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知识FOR THE BATTER ME自然科普
网瘾、性瘾、毒瘾,我们是如何上瘾的?

网瘾、性瘾、毒瘾,我们是如何上瘾的?

作者: 觉己 | 来源:发表于2017-05-31 23:44 被阅读1220次
    网瘾、性瘾、毒瘾,我们是如何上瘾的?

    我们的是非观总把“瘾”当做负面的、恐怖的、必须被除掉的毒瘤;而把“能力”当做是正面的、美好的、值得去做的事情。然而事实如下:

    第一,从生理学角度来说,“对某物上瘾的过程”和“对某能力习得的过程”并无二致;

    第二,“瘾”不等于“快感”,更不等于“快感的持续”,成瘾的过程伴随着快感的产生与消失;

    第三,“瘾”不是“强迫症”,没有任何人或事物强迫我们必须持续不断地做某事,它是一种大脑平衡状态,戒瘾是一个重新平衡的过程,也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

    第四,一旦成瘾,终身成瘾,任何的戒瘾都不能一劳永逸。

    我们是如何上瘾的?

    微信上瘾、游戏上瘾、烟瘾、酒瘾、牌瘾…这些都是我们常见的瘾。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我们可能不知道,也有可能避而不谈的瘾。比如自慰、色情片、性瘾,甚至恋物癖、易服癖……还有自残等等……

    也许你正在为戒不掉的烟酒、为停止不了的赌博苦恼;也许,你无法停止自慰、看色情片,即使身体每况愈下;也许你的心底藏着一种鲜为人知的瘾,自己却不敢承认……有一个很简单的成瘾过程模型,可以测试你是否上瘾:

    出于强迫或好奇而尝试如此;

    即便知道会有不良后果,仍然继续如此;

    无法控制自己如此;

    渴望如此;

    正如我以前提到过,很多人没有学习效率,不是因为没有掌握好的方法;相反,他们恰恰是过度注重方法论,而忽略了学习中最基础的东西:你自己,以及学习对象。这种现象对于试图戒瘾的人也是一样——人们往往过于注重寻求戒除方法,而从来都没有真正认识过“瘾”这种东西,也从未真正认识过自己。

    “瘾”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

    库立奇效应

    科学家在最初用大白鼠做了这样的实验:把4、5只处于发情期的母鼠和1只公鼠关在同一个封闭盒子当中。公鼠立即和所有母鼠交配,直到自己精疲力尽。这个时候母鼠们会继续向公鼠求欢,但公鼠几乎都一动不动。但当科学家们将新的母鼠放进盒子之后,公鼠立马变得精力充沛起来,开始和新母鼠交配。

    之后公鼠又萎靡不振,直到再次放入新的母鼠。如果这个实验不断进行下去,不知道公鼠会不会精尽而亡。

    这个实验被称为库立奇效应。

    也有研究者反过来考察库立奇效应在雌性动物身上是否也能一样,结果是肯定的。只不过程度低于雄性。

    所以库立奇效应的解释为:如果引入可受孕的新的伙伴,雄性和雌性动物都会表现出持续、高亢的性行为。

    是什么导致了库立奇效应的产生呢?多巴胺的分泌以及其对边缘系统的作用。

    我们为什么会有思想?为什么会有感觉?七情六欲从何而来?为什么身体部位能听从我们的使唤而行动?这源自于大脑中数千亿个神经细胞之间相互传递信息。神经细胞之间是由突触连接,突触之间的缝隙通过一种叫做“神经递质”的化学物质传递。而多巴胺就是其中一种神经递质。

    对于试验中的小白鼠来说,当发情的母鼠放入,刺激了多巴胺的分泌,交配的冲动由此产生;而交配行为完成后,多巴胺的分泌随之下降。此时的雄鼠便失去交配欲望。这就是为什么男性在行房之后还有一段时间的不应期,我们称为“贤者时间”。

    我们的有些基因进化得特别慢

    对于人的动物属性本身,我们需要通过生存和繁衍,将基因传给下一代,以保证种族的延续,以至于即便人类拥有了如此丰富的想象力,构造出了现实世界外的各种虚拟现实(见《人类简史》、《理想国》等著作),我们依然无法与原始的动物性抗衡,这种机制始终不断延续。

    要生存、繁衍,我们需要食物、性、爱、好奇……因此大脑总会在它认为适当的时候通过分泌一定量的多巴胺告诉你,你需要食物、你需要交配、你需要爱、你需要学习、你需要躲避危险……多巴胺释放得越多,你就某样事物的渴望就越大。

    另一个可怕但好玩儿的事情就是,每当我们遇到一样新鲜事物,多巴胺分泌会急剧上升。新的玩具、新的手机、新的旅游地、新的一切,都会刺激多巴胺大量分泌。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人喜欢在性爱过程中不断开启新世界的大门,比如角色扮演、捆绑、SM,甚至发展为可怖的冰恋;又比如为什么有的人对自慰有瘾可能还伴随着一定的恋物癖,甚至,还有其他各种不为人知的探索。

    当然,当多巴胺大量分泌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刺激被满足后,多巴胺的大量减少。这也解释了库立奇效应——交配过后的白鼠看到新放入的白鼠立即有了生殖冲动。随之而来的,就是大脑对更多多巴胺的期许。

    成瘾的过程是什么?

