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平凡之路社区专题《生活杂谈》一百贝《人生感悟ABC》
读《自卑与超越》:梦是违背常识的自我欺骗

读《自卑与超越》:梦是违背常识的自我欺骗

作者: 木槿Sherry | 来源:发表于2020-05-13 21:18 被阅读0次

《自卑与超越》是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所写。阿德勒曾追随弗洛伊德探讨神经症,后与弗洛伊德在心理学解释上产生分歧,重新创立了个体心理学,被称为“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与弗洛伊德将心理问题与童年创伤与性联系不同,阿德勒认为一个人觉得不如别人时,就会产生自卑感,他认为人具有寻求优越感的动机,以使自卑得到补偿。他强调,自卑感是决定人格结构的因素。

(一)生活的意义

我是谁?我来自哪儿?我将去何处?哲学的终极三问看似虚无缥缈,但却最终将萦绕在每个自我意识觉醒的人心上。

如何回答这个问题?阿德勒认为人生意义是无法独立于环境他人而存在。人要在地球求生存就要求人拥有赖以生存的一技之长(职业),人自身的脆弱与环境的不确定性要求人必须通过与他人合作才能实现目标(交际),人需要亲密的情感交流要求人需要懂得爱与婚姻之道(两性)。

人生意义是从与人交往中体现出来的,独属于一个人的意义是没有任何意义。人生意义即“对整体做出贡献”,在于贡献、关爱和合作。世界并不是零和博弈,合作才能实现共赢。

如果一个人对人生意义感悟透彻、甘愿奉献、满腔热忱,并且想着自己的人生目标阔步前进,他必定会体现出熠熠夺目的人生价值。同时,他还会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断改变自我,形成一种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并在实践中增强技能。目标一旦确定,他随后便立即进行实践。只有这样,他才会意识到要解决人生的三大问题,才会不断使自己得到提高。——《自卑与超越》

每个人的经历并不能决定人生的成败。一个人的经历不能决定其一生的命运,但会对其命运造成影响。环境因素并不能决定人生的意义,我们却可以通过解读让人生境遇的意义来改变自己。

——《自卑与超越》

(二)自卑情结

自卑并不是一个贬义词。相反,人类一切文化的进步都是以自卑为基础的。自卑于生产效率低下,才有机械、电脑、人工智能的出现;自卑于天地之渺小,才有飞机、飞船的发明。

什么是自卑?当某个人没有准备好面对某个问题时,他坚信自己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时出现的便是自卑情结。愤怒、眼泪、道歉都可能是自卑情结。

面对自卑,有人采取的是:跑到一个具有优越感的环境里,不是让自我变得更强大,而是通过自我欺骗、自我麻痹、自我逃避让自己在自我眼中显得更强大。比如一个广场恐惧症患者,他的信念是:我不能走得太远,我必须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活里充满了危险,我必须回避它。看似他“解决”了心中的不安全,但其实他只是逃避到熟悉的生活圈,以此获得优越感。

但追求优越感的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真正的面对自卑,人们需要改变的不是行为,而是从自我动机入手。只有发现自我行为背后的动机,动机一旦改变,思维模式、态度也随之改变,新思维和新态度就会取而代之,人才能纠正行为。

(三)梦是违背常识的自我欺骗

古时候,人们总认为梦将某个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认为梦是某种预示和征兆。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却指出:梦是不会脱离日常生活而存在,梦境是生活的延续。

在现实生活,我们解决问题都必须借助常识,然而,当我们在问题解决上遇到困难时,我们会通过梦境解读激发自我情绪,自我欺骗并从中找到勇气或者借口。阿德勒说,梦是常识的敌人。只按科学规律办事的人,很少做梦或者几乎不足梦。另外一个些人则背离常识,不喜欢用有效的、符合

书中讲到一个例子:一个女生爱上了一名已婚男士,这个男人在事业上一败涂地。他想嫁给他,但他却没法跟妻子离婚。后来她做了梦,梦见他在乡下把自己的公寓租给了一个男人,这个人搬进来不久就结婚了,他付不起房租。他不大诚实,还很懒惰,所以,他将那个男人赶走了。现实中这个男人并不是房客,但女生将这个梦与现实联系起来,得出不能与这男人结婚的结论。

用这个方法,女生避免以常识的方式来处理问题,而只选出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她把爱情和婚姻的整个问题简化到最小,以便它们嵌入这个隐喻:“一个男人租了我的公寓,如果他付不起钱,他必须滚蛋”。

梦的作用是欺骗和诱惑人。如果理解梦是违背常识的,是在潜意识的自我欺骗,就不会受梦境的欺骗,它们就再不能调动我们的情绪。我们应该学习的事,将梦搁置一旁,按照常识办事。但与此同时,心理学家也可以通过梦境的解读去理解潜意识呈现的自我形象,帮助患者提升应对生活的勇气。

相关文章

  • 读《自卑与超越》:梦是违背常识的自我欺骗

    《自卑与超越》是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所写。阿德勒曾追随弗洛伊德探讨神经症,后与弗洛伊德在心理学解释上产生分歧,重新...

  • 《超越自卑》读书笔记:第五六章

    昨天读《超越自卑》第五六章:梦,家庭的影响。 梦的意义:梦的目的是欺骗我们自己,并使我们自我陶醉,...

  • 梦的自我欺骗性 | 读《自卑与超越》4

    这一讲关于梦的阐述解读有点意思,只不过一旦深入思考又常会觉得有很多不确定是否可信的地方。或许是因为自己对这一领域知...

  • 《自卑与超越》:梦是一种自我欺骗

    说到做梦,总有一种神秘的色彩。比如先人托梦、神灵预言等等。于是人们常常觉得,会不会是某种有控制能力的灵魂、神仙或祖...

  • 自卑与超越

    当看到书名自卑与超越时,心中产生的自我理解是,如何给自卑的人指明方向,走出自卑情结,如何超越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 建议备孕父母、备婚女孩了解一下

    在看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之前,我承认我自卑,因为单眼皮、眼小、腿粗。我以为看了这本书,就能摆脱自卑,超越自我。 ...

  • 读书:《儿童的人格教育》

    昨天,读了《自卑与超越》,顺藤摸瓜,今天接着读阿德勒的另外一篇名著:《儿童的人格教育》,主要内容在于《自卑与超越》...

  • 《自卑与超越》--- 梦

    1. 关于梦 几乎每个人都会做梦,但是了解梦的人却很少?有些人之所以认为自己不会做梦是因为早上醒来时候完全不记得了...

  • 自卑与超越—梦

    在心灵的所有表现中,早期记忆是最能显示真实自我的。记忆是人的随身之物,最能帮助个体认清自己,并让个体更准确地解决周...

  • 11.30

    超越自我,与梦同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自卑与超越》:梦是违背常识的自我欺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cton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