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声明: 本文由简书账号御承扬原创, Copyright (c) 彭友聪All Rights Reserved 】
如果这个世界真的有造物主,那么它应该是我的同行,是一个擅长搞组件化封装的程序员,何言如此呢?你看啊,这世界上,虽然没有完全等同的两片叶子,但音、形、色各方面十分相似的事物,却是司空见惯、层出不穷,人与人之间也是如此。
平日走在大街上,当自己将手机收进书包、或放进口袋,开始心神归一地去侧耳倾听、放眼观察,总会听到身后有音色、语气乃至吐词速度都很熟悉的说话声,或者看到街道对面不远处有个轮廓、胖瘦乃至高矮都很熟悉的背影,就在自己开始要诧喜于他乡遇故知时,回头一看、或近前一看,却发现声音或背影的主人,顶着一张自己完全陌生的脸庞。
对于这种情况,就好像我在实现应用页面的时候,常常用样式早就定义好的组件,去拼凑出完整的页面内容。人的出生,应该也是类似的实例化过程。脸蛋、体型、声音乃至内在的心理,都是提前封装在一个资源库中,也就是所谓的 DNA,等到真正进行胚胎发育的时候,便从 DNA 中伪随机地挑选出各个组件,组装出一个完整的人。
若非如此,我很难理解,天各一方、出身彼此不同的两个人,身体上为何有某些部位,相似到像是用同个模子浇筑的。这让我意识到,有限,是这个世界正常运行下去所必须遵守的底线,所以,一千万个人,不会有对应的一千万个身体样式,最多有五百万个不同的身体样式在进行排列组合。所以,相信无穷无尽的,本质上是在逆天行道,终究不会有大成功的。
限界,意味着可管理、可维持,即便是超然的自然规律,也都有明确的上下限界,水到了 100 摄氏度,就不再是液体状态,而是变成了气体状态;反过来,水温降到 0 摄氏度,就会固化成冰块。说到底,是因为运动不是自发产生的,是需要第一能量去推动的,动起来后的各种变化,更需要持续的能量输入。而能量作为一次性的消耗品,用完就没有,但全宇宙范围内的能量,又并不是无穷无尽的。当全宇宙的能量都消耗完了,那么你我都将重归虚无,而虚无就是所有存在的下限。
再回到宏观世界上,既然不论是底层的构造,还是上层的结构,都是在限定区间内的,那么,又何须实现超出此区间、也就是无限多的事物形态呢?完全可以化整为零后,定义一批样式不同、但数量一定的最小模块,再通过排列组合去创造完整的事物,不也一样可以在一定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内,做到千万中唯一。
这种方式,也是最节省能量,最能让我生活着的这个世界,存在更久一点的做法。也许,在我们当前这个世界出现之前,早已有已经湮灭的事件,用它短暂地存在,去验证了不设限界、让所有个体彼此完全不同,验证这种高能耗的造物模式的不可行。
如果你也有我这种看法,那么,还请将这种领悟化用到生活现实中,用组件化的思维去思考工作任务、生活问题的解决方案,在你过去的岁月中,一定存在着可重用的解题步骤,你应该学会将它们索引出来,组装出一个用于解决眼前困难的可行方案。这也是历史、记忆存在的目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