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取次花丛懒回顾民国那些爱情往事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熊希龄与毛彦文—《你给我余生温暖,我还你现世安稳。》

熊希龄与毛彦文—《你给我余生温暖,我还你现世安稳。》

作者: 特立独行的猪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6-03-23 16:15 被阅读1378次
熊希龄与毛彦文

上文我们说了吴宓与毛彦文的往事,因为吴宓的浪荡和迟疑让毛彦文不知所措,最后失望的她决定答应熊希龄的求婚,那毛彦文与熊希龄又是如何相识的呢,这里面还是有些故事的,毛彦文的家世我们在上一篇幅说过了,那这里就点一下熊希龄的生平。

熊希龄,一八七零年七月二十三日出生于湖南湘西凤凰县,地名是不是很熟,对,沈从文的故乡也是凤凰,所以,熊希龄、沈从文、陈渠珍被称为“ 凤凰三杰” ,熊希龄的名字大家也许都不熟悉,但去过凤凰的人都会去他的故居看看,熊希龄家境很好,三代从军,但他的父亲熊兆祥还是希望家里的孩子是从文济世,熊希龄也一直在这条路上狂奔,后来的他选择从政,官至民国政府总理。

熊希龄

在熊希龄的生命中,一共出现了三个女人,原配夫人廖氏、续弦夫人朱其慧、还有就是我们要特意讲讲的毛彦文,其中廖氏婚后不久染上肺病,与一八九五年去世,续弦夫人朱其慧也是个大才女,她的哥哥朱其懿是熊希龄的恩师,朱其慧与熊希龄因同在沅水校经堂念书,两人就有了交往的机会,正好朱其懿是书院的院长,也有意在众多的青年才俊中为妹妹寻找如意郎君,那时候拼颜值还不是最主要的,主要是拼才华,所以就拟对联来选才,上联是:

“ 养数盘花,操春秋消息。”

这一下可不得了,小伙都跃跃欲试,一时间下联满天飞,但都不是朱其慧想要的答案,这时候熊希龄也知晓此事,本来他倒不是有意高攀,只是觉得同学们都对的太烂,有损尊严,于是他来对了下联:

“ 凿一池水,窥天地盈虚。”

于是,这下联就被朱其懿看中,直呼此子前途不可限量,朱其慧也心服,朱其懿也向熊希龄透露对联的真实用意,希望与其妹结秦晋之好,这下可把熊希龄吓到了,没想到后面居然是这样一招,但他也没有拒绝,于是熊希龄与朱其慧开始往来,内心的不自信他还是向朱其慧表达出来:

“ 我本不敢高攀,却柳已成荫,只怕贤妹失望。”

“ 仁兄之才,小妹早已心中有数,愿与君同尝甘苦,就像这溪水永不回头。”

一言定情,两人总结秦晋之好,婚后生活也是感情融洽,但天不假年,在朱其慧生下第三个小孩之后,就病疾缠身卧床不起,最终去世。熊希龄悲痛万分,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为了表示怀念,他开始蓄长须,持手杖,从此致力于慈善教育事业。

顺便说一下,朱其懿还有一个女儿叫朱濂,后来也跟着熊希龄一家去往北京居住,后来朱濂嫁给了一个叫周诒铣的律师,婚前周诒铣有一个女儿叫周树奇,在周诒铣去世后,周树奇也就跟着继母朱濂住进了熊希龄家里,后来周树奇在熊希龄的战时儿童保育会湖南分会任保育主任,继母朱濂任湖南第三保育院院长,在一九四零年的时候,周树奇遇见了大学生易庭源,两人相遇相爱,并且结婚,说了这么多,只是说一句话,周树奇和易庭源有一个儿子,就是当代历史学者—易中天,也就是说民国总理熊希龄是易中天的继外婆的姑父。

易中天

熊希龄也许自叹此生只能是孤独终老了,是不会想到往后自己还能再有一段姻缘,还能遇见一位才情颇为自负的女子—毛彦文。那熊希龄与毛彦文原本八杆子打不着的人,又是怎么会走到一起的呢。

