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被这本书的编译者----豆瓣小组“战拖心理成长会”所折服,作为资深的“拖拉机”,不得不钦佩他们战胜拖延症的决心和为此所下的功夫。这个故事和我们听过的《反脆弱》一书可以相联系,拖延症本来是他们的脆弱的点,但因此而翻译了《终结拖延症》这本书,既克服了自己的拖延症,也为他人提供了很好的终结拖延症的参考资料。这可以算是反脆弱的一个典型事例。
要终结拖延症,首先我们得先了解什么是拖延?为什么会拖延?这里我想到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被贴上了“拖拉”的标签,可怕的是许多家长甚至连“拖延”的真正含义并不清楚,就直接戴到孩子的头上去。和大家分享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就是孩子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着动画片,到了饭点,家长喊:宝贝,吃饭了!喊一句,纹丝不动,再喊一句,石沉大海,再喊一句,如耳边风,也许会回你一句,等一下。可是,如果这个时候,你喊一句“宝贝,吃巧克力冰激凌了!”可想而知,他会噌~地出现在你的面前,来领冰激凌。为什么呢?这本书告诉我们,拖延不是简单的逃避行为,而是包含了一系列相关联的理解和想法(认知)、情绪和感受(情绪)以及行动(行为)。
就如孩子吃饭拖拉,如果孩子有不好的吃饭经历,一到饭点就会因为吃饭慢或吃的到处都是等问题挨批评,孩子对吃饭这件事就会被动地建立起负面情绪,从而产生逃避甚至是抗拒心理和行为。在和家长的互动中,因为被动拖拉而引起家长的不满则会渐渐形成恶性循环的局面。同样的道理,孩子写作业拖拉、做家务拖拉等等,除了人天生的避重就轻、及时行乐、不愿动脑的本能因素,同时和后天的自我认知、生活环境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所以,相对比读书、做作业、写论文,看电视和打游戏等更容易去完成。这个不论是对成年人还是对于孩子,都是一样。对于自己或是孩子的“拖延症”或拖延行为,需要先去认识、了解、理解它的存在,再去想办法如何去克服它。
所以,要克服拖延症,我们必须从认知、情绪和行为这三个方面出发:
1、认知方法:摘掉“拖延症”的标签,直面拖延的现象。从认知的角度重新审视“拖延”,看清拖延行为是怎样运作的,帮你重新思考你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进行自我觉察和自我对话,改变自动负性思维,教自己和拖延思维争辩。这个对于孩子而言,真的是非常重要和有必要。虽然孩子还不具备这样的自我觉察和反省能力,但我们家长能否做到这点就显得尤为关键。我们看到很多孩子一旦被钉在“标签”上,就会被钉一辈子。
这本书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方法,例如:改变拖延五步法(觉察、行动、调节、接纳自己、自我实现);调整拖延思维的ABCDE方法等。
2、情绪方法:拖延很可能是因为一些不愉快的情绪引起的,你想避开这种紧张、不快,想要用一个更加舒适的行为来转移情绪,代替不快。这些负面情绪主宰你的心态时,拖延就成了自然反应。你必须学会跨越情绪上的障碍。同样,这点对于孩子而言,需要家长进行情绪上的引导和调整。《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这本书里有详细的情绪引导的方法可以参考。好几本书里提到,指导我们人作出实际行动的不是依据理性,而是由“感性”出发而来的。因此,调动你(孩子)的积极情绪是多么重要,它会直接与你(孩子)的行为形成因果关系。
兴趣,是最好的出发点。但是事实上,不可能每件事都能从兴趣和愉悦出发。凡事想建立在兴趣和愉悦的基础上的行为都是脆弱的,因此,建立对不愉快任务的忍耐力,练就情绪肌肉就显得难能可贵。有很多事情不是因为你喜欢才去做,而是你做了(通过努力和方法获得了一定的成就感和价值感)才会喜欢。
3、行为方法:首先要控制分心行为,再激励专注行为。书中有介绍一些非常有用的方法,例如“番茄工作法”、“四象限工作法”、重要事项清单法、目标法、自我对话法等。以前我有很多拖延的行为,都是“完美主义”思想形成的障碍。2017年最激励我的一句话就是Facebook的座右铭“完成好过完美”。这句话让我克服了很多恐惧和畏难情绪,让我可以立即做出行动,一直坚持到完成。结果是,往往当我们完成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做的还不错,就算是不尽完美,也是很有成就感的。
基于我自己的体会,拖延的行为会像滚雪球一样,随着时间的拖延,你的任务和工作会越累越多,你的自信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弱,你对自己的满意度也会越来越低。因此,终结拖延症,对很多人而言势在必行。与此同时,想到另一本书就是张萌的《人生效率手册》,这个虽然和拖延没有关系,但是看到身边有人因为看了这本书而对自己的人生制定新的规划而有些担忧。这本书非常激励人生,但并不适合具有拖延习惯的人。确定自己的定位和适合自己的目标非常重要,不要给自己制定遥不可及的目标,不符实际的强大压力和你自己能力的不匹配会产生巨大的反差和挫败感。也就是说,要实现自己的高效的人生,那就从战拖开始吧。
另外,拖延的对立面有两个词,一个是积极的“立即行动”,做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事;另一个则是消极无意义的“上瘾”,例如玩游戏刷微信等。对于成年人和孩子,都需要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这个是我们行动的导向。缺乏价值、意义和目标,往往是拖延的真正原因。基于你对自己(孩子)的客观认识,你对未来有多渴望,就会有多大动力和智慧,做出多大的挑战和改变。
最后,我想分享的是,人非机器,育人而非制器,不要把方法和标准去硬生生地套用自己。偶尔拖延,也不是什么需要内疚自责的事,就像《今日我们没有安排》一样行所当行、自然自在。
终结拖延,不是终结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