节内容,这次我重点想和大家分享的是:
结构思考力的四个基本特征。
二. 分享正文
我们先来看一张图:
你会发现,结构思考力的四个特点分别是: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和逻辑递进。
简单点,就四个字:“论证类比”。
什么意思呢?
我们一一来解析:
01. “论”对应结论先行。
这个比较好理解。我们小学时候的老师就教育我们结论先行,总分总的结构。
和领导沟通的时候,必须要做到这一点。
王老师,今天我想花5分钟时间和你汇报一下上周的工作情况。
然后,开始你的论述。
这是结论先行。
02. “证”叫做以上统下。
你发现有些人跟你在说一件事情的时候,条理清晰,有理有据,你很容易被对方说服。
而有一些人没有任何依据支撑,不太可信对吧?
所以以上统下即上面有结论,下面有理由,结论能概括理由,理由能支撑结论,上下对应,这叫以上统下。
03. “类”对应归类分组,这是结构化的核心。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在公司或者政府单位,领导们在发言的时候,总喜欢以这样作为开头:
接下来,我来作3点总结。
2014年的G20峰会开幕会上,习近平发表讲话,提了3点建议:
第一,创新发展方式;
第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第三,完善全球经济治理。
领导们为什么对「3」这个数字这么情有独钟呢?
原来,「3」是一个非常神奇的数字:一点有点少,两点不够好,三点刚刚好。
例如床上三件套、结婚三大件、祖孙三代、一日三餐等等,三是一个特别稳定有力量的数字。
所以,当我们阐述一个事情的时候,不妨尝试重要的事情说3点。这样的话,你的归类表达会更加有力。
04. 最后一个“比”,也即逻辑递进。
我们常见的逻辑顺序有三个:
时间顺序,比如昨天、今天和明天。
重要性顺序,比如关键问题和次要问题。
结构顺序,比如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等。
三. 应用和总结
01. 应用
论证类比四个基本特征我们说完了,可能有一点抽象,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个例子:
有一天,小西子非常高兴,因为她同学给她介绍了一个男朋友。
我问小西子,你男朋友怎么样呢?
小西子说还没见呢!不过还不错,因为她同学这么给她说的:

我说:那小伙儿Emmm,确实很不错,但是,他哪儿好呢?
小西子回答不上来了。
如果用论证类比该怎么说呢?
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
有三条是关于外表的:帅、大高个、潇洒。
两条是关于待人的:人情味儿、和蔼可亲。
剩下三条是关于头脑的。
所以我们可以做出这三个分类。这是“类”的部分。
分好“类”之后,“比”呢?
“比”是顺序,这里面的顺序我们看,就没有那么重要了,可以随意来排序。
当我们做出“类”和“比”之后,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这是一个一表人才、待人亲切、才思敏捷的小伙儿。
这是“证”的部分。
最后,我们说:这么好的小伙,赶紧抓住!
这是“论”,结论部分。
所以,按照“论证类比”,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一张图:

所以小伙伴们,有一个观点分享给你们:给你30秒说不清一件事,给你30分钟,半天时间也未必能说清楚一件事,所以就看背后我们有没有一个清晰的逻辑。
那你就会问了,这样一个重要的核心理念,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
主要作用就是提高我们的思考和表达效率。
所以,当我们的表达是结构化的时候,听的那个人叫信息接收者,会特别舒服。同理,你的客户、你的领导、你的投资人,你想想看,你的表达是有结构的,对方会最短时间抓住你要表达的重点。
02. 得出结论:金字塔结构。

我们来看这张图,从上到下不断延伸,从下到上逐级支撑,画出来像一个金字塔一样,我们形象的把它称之为“金字塔结构”。
你会觉得它会像我们书的目录一样,其实还真不完全一样,你细看会发现,不管它每一个层级出现,都是一个观点。
什么意思?
换句话说,你可以在最短的时间把一件事说清说全,只是深入度不同而已。
比如说,面对领导,给你1秒钟,怎么说?直接说个结论就可以了。
那3秒钟、5秒钟呢?
你可以说第二层。
1分钟呢?
你可以说第三层。
半个小时呢?
没关系,下面每一层你都可以展开做一页PPT。
所以,开头的问题,30秒时间,我们只需要说一个结论就可以了。
好,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最短的时间内想把话说清楚,说服对方,我们讲了四个最重要的原则:论证类比。
论,结论先行,一次表达只支持一个观点,最好出现在开头。
证,以上统下,任何一层次思想都得是以下层次思想的概括总结。
类,归类分组,每一组思想都得是同一个范畴。
比,每一组思想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
所以,以后我们表达就可以尝试重要的事情说三点,因为背后隐藏的就是论证类比四个原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