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评:红楼梦人物15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3-03-14 06:23 被阅读0次
品评:红楼梦人物15
敏感多疑——林黛玉的“小性儿”

林黛玉的敏感多疑,在送宫花这一情节上表露无遗。而她那随手的一抛,随口的一句更显示出她对于自己寄居的身份、在主家不受重视的在意,以及她不愿意受人施舍的心态。(第七回)而且,黛玉受不得别人拿她来和戏子比较。闲聊调侃的一句玩笑,却让黛玉怒意横生,很是吵闹了一番。她疑心别人在内心轻贱她飘零无依的身份,强硬地维护自己的尊严。(第二十二回)

黛玉是宝玉的知己,两人在情感上是志同道合的。只是在宝玉挨打以旧帕相赠之前,黛玉对两人之间青梅竹马的感情,一直是不自信的。她尊重宝玉,倾慕宝玉,把宝玉视作自己的知己和同道。同时,她也期待,宝玉也能这样看待自己。但是,黛玉对从小厮混在脂粉堆里的宝玉,并无十足的信心。她并不能确定,宝玉是否也真的将自己视作知己和同道,像自己尊重他一样,他也能平等地看待自己。

所以,林黛玉对宝玉的任何轻慢和忽视,都表现出十分的愤怒。因为她猜疑,宝玉慢待自己,不尊重自己。宝玉的无心之语,无心之失,往往会引来黛玉的伤心难过。往往是两个人大闹一场,结果以宝玉的赔不是收场。

一次黛玉疑心宝玉把荷包给了别人,一气之下,将马上要做好的荷包也剪了去。这就是黛玉无法忍受宝玉对自己所赠之物的轻慢之心。(第十七、十八回)第二十九回中只因些许误会、丁点猜疑,本是互相担心的两人却是着实吵闹得惊天动地。(第二十九回)还有一次,西个人赔不是赔来赔去,闹得连一向宽和的宝钗都看不下去了,出言讥讽二人。(第三十回)

由此看来,林黛玉的确敏感多疑,好使小性儿,但这源自于她的自尊与真实。

孤标傲世——林黛玉的清高

黛玉是孤傲清高的,正如她在《问菊》中所言“孤标傲世偕谁隐”,这正是她自己的真实写照。黛玉就是那世外仙姝,不落入凡尘俗世之中。她既不愿也不屑在凡俗事务中纠缠,只遗世独立,冷眼旁观。她不愿与世相俯仰,只停留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中。有时看起来,这似乎有些不近人情。因而王夫人在金钏死后,需要准备入殓的新衣时,才会有那样一番感慨。

在王夫人眼中,黛玉是个有心之人,不如宝钗那般宽容大度,但是黛玉似乎并不是很在意这些。所以在贾府众多事务当中,几乎是看不到黛玉的身影的。她也从不对经济事务有什么样的态度和看法。

她只像她的《葬花吟》中所说的那样“质本洁来还洁去”,像她在《咏白海棠》中说的那样“限冰为士玉为盆”,像她在《问菊》中说的那样“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林黛玉的清高,就像她潇湘馆里的竹子,有节有品,独立于世外,不为尘世所累。

相关文章

  • 品评:红楼梦人物1

    《红楼梦》人物之贾母 贾母,又称史老太君,贾府上下尊称她为“老太太”、“老祖宗”,是《红楼梦》中的主要角色之一,娘...

  • 品评:红楼梦人物3

    《红楼梦》人物之巧姐 贾巧姐为金陵十二钗之一,是荣国府王熙凤与贾琏之女。巧姐由于年纪幼小,在书中出场不多。她生日七...

  • 品评:红楼梦人物5

    再论《红楼梦》人物之王熙凤① 王熙凤有一种支柱作用,一种艺术结构上的、艺术机体意义上的聚焦的、辐射的作用。《红楼梦...

  • 品评:红楼梦人物6

    再论《红楼梦》人物之王熙凤② 《红楼梦》一面无情地揭发凤姐一切罪行,并不遗余力地刻画出她独断独行、不恤人言、不顾后...

  • 品评:红楼梦人物2

    《红楼梦》人物之王夫人 王夫人是《红楼梦》中登场的虚拟人物,她是贾珠、贾元春、贾宝玉之母,贾政之妻,是王熙凤的姑姑...

  • 品评:红楼梦人物4

    《红楼梦》人物之李纨 李纨是曹雪芹所著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字宫裁。她是荣国府长孙贾珠之妻...

  • 【112】孙策:此吾之萧何也

    文人雅士惹人倾慕,要说名士风流,品评起人物来也是不留颜面。魏国见识了自称狂病的弥衡,蜀国见识了廖立品评蜀中人物,吴...

  • 单田芳先生的艺术人生

    9月15日,单田芳先生的追悼会在京举行,人们的心情无比沉重。 《人物周刊》在一篇名为“单田芳:品评天下的曲艺泰斗”...

  • 世说新语044|赏誉(一)

    赏誉指鉴赏并赞誉人物。魏晋时期盛行对人物的品评,品评是士大夫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赏誉》是《世说新语》第八门,共1...

  • 陪伴营|我读《世说新语》09——赏誉第八

    《世说新语》中第八篇叫《赏誉第八》,一共156个小故事。 赏誉指赏识并赞美人物,这是品评人物的风气所形成的。品评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品评:红楼梦人物1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bnq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