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小玉是一个善良、心思细腻的姑娘。最近,她所在的事业单位面临转型,办业务的客户自然少了许多,原先,一个班三个人的工作量,如今一个班只需要一个人就足以搞定了。
于是,领导重新调整安排了工作,在减少每组成员数的同时,增设了一个随机调动的机动班。顾名思义,机动班里的成员哪里需要就得去哪里。
一天,轮到小玉上机动班,这一天来办业务的客户并不多,看着同事小A一直都得心应手,不慌不忙的工作着,小玉觉着自己也不能这么白白闲着,却也暂时找不到该做些什么,要不要过去帮忙的想法一直让她纠结着。
因为她知道,这涉及到个人钱财收入问题。工资奖金是按劳分配的,如果过去帮忙,岂不是直接减少小A的工作量,从而影响到她的收入而落得个讨人嫌呢?
而如果不去帮忙,又会不会被戴上“游手好闲”、“甩手掌柜”的帽子?
在这样的纠结中,小玉最终还是选择了,在确保小A一个人能应付过来的情况下,随便做些不涉及同事利益的事情。
然而,这种看似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往往不仅不能得到一星半点的感激,反而更容易遭来劈头盖脸的埋怨。
因为,这所谓的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这所谓的关心和照顾,仅仅只是你的自以为是,其实,别人往往并不需要。
最终,小玉等来了领导的告诫:你去帮帮小A吧,她说她一个人应付着,压力有点大。
你是否也曾经遇到过这样的委屈?你以为的自己不愿去分同事那杯羹的好心,在同事看来却仅仅只是在偷懒;你以为的自己落落大方的与人为乐式的照顾,在别人心里却仅仅只是在添堵。
这让我突然想起前天发生的一件短暂的不愉快的事情,被一个群的群主移出群聊。
说它是短暂的不愉快是因为,我没有像曾经在遭遇类似这种不惹人喜欢或不受人欢迎的体验时,被歇斯底里的失落感吞噬而多愁善感,甚至耿耿于怀很久,相反,我很快释然了。
回想当初,我加入这个群本来是出于对群主的好奇,进来玩玩,后来发现是比较常见的互相激励的学习群,大家每天把自己当日完成的事情或者每日感想分享到群里签到,我对这个没什么兴趣,所以在群里只是默默的潜水,而且已经加了一个类似的群,所以也一度想过要退出这个群,但每次抬头看看总共才不到二十人的群聊人数,我又自以为是的怕自己的退出会伤了群主的心。
就好像一个贪玩的男孩子,完全凭着自己那份感觉而莽撞的闯进了一个认真对待生活,满满正能量的少女心中,却很快发现这样的女子并不适合自己,想要离开却犹豫不决,怕自己的离去会伤了女孩的心一样。(哈哈,看来这辈子当不了花心大萝卜)
现在看来真的是我多虑了,我以为我在群里可以为群主壮壮队伍,充充人数,却不曾料到可能早已是群主眼中拖后腿的反面教材。
并不是群主无情,只是我没有找到真正的方式,帮助他壮队伍,充人数。他要的是每天都要按照群规说的那样,每日打卡签到,而我仅仅只是把自己的微信头像放在群里,以为这样就做到支持了,却从没有打过一次卡签过一次到。
那个群主只是在努力经营自己的社群,清除我这种不利于群发展的"异己",无可厚非,况且这,都是我们想要的结果,与他与我都是有益的。
或许,我们都曾这样,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我们的某种存在对别人来说是一种支持的力量,甚至在觉得累的时候,仍傻傻的坚守着这份支持的力量,总是觉得自己背负着某种责任,总觉得自己要顾及他人的感受,却不自知其实是在一次次扮演着自恋者的角色,到最后,只会在一次次惨遇自己糟糕的一面时,而顾影自怜,最后落得自己累他人烦的下场。
现在回望过去,常常会有恍然大悟之感。在某件事情上的你我双方,当你觉得疲惫不堪而想退出的时候,没准儿对方也早已坚守着熬了好久,当你觉得自己那么用心的顾及他人的感受,觉得用心之深感动了自己时,其实也只感动了自己。
在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太多的人和太多的事,我们可以为了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去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去多多照顾别人的感受,帮助身陷囹圄的人。但是,我们不要被"利他主义"绑架,一味的去照顾别人的感受。
不妨学着收敛起自己那份廉价的热心,不再轻易说出自己浅薄的建议。
因为,你以为的帮助,仅仅只是你在自以为是,往往并不是他想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