原来是在一九一九年的时候,毛彦文在南京金陵女子大学念书时,有个玩得比较好的同学叫熊芷,这个熊芷是比较欣赏毛彦文的,她的友善、她的性情让熊芷很是喜欢,尽管那时候毛彦文和表哥朱君毅早已订婚,只是这时候朱君毅人在海外,这些事情我们在上面篇幅已经讲过。

后来发生变化的是朱君毅回国之后,表示要退婚,一是他自己见识到了国外生活的风花雪月对毛彦文已经审美疲劳,二是看着毛彦文活跃在各种学生团体社会活动中,朱君毅不喜欢这样的毛彦文,最后朱君毅以近亲结婚有害下一代健康为由必须退婚,尽管毛彦文一再挽留也是无效,哪怕后来去找朱君毅的清华好友吴宓前去说情也徒劳,朱君毅是铁了心要退婚,最终两人以还是退婚,退婚这事对毛彦文打击非常大,她自己说道:

“ 我自幼至青年,二十余年来只爱你一人,不,只认识一个男人,这个人是我的上帝,我的生命,我的一切,现在你竟如此无情,所有对你美丽的幻想,完全毁灭, 我感到自身已无存在的必要,我全部身心崩溃了。”

尽管退婚之后,吴宓义无反顾的追求毛彦文,还不惜与自己的妻子陈心一离婚,这件事想看详情请翻上文,在此不累述。就在吴宓摇摆不定,毛彦文丧失等待信心的时候,毛彦文的同学熊芷就邀请毛彦文去她们家玩,顺便散散心,在熊芷家,毛彦文又碰到了另一个女人,那就是朱曦,这个朱曦就是熊希龄第二任妻子朱其慧的侄女,她和毛彦文的关系也很好。

毛彦文

而之前讲过的熊芷,就是熊希龄的女儿,毛彦文在与熊家人交往的过程中,就发现这一家人都非常正直有才情,在去过香山慈幼院参观之后,对担任过民国政府总理的熊希龄的人格和事业颇为钦佩,也对他目前的婚姻遭遇表示同情,这时候熊希龄正致力办他的慈善教育事业,对婚姻这事已经是看得淡了许多,顺带说一下,熊家还有个女家庭教师叫高青子,曾经有一个人去熊家拜访熊希龄的时候遇见了她,从此欲罢不能,两人一度打得火热闹得满城风雨,那个去熊家拜访的人叫沈从文,欲知详情,可翻旧闻,不谢。

但朱曦在一旁看着毛彦文,心里开始有了一个念头,就是希望姑父熊希龄能与毛彦文结秦晋之好,一是老来生活有人照料,而是慈善教育事业也需要有人帮助,而眼前的毛彦文正好是一个合适的人选,说着朱曦就开始行动,一方面说服熊希龄续弦再娶,而熊希龄自从见过毛彦文之后,对这位女子倒也甚是喜欢,难免也心动了起来,最后,鼓起勇气想毛彦文写了一封求婚信。朱曦也同时采取行动,去找到毛彦文说了这件事,吓得毛彦文直呼不可:

“ 这怎么可以?辈分不同,你的姑父我称老伯,再说年龄也相差太多。”

但熊家人并没放弃,后来熊希龄还亲自去跟毛彦文坦白,但毛彦文依旧是不能肯定的答复,后来熊希龄的女儿也是毛彦文的好友熊芷从北京赶到上海,这时候熊芷怀五六个月的身孕,实属不易,熊芷深情的对毛彦文说:

“ 您可怜可怜我吧,看我这样大肚子由北平赶来上海,多么辛苦。我是来欢迎您加入我们的家庭的。”

这下弄得毛彦文手足无措,左右为难,她想起了表哥朱君毅的绝情,对婚姻有了极度的恐惧:

“ 有了这个惨酷的经验,我对于婚事具有极大戒心,遗志久延不决。青春逝去,年越三十许,不能不找一归宿。”

这时候毛彦文正和吴宓闹得鸡飞狗跳,吴宓另寻新欢的事让毛彦文很是懊恼,甚至是失望,毛彦文此时对于另一半的要求就变得很低了,就是对方真诚就好,她还把熊希龄追求自己的事告诉了母亲,征求她老人家的意见,她母亲倒是觉得年龄不是太大的问题,由她自己做主。

