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是应该多听听别人说话,还是自己要一直不停地说,只允许别人听呢?
这是个问题,需要思考,需要明了。
01.
有人说,这句话是苏格拉底说的:“上天赐给我们每个人两只耳朵,一双眼睛,而只有一张嘴巴,就是要求人们多听、多看,少说话”。
不论是否是出自先贤之口,我们先不要管它。每个人有一双眼睛、两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巴,这是事实。
既然有这样的生理结构,那就必然有它存在的理由和价值。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工作学习时,多用眼睛去看,多用耳朵去听,尽量少说话,总是有一定的道理,也会有一些的收获。
君不见,在工作期间,只有能说会道的人,才会得到领导的赏识,干活最少,好处最多,人们常常羡慕这样的人。其实,这样的人,是最最没有出息的人,因为,他最终是什么都不会干,只会说,到了退休的时候,身无一技之长,只能坐在家里和鹦鹉对话了。
02.
我们从小就接受“三思而后行”的理念教育,这里的“三思”,其实就是多想想,多看看,多听听,再做决定。而绝不是要多说话,多问人,就能拍板决定的。
说话前要三思。当与他人沟通的时候,要听明白对方的意思、想法、心思,甚至话外音,真正弄明白了,听清楚了,再说话,再发表自己的意见也不晚。
做事前要三思。做某件事前,应该想想怎么去做效率最高、收获最大,而不是靠说大话、说好话,就能做好的。
做决定前要三思。在人的一生中,重大决定没有几个,李笑来老师说,不外乎是上什么样的学校和专业、和谁结婚、将来干什么工作等。在做这些决定之前,更应该多听听,多思考,最后再做出自己的决定。
“少说多听”、“少说话,多做事”、“少说话,多读书”等等,这些都是我国民间家长教育孩子的一些哲理名言,它不是鸡汤,即使就算是鸡汤,也是具有营养价值的鸡汤。
03.
民间有一句歇后语是这么说的:“骡子卖了个马价钱——贱就贱在了嘴上”。
这句话尽管不太好听,却是有道理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骡子的个头和体力比马和驴都大,是农民心中干活的最爱,价格比马和驴都要高得多。过去,一般拉车的“辕马”,其实多数是马骡(公驴和母马所生)或驴骡(公马和母驴所生)。
由于都是驴和马的后代,骡子的嘴很像驴或马,那些不识货的人,就会误把骡子当成了马或驴,只愿意掏马或驴的价钱购买。
在我们身边,就经常能看到,不论是在什么样的场合,你只能听他一个人在不停地说啊、说啊,根本就不容别人说话,最后,就是大家烦他,只好早早地离开他。
这还不算,到下次,你再见到他的时候,你就会想起他说话时的那个烦,就会远远地躲开他,而他还不自知。
对于这样的人,我想,所有的人,都会心烦的,只是有些人是碍于面子,不给他难看罢了。其实,我就不喜欢和这样的人相处。
我希望我继续做一个少说话、多做事、多读书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