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轮回
最近在起点追看徐公子胜治的一本小说《太上章》,看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小故事。
一个小男孩名叫小九,据说是仓颉的化身。他是一个小国家的公子,被当做人质,抵押在邻国居住。这个小九“生俱宿慧”,对人世间的诸多人情世故,都有深切的了解。他有一个丫鬟名叫小夏,家里有位舅舅,是一个无赖。动不动就跑到小夏的娘家,勒索钱财。小夏为了息事宁人,也为了彰显自己孝心,就打算用自己的多年积蓄,满足她那个舅舅的贪欲。原本还只打算给舅舅“十个铜鼻”(大概能买一头牛)。但是小九却极力阻止,他认为:这样给钱,非但无用,还会助长她舅舅的贪念。她剩下的那点积蓄,也全都会保不住。
但是,小夏完全不听劝告,还是把钱给了舅舅。这个小九正好遇到太上传法,就把这个事情跟太上说了。太上当着他的面,施展了仙家推演神通,果然事情会演变得越来越糟!太上对小九说:
你看那小夏一边走一边抹泪,可知她心中是不情愿的;她舅舅如此恶索财货,当然也是不应该给他的。
正如你昨日所言,既不情愿又不应该的事情,为何还是不断有人去做呢?
从她的身上,能看到了什么?看到的就是轮回,未得超脱的轮回中诸事!
接着,太上又问小九:“你昨日对她说的那番话同样也没用,因为她还是去了。对此,你又是怎么看的呢?”
无用之事,你还是会做。所以,你也还是在轮回之中!
这个故事,给我以醍醐灌顶之感,因为“所谓轮回”是否存在,是否转世投胎,变成其他动物,其实并不重要。要点在:一念糊涂、一念贪心、一念执着、一念愤怒、一念无明,我们就已经在轮回之中了!所谓轮回之苦,也不是要到下一辈子,才会吃到。我们现在就已经在吃了!
稀缺心理
这是我最近读完的另一本书,非常有意思。也是听了吴穹博士的推荐,然后在微信读书上看完的。
这本书研究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稀缺。无论是金钱上的缺乏,还是时间上的缺乏,甚至食物上的缺乏,都会产生类似的心理现象:稀缺心理!
在稀缺状态下,人们会变得更加专注:饥饿的人,脑子里想的都是食物。没钱的人,会更加精打细算。快到截止时间的人,工作通常会更有效率。
但是,在另一方面,稀缺也会带来负面作用。有一个实验案例,给我带来巨大的震撼:一群农民,在丰收前与丰收后,各测一次智商:前后相差高达17%。也就是说,一个原本智商100的普通人,在稀缺心理的影响下,会变得近乎弱智。
在饥饿的时候,我们会做出错误的决策。在缺钱的时候,我们做出错误的决策。在紧急的情况,我们还是会做出错误的决策。
甚至更进一步的推论:我们过去采用的“重要性,紧急性”的二维四象限分析法,很可能是一个无效的手段。因为在紧急状态下,我们会本能的将紧急的任务,识别为重要的任务。我们根本无法放下“紧急而不重要”的任务,去做“重要却不紧急”的任务。
事实上,在很多时候,重要而不紧急的任务,永远都不会被完成。直到我们蒙受损失,追悔莫及。
学点心理学,跳出轮回
总结一下自己的感想:我们需要更加深入的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个性、偏好以及弱点,更加深刻的理解我们为何会做出这样或者那样的蠢事?以及明明知道是正确的事情,我们为何就是一直拖着没有去做?
通过学习心理学,学会自我反省,对我们不断的改造与提升自己,应该会有很大的帮助。
这,大概就是(非宗教意义上的)跳出轮回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