“ 当时反常心理告诉我,长我几乎一倍的长者,将永不变心,也不会考虑年龄,况且熊氏慈祥体贴,托以终身,不致有中途仳离的危险。”

毛彦文算是爱怕了,从表哥朱君毅的绝情到吴宓的浪荡,她发现男人纵有才华一身家缠万贯心不在你这里都是白搭,婚姻过日子要找的人必须是能给自己安稳生活,对自己负责的男人,不会变心,这是毛彦文最大的期盼。

吴宓

当时很多人说毛彦文是看中了熊希龄的权势和财产,这就有点无理头了,熊希龄已经是退出政坛许多年,而且财产也都分给了两个女儿,剩余的钱全部花在了慈善教育事业上,并没有多少余钱。

一九三五年二月九日,熊希龄与毛彦文在上海举行婚礼,宾朋满座,章士钊、杜月笙、吴铁成、梅兰芳等各界大腕纷纷到场祝贺,可谓是风光。

这一年,熊希龄六十六岁,毛彦文三十七岁。

熊希龄在婚礼上十分高兴,也对毛彦文甚是感激,于是他忍不住赋诗一首:

“ 世事蹉回首,觉年年饱经忧患,病容消瘦。

 我欲寻求新生命,惟有精神奋斗。

 渐转运,春回枯柳。

 楼外江山如此好,有神针细把鸳鸯绣。

  黄歇浦,共携手。”

除了熊希龄自己兴致很高,在场的文人雅士也争相毛彦文风采,也有人送对联。

“ 以近古稀之年,奏凤求凰之曲,九九月成,恰好三三行满;

  探朱其慧之慧,睹毛彦文之文,双双如愿,谁云六六无能。”

连当时的《申报》有这样的报道:

“ 前国务总理熊希龄氏,现年六十六岁,悼亡四载,昨日下午三时,借慕尔堂与毛彦文女士行婚礼。毛女士为留美女学生,任大学教授,芳龄三十有八,红颜白发,韵事流传,沪上闻人咸往道贺,汽车塞途,极一时之盛。”​

熊希龄与慈幼院的孩子们

婚前毛彦文提出要求,那就是熊希龄要剃须弃杖,熊希龄欣喜答应,的确,熊希龄与毛彦文婚后生活安稳,据说两个人形影不离,熊希龄极度依赖毛彦文,一分钟看不见毛彦文,就要着急,关于这点毛彦文也回忆道:

“ 我们整天厮守在一起,要是没有看见我,便要呼唤,非要我在他身旁不可,终日缱绻不腻,彼此有说不完的话,此种浓情蜜意少年夫妻亦不过如此。”

那毛彦文最终是如何愿意答应熊希龄的求婚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毛彦文很认同熊希龄在慈善教育事业上做得努力,她觉得这件事情很伟大,她愿意和熊希龄一起做好,这是打动毛彦文的很大一点,就连熊希龄自己也说:

“ 新娘本叫我老伯的,这回我向她求婚,她还以辈分不同为推托,我们的结合,完全为事业。”

无论在生活上还是事业上,毛彦文都给了熊希龄相当大的帮助,但好景不长,两年后的一九三七年,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熊希龄只能举家南下,从香港绕广州到湖南,同时还要负责香山慈幼院迁址并设立湖南芷江和广西柳州两个分院,这些事情已经耗尽了熊希龄最后的力气,中十二月十八日抵达香港时,熊希龄突发脑病,于二十五日病逝于香港。

熊希龄

国民政府为熊希龄举行了国葬,可谓是哀荣备至。

此后的毛彦文悲痛欲绝,也没有与吴宓再也牵连,选择了孤独终老,一九四九之后,毛彦文去往台湾,在她的回忆录《往事》里,写了许多关于熊希龄的事情,尽管两人只有三年不到的相处时光,晚年曾有记者采访,她因为耳聋,很大声地问:“ 你是熊希龄的亲戚吗? ”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十日,毛彦文病逝家中,享年一百零一岁。

