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人人都是媒体人的时代,流量是一个很关键的出发点。《流量池》这本书一开始就给人营造了资本控制下,传统行业所面临的行业转型。
流量即市场。最开始的流量就是线下门店;互联网出现后,又涌出了线上流量,电商风靡,生意如火如荼,线下行业一时受到了严重冲击。但是随着资本的垄断,单独的线上或者线下已经不能满足发展需求。从而衍生出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
合理利用流量,合理实现转化。就比如书中提到,当前的营销已经分成两个流派:品牌流和效果流。就比如百雀羚的文案《时间的故人》,文案写的非常好,阅读量高达300万,然而实际转化率不到0.00008,也就是说投入和收货完全不成比例。作为俗人认为以现在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式,像这样的品牌适当的做些转化其实是必要的。例如当年的手机龙头诺基亚等,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而小品牌可以适当的在传统广告上投放,加大品牌知名度。品效合一,是更好地选择。
“定位对于品牌可能是灵魂的注入,让品牌有了与众不同的目标、愿景和能够在市场上立足的基础”。书中讲到了最犀利有效的三种定位。对立型定位:与对手显著差异化定位,适合市场已经相对饱和、后发创业的品牌。USP定位:集中强调产品具体的特殊功效和利益,是一种物理型定位。升维定位:同样是竞争,不跟竞争对手在同一概念下进行差异化纠缠,而是直接升级到一个更高的维度,创造新的蓝海品类市场。读完这三种定位的有效案例,总让人醍醐灌顶,但是实际操作的话还需很多次磨练与尝试,需要团队之间的不断沟通。
如今的社会发展更注重简约与人性化,在实现一些产品定位如何做到这些其实很难。既要有独特性,又要朗朗上口。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所以产品定位很重要,众口难调的情况下,目标用户群认可就行。
问题:高端大品牌到底要不要自降身份进行文末效果转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