    当我们受到新的刺激,多巴胺急剧增加,直到通过一定行为,满足这一刺激,多巴胺又急剧下降。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更多的刺激来满足这种“饥饿感”,这种过程循环往复,造成我们对整个过程麻木,这一现象被称为“脱敏反应”。

    在此基础上,一旦有相应或类似的刺激出现,我们会比其他人更加敏感,因为大脑告诉我们,它能满足我们。这种回路如同学习过程中,神经元突触之间的联结不断强化直至牢固一样,形成无法抵抗的超级记忆,这一现象被称为“敏化反应”。

    在不断的刺激、脱敏和敏化过程中,我们的大脑前额叶功能退化(这是人与动物进化过程中所不一样的那一部分),最终无法控制我们的行为。甚至由于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我们会出现精神失常、紧张、神经衰弱、无法自控等症状。

    “瘾”在此形成。

    然而,我们到底应该通过什么方式去解决它呢?

    理论上来讲,我们应该让“敏化反应”变得不那么敏感,减弱这种刺激,同时增强控制力,也就是让退化的大脑前额叶皮层重新复苏。

    实践上来讲,有很多人在专业治疗师的指导下,通过认知和训练,完成了这一过程,从而脱离“瘾”的魔障,而有的人则不然。

    可怕的事实是,一旦成瘾,终身成瘾。正如一个学习过程形成一样。习得的行为,通过大脑神经元突触的不断强化,便很难去改变,被形成的瘾回路厚实坚韧,如同高速公路,给每一次诱惑打开了便利的通道。所以,“瘾”从理论上来讲,是无法真正被戒掉的。烟瘾、酒瘾、性瘾、毒瘾,目前所知的瘾都是如此。

    所以为什么很多看起来成功戒瘾的人,最终又重回成瘾魔障,无法自拔。

    如果你正要尝试某种瘾,三思;而如果你已经在某种瘾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明确认识到这种原理本身的存在。只有通过增强自制力和刻意弱化成瘾回路,才能让自己逃离死循环中。

    后记

    我在此文中对“瘾”的思考,是出于从成瘾过程来反思我们平常抵制诱惑的过程,以及学习新事物的过程。从头至尾充满对成瘾者的敬意,也包括我们自己。毕竟在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成瘾现象。

    我通过一些论坛找到一些成瘾者,也从一些国外网站上找到部分研究资料,发现,那些成功从“瘾”过程中解放出来的,在遇上好的治疗师的同时,非常正确而积极地摆正自己的位置。然而没有人能够保证他们不再重新沾染上令他们成瘾的东西。

    局外人不理解的是,他们为何如此不珍惜自己重生的机会。我很诚恳地说,他们比任何人都要珍惜重生的机会,然而,外界的环境极少主动去关心这些人,也包括那些心态极为不稳定的青少年。

    我见过一个性瘾者的论述,他非常清楚多巴胺及多巴胺受体的作用,也积极掌握自身成瘾的规律,并与之抗争8年。然而对普通人来说,再正常不过的新闻标题和图片,对他来说都是刺激,这不是他无中生有,因为这正是“敏化反应”的结果。如今没有道德约束和法律限制的新闻推送、社交网络中那些挑逗人的图片和视频,从没为他们考虑过这些刺激所带来的后果,更别提他们那些在成瘾方面认知不足的亲人和朋友,也因为自己不足的认知,把孩子的青春断送给杨永信们。更讽刺的是,那些声称要戒除别人网瘾、毒瘾的人,自己也或多或少有些瘾在身吧。

    另外,我试图总结那些成功摆脱魔障的戒瘾者的成功之道,发现这和学习的过程如出一辙,那些没能摆脱魔障的人与那些没能学好知识与技能的人一样,如同生命的观众,似乎这些事情与自己并没有任何关系。他们四处求方法,正如很多人四处求医解救自己的“瘾”。而摆脱了的人,从来都将自己置身其中,不是被动等待他人来治疗自己,而是通过认知、学习、实践进行自救。同样,那些拥有极强学习能力的人从来都将自己作为主体,发掘、认知、收集、整理,完成整个学习过程。这个过程中,不论是治疗师、老师、朋友、亲人等等,都是辅助。

    天助自助者,“瘾”如此,学如此,事事如此。

    我是高毅,我们生来带着疑问,很多事情想不清楚。恋爱中的迷茫、工作中的压力、亲情中的矛盾、人生的意义……与其胡思乱想,不如自己去找答案。你说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网瘾、性瘾、毒瘾,我们是如何上瘾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ahs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