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要提高孩子作文水平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进行阅读的积累和练笔的提升,从而得到提高写作的能力,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谈一谈如何让孩子爱上写作:
一,坚持写
很多孩子害怕写作文,一提起写作文,大多数孩子会哭丧着脸说:“老师,我不会写,”或者是“老师,我没什么东西可写。”我分析了一下原因有三:
1,孩子平时写的很少,只有作文课的时候写那么几次,一学期也就写7、8篇;
2,老师平时不擅长写文,对学生指导的较少;
基于这种情况,我要求我班孩子每天坚持写日记,从周一到周五每天一篇,周末自愿,字数要求不低于350字,刚开始几天还能写的出来,大约过了一周左右,孩子们就犯难了,好多孩子坐在那愣半天也写不出来一个字,这时我会让孩子们读会书再写或者是把自己一天的经历写出来。
之所以让孩子坚持写日记,原因是我在坚持每天写文,可以说在我写的这一段时间里,也有不少的收获,孩子们之所以写作文写不出来,是因为平时缺少观察,写文时间长了,会发现素材更容易找到了,比如:我们观察窗外的竹子时,静止时的竹叶和风吹动时的竹叶有什么不同;晴天时的竹叶和下雨时的竹叶又有什么不同;还有不同时期的竹叶变化……其实平时的我们学会了观察,会发现生活中的素材其实很多。当我们的文章写的越来越多时,这时灵感就会悄悄的来找我们。
关于灵感还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只要进入书写状态,所谓的灵感便如泉涌般源源不绝,所以当孩子在下笔前若是处于发呆状况,那么我们应该尽量鼓励或引导他先动笔,等他进入写作后,便尽可能地别打断他,即使遇到不会写的汉字,也告诉他写注音无妨,等最后文章完成时,再询问或查字典补上即可,所以孩子们写文时要一气呵成。
二、坚持读
孩子们之所以不想写、不会写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读书少,所以我们要倡导学生多读书。所以从三年级时我就要求孩子们看书,共读书目有《窗边的小豆豆》、《尼鹅斯骑鹅旅行记》、《佐贺的超级阿嬷》……在孩子们看完书后,我会让同学之间分享一下他们认为有意思的部分,比如在看完《佐贺的超级阿嬷》时,我让孩子们分享书中的精彩内容:
三、及时反馈
孩子们写完后我会及时批改,对于字数达标,内容充实通顺而且句子里有一些好词好句的同学,我会给他打上五颗星,并画一个“赞”的图片,稍微差一些的我会打上三颗星,以此类推。我在批改的时候还会选两本写的好的同学读给全班同学听,这样孩子们的积极性会越来越高,文章也会越写越好。
总之,经过上面的训练,我相信孩子们定会爱上写作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