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思考:听与说

作者: 杨金社 | 来源:发表于2020-05-11 18:53 被阅读0次

一个人,是应该多听听别人说话,还是自己要一直不停地说,只允许别人听呢?

这是个问题,需要思考,需要明了。

01.

有人说,这句话是苏格拉底说的:“上天赐给我们每个人两只耳朵,一双眼睛,而只有一张嘴巴,就是要求人们多听、多看,少说话”。

不论是否是出自先贤之口,我们先不要管它。每个人有一双眼睛、两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巴,这是事实。

既然有这样的生理结构,那就必然有它存在的理由和价值。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工作学习时,多用眼睛去看,多用耳朵去听,尽量少说话,总是有一定的道理,也会有一些的收获。

君不见,在工作期间,只有能说会道的人,才会得到领导的赏识,干活最少,好处最多,人们常常羡慕这样的人。其实,这样的人,是最最没有出息的人,因为,他最终是什么都不会干,只会说,到了退休的时候,身无一技之长,只能坐在家里和鹦鹉对话了。

02.

我们从小就接受“三思而后行”的理念教育,这里的“三思”,其实就是多想想,多看看,多听听,再做决定。而绝不是要多说话,多问人,就能拍板决定的。

说话前要三思。当与他人沟通的时候,要听明白对方的意思、想法、心思,甚至话外音,真正弄明白了,听清楚了,再说话,再发表自己的意见也不晚。

做事前要三思。做某件事前,应该想想怎么去做效率最高、收获最大,而不是靠说大话、说好话,就能做好的。

做决定前要三思。在人的一生中,重大决定没有几个,李笑来老师说,不外乎是上什么样的学校和专业、和谁结婚、将来干什么工作等。在做这些决定之前,更应该多听听,多思考,最后再做出自己的决定。

“少说多听”、“少说话,多做事”、“少说话,多读书”等等,这些都是我国民间家长教育孩子的一些哲理名言,它不是鸡汤,即使就算是鸡汤,也是具有营养价值的鸡汤。

03.

民间有一句歇后语是这么说的:“骡子卖了个马价钱——贱就贱在了嘴上”。

这句话尽管不太好听,却是有道理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骡子的个头和体力比马和驴都大,是农民心中干活的最爱,价格比马和驴都要高得多。过去,一般拉车的“辕马”,其实多数是马骡(公驴和母马所生)或驴骡(公马和母驴所生)。

由于都是驴和马的后代,骡子的嘴很像驴或马,那些不识货的人,就会误把骡子当成了马或驴,只愿意掏马或驴的价钱购买。

在我们身边,就经常能看到,不论是在什么样的场合,你只能听他一个人在不停地说啊、说啊,根本就不容别人说话,最后,就是大家烦他,只好早早地离开他。

这还不算,到下次,你再见到他的时候,你就会想起他说话时的那个烦,就会远远地躲开他,而他还不自知。

对于这样的人,我想,所有的人,都会心烦的,只是有些人是碍于面子,不给他难看罢了。其实,我就不喜欢和这样的人相处。

我希望我继续做一个少说话、多做事、多读书的人。

相关文章

  • 周日思考:听与说

    一个人,是应该多听听别人说话,还是自己要一直不停地说,只允许别人听呢? 这是个问题,需要思考,需要明了。 01. ...

  • 读书笔记-人人都需要的精准表达术

    1. 学会倾听与独立思考 我听 -> 你说 -> ...

  • 周日思考:快与慢

    有些事需要快速处理,而有些事情,却需要慢慢来,这其中的奥秘,只有经过认真思考后,才能体会到,感悟到。 01. 俗话...

  • 周日思考:勇敢与懦弱

    在生活中,有些人很勇敢,而有些人却很懦弱,这原本是由一个人的秉性所决定的。 但是,在普罗大众的心目中,人们还是喜欢...

  • 周日思考:常识与知识

    常识,我们每天司空见惯,有人按照常理做事,遵照常识生活,而有些人则不尊重常识,违背常识生活。 知识,我们每天都在学...

  • 周日思考:大与小

    大与小,是两个正好相反的概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却不是相反的,而是大中有小、小中有大,处于辩证之中。 01. 在...

  • 说与听

    女儿过生日,我给她买了一书做生日礼物--《绿山墙的安妮》。故事里的主人公--安妮的故事开始的时候,恰和她同年,11...

  • 说与听

    你有没有像我一样,会因为别人的故事而动容。 听到他们说那些艰难的过往,忍不住红了眼眶。 兴许是情感的触觉太敏锐,也...

  • “说”与“听”

    非你莫属第20180226期,有位选手表达他的创业经历中,他本意是想说:他的创业动机是他的女朋友喜欢吃这家的...

  • 说与听

    对一朵花说一万个字 花还是会枯萎 为什么不用沉默的眼睛 来听,这夜凉如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周日思考:听与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dlrn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