毛彦文对熊希龄谈不上爱,更多是温情,她与熊希龄朝夕相处的日子不过短短三年,但熊希龄却在她的生命中占据了大多,毛彦文与熊希龄就像孙多慈与许绍棣一样,都是在爱过无果之后的选择,但她们生命中的那个男人都给了她们现世安稳,熊希龄对毛彦文是如此,许绍棣对孙多慈也是一样,足够的疼爱和宽容。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遇到吴宓和徐悲鸿这样的男人,他给你最好的时光和热情,给你最大的疯狂和爱恋,但一旦说到婚姻和生活,他们就选择了犹豫,其实就是,不够爱你,不够爱才会迟疑,不够爱才会有借口离开,年轻的我们 ,容易把感动当成爱情, 也容易把过客当成挚爱。

下一篇:《杨晦与文树新》

相关文章

  • 熊希龄与毛彦文—《你给我余生温暖,我还你现世安稳。》

    上文我们说了吴宓与毛彦文的往事,因为吴宓的浪荡和迟疑让毛彦文不知所措,最后失望的她决定答应熊希龄的求婚,那毛彦文与...

  • 民国笑谈:熊希龄与毛彦文

    民国笑谈:熊希龄与毛彦文 张小笨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誉来毁亦随之。少年得志,往往后半生多舛。湘西熊希龄也就是这么...

  • 【诗歌专栏】|给我天空,还你云朵

    给我天空,还你云朵 文/红果果 - ◎给我天空,还你云朵 ——你给我天空,我还你云朵;你给我夕阳,我还你彩虹;你给...

  • 熊希龄理财奉天

    有关熊希龄的江湖“谐闻”不少。 比如他66岁时迎娶33岁的“海归”毛彦文。 那是1935年从政界到新闻界的轰动全国...

  • 老夫少妻熊希龄

    曾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的熊希龄,在自己66岁那年又当了一回新郎。这次娶的新娘名叫毛彦文,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是正经...

  • 军礼献祖国

    是你给我现世安稳 用五千年文化武装我的头脑 九年义务教育让我走出大山 让我不在迷茫无知 是你给我追求理想的勇气 和...

  • 往后余生

    我把江山还你 往后余生 你自有你的天地

  • 巴金与萧珊—《你许我岁月静好,我还你现世安稳。》

    巴金是现代著名文学家,他的文字时而热烈时而低沉,但都充满着真诚,从年少时读他的散文到长篇小说,那种时过境迁带来的愉...

  • 岁月虽静好 现世并不安稳

    文/原创,野草呀 图/手摄 《岁月静好 现世安稳》该有着怎样经历的人,才能起得出这么温暖的名字。 ...

  • 《我用余生还你》目录

    《我用余生还你》第一章 尘封的往事 《我用余生还你》第二章 大祸将至 《我用余生还你》第三章 黑暗世界 《我用余生...

网友评论

  • 你喜欢的蓝:只求现世安稳
  • 高嘉缕:容易把爱情当做爱情,也容易把过客当成挚爱= ̄ω ̄=
  • d5a51e0df6f7:现世安稳...
  • ele123:最近是不是掉粉啦~评论好少~占个坑吧~
  • 劣子:1.“那熊希龄与毛彦文原本大杆子打不着的人”中的“大”应改为“八”。
    2.熊希龄的家族庞大,他自己是易中天的继外婆的姑父,而女家庭教师高青子和沈从文的爱情则闹得满城风雨,我只能叹一句:贵圈真乱啊!
    3.毛彦文的这一生真的是孤苦啊,先是被自己爱了二十多年的表哥朱君毅给抛弃了,后来又碰上了激情四射因她而离婚的吴宓,最后单身到三十七岁才和熊希龄因为慈善事业而结婚。没料到婚后不到三年,熊希龄却因操劳过度离去了,于是她自己又孤身一人度过了后半辈子。
    民国的才女虽很多都有才,出众,但在情场上却各种不顺,直到最后自己孤孤单单度过一生。
    4.喜欢最后一段,尤其是这一句:
    年轻的我们 ,容易把感动当成爱情, 也容易把过客当成挚爱。

本文标题:熊希龄与毛彦文—《你给我余生温暖,我还你现世安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azk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