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下》第305条(黄直录10)
先生曰:“今之论性者纷纷异同,皆是说性,非见性也。见性者无异同之可言矣。”
见性,是佛家用语,就是悟性,性即佛性,悟得自性就是佛性,自性成佛。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开示说:“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来自由,无滞无碍。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是名见性。”
王阳明在这里借用佛家用语,告诉人们什么是真正的良知、天性。关于人性问题,大家七嘴八舌各成一说,只是空谈人性,其实没有悟得真正的人性。真正的人性,受之于天,大家都是一样的,无善无恶,哪有那么多区别可以讨论。
《传习录下》第306条(黄直录11)
问:“声、色、货、利,恐良知亦不能无?”先生曰:“固然。但初学用功,却须扫除荡涤,勿使留积,则适然来遇,始不为累,自然顺而应之。良知只在声、色、货、利上用工。能致得良知精精明明,毫发无蔽,则声、色、货、利之交,无非天则流行矣。”
这一条是上一条的细化说明。
王阳明说,声、色、货、利等这些欲望本来就是良知的应有之义。但是,但刚开始用功的时候,必须把它们荡涤干净,不可让它们留滞心中越积越多,外欲荡涤干净,剩下的就是澄澈的本心,就明心见性了。那么,以后在遇到声、色、货、利的诱惑,就不会被牵着鼻子走,自然而然与这些欲望和谐相处,当得则得,不当得则不取。
而且,求良知必须在声、色、货、利上下功夫,过了利欲关,良知精精明明,没有一丝遮蔽,那么遇到声、色、货、利这些事情,无非顺应天理,顺其自然就可以了。
孔子说过:“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孟子曾经就馈赠事宜有过一段细致的分析。子宋子提出寡欲之说,荀子批驳道:“是犹以人之情为欲富贵而不欲货也,好美而恶西施也。古之人为之不然。以人之情为欲多而不欲寡,故赏以富厚而罚以杀损也。是百王之所同也。故上贤禄天下,次贤禄一国,下贤禄田邑,愿悫之民完衣食。”
但儒家向来提倡先义后利,朱熹和王阳明都说“存天理、灭人欲”。
不管如今我们对马云如何评价,马云当初创办阿里巴巴,初心是为小企业服务,首先不是为了赚钱,当时网游无疑是掘金更直接、更确定的途径。如果急功近利,首先存了赚钱的心,绝大部分都是走不长远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