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方式能够疗愈人内心深处隐秘的伤痛,突破愤怒、沮丧以及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用不带伤害对方的方式来化解人际之间的冲突,建立和谐。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的作者是马歇尔·卢森堡(美)。他发现并多次实验证明,以一种非暴力的沟通方式可以调停人与人之间存在的严重沟通问题,从而达到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
2006年卢森堡博士获得了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以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多次调和了众多世界范围内的冲突和争端。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卢森堡博士喜欢到处做调停,比如美国的黑帮打仗,他以非暴力沟通方式去沟通调停,然而成功了。
作者有一个让人非常震撼的事例!作为一个美国人,他敢去巴勒斯坦演讲,那个时候的巴勒斯坦是非常恨美国人的。当他正讲到这个话题的时候,他注意到听众当中窃窃私语,此刻在他旁边的翻译人员提醒他,这些人已经发现了他是个美国人。
一位男子突然站了起来冲他喊道:“杀人犯!”接着许多人立即站起来随声附和,冲他大喊,开始骂他。翻译劝他赶紧走,这些人的手上都有枪。卢森堡博士不但没有走,还在台上与他们展开非暴力沟通。
当台下的人凶喊着要他滚出去的时候,卢森堡博士说:“你生气是因为你想要我的政府改变它使用资源的方式吗?”
对方为什么这么生气?于是便开始猜想和问对方原因。
他说:“天杀的,我当然生气!你以为我们需要催泪弹?我们需要的是排水管,不是你们的催泪弹!我们需要房子!我们需要建立自己的国家!”
我:“所以,你很愤怒,你想要一些支持来改善生活条件并在政治上独立?”他:“你知道我们带着小孩在这里住27年是什么感受吗?你对我们长期以来的生活有一点点认识吗?”
对方用话语去发泄积攒的怒气是你平时很难体会到的。
我:“听起来,你感到绝望。你想知道,我或别人是不是能够真正了解沟里玩耍!他的教室里没有书!你见过没有书的学校吗?”“我注意到,你在这里培养孩子,是多么地痛苦!你想告诉我,你所要的正是所有父母想给孩子的--好的教育,以及健康的环境来让他们成长......"
这是在给对方传达内心想法时做出的反应。
他:“不错,这些是基本的。人权--你们美国人不是说这是人权吗?何不让更多的美国人来这里看看你们给这里带来了什么样的人权!”
我:“你是希望更多的美国人了解你们巨大的痛苦,并意识到我们政治活动的后果吗?”
你会发现,卢森堡博士与他的对话当中,没有带任何批判的话语,而是明确的讲出对方的感受,领会了对方的意思,这时对方的情绪得到了好转。
然后大家愿意听他讲来难民营是为了讲解非暴力沟通能够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最后演讲结束的时候,这个巴基斯坦还请卢森堡博士到他家里吃饭。
非暴力沟通在很多情况下,是可以帮助我们的。说专业一些,是一套标准化的东西。
浓缩书中的方式,给大家讲解一下。
当对方所做的事没有照你心里所想的那样去做,对方说话,或者办事方式是你觉得无法理解而感到愤怒,这时去给对方一拳,让他听你的,这算不算无理的行为呢?
很多人都没告诉对方自己内心的感受和需求,而是以暴力的语言去责怪、批判。
例如:老公喝了酒回到家里,老婆闻到了老公身上的酒味便吼:“你再喝酒干脆死算了!”
而老公懵逼啊:“喝了点酒怎么了,至于吗生那么大的气让我死。”
我们就是不直接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而是发泄情绪。发泄就是不满,不满的同时也会造成批判和对他人的限制,潜在意思是我觉得你不对。那么有限制有压迫就有反抗!
如果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不想去做,那么他就太过分了!有的同学就不写作业,我就不写!如果有人开车冲到我前面,那么他就是混蛋!同样我们达不到自己所期待的,也会觉得自己有毛病。
我们只盯着眼前的不满去发泄去评判,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其实这也就是好好说话,当我们对事极其不满意,多数人都会发泄情绪,这种情绪蒙蔽了我们的大脑,而恰恰这个时候,我们正需要冷静下来分析和好好沟通。
非暴力沟通也告诉我们有时候要学会示弱,越是冰火两重天的时候,越是要冷静下来好好想想,才有更大的把握解决问题。
非暴力沟通方式能够疗愈人内心深处隐秘的伤痛,突破愤怒、沮丧以及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用不带伤害对方的方式来化解人际之间的冲突,建立和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