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想法摄影
沈奕斐摘录(一)

沈奕斐摘录(一)

作者: 寸之地 | 来源:发表于2024-06-06 15:09 被阅读0次

爱情脚本:由社会经济基础社会文化所确定的一整套关于爱情的机制。

新旧脚本差异:旧脚本家庭利益至上(熟人社会),新脚本更多考虑个人利益。

伊娃·易洛斯:法国社会学家,希伯来大学理性研究中心,《爱,为什么痛?》《冷亲密》《资本主义的爱与文化碰撞》

我们今天个人生活的失败并非源于我们的心理弱点,而是结构性的安排,导致了我们变化无常,多灾多难的感情生活。

很多表面看上去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决定,都是社会提前决定好的。

因为我跟与我不同脚本的人共处于同一个社会,当我们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大家给我的这个爱情脚本,是不是我想要的。

张李玺:中华女子学院前院长,妇女学教学和性别研究,《角色期望的错位:性别关系和婚姻冲突》《女性学心理学》

女性角色发生了巨大改变,但社会对女性保持传统的角色期待

男女都在脚本里挑选了对自己有利的部分,最终变成性别的双标

两性关系之间出现问题,往往不是对方一个人的错,而是我们拿到的爱情脚本不一样。

戴锦华:比较文学研究,中国电影史,大众文化研究,女性文化研究。

《平如海棠》

在爱情带来的连接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是有所获得,甚至还愿意去给予,在这个过程中,自尊水平和自我认同感是有所提升的。

为什么要势均力敌,是让我们的每一个表扬,或者每一个不,都有同样的力量。扮弱或者真正的弱会损害很多利益,真正的势均力敌是从人格到能力上到各自的尊严上,都是独特有力量的

PUA,中国群体普遍缺乏情感价值教育,并不知道怎么算是平等的爱,被给予被获得是怎么样一种概念

双重期待:既要承担经济责任,又要在家庭方面承担主要责任。

中国女孩要学习放下对快乐的警觉,要接受和信任自己直觉感受到的快乐。

我们穷其一生都在追求归属感:我是谁,我能为别人做些什么,我对世界有什么贡献?

好的爱情帮助我们成长,让我们发现与世界的连接没有那么可怕。

偶像剧里的霸道总裁和玛丽苏其实是非常糟糕的爱情类型,错把控制和捆绑理解成爱。

爱情滑向捆绑消耗的4个征兆:1、越来越不快乐;2、对方总是贬低你;3、限制你的社交关系;4、经常提你做不到的要求。

捆绑消耗关系的极端表现:1、暴力捆绑,如家暴;2、精神捆绑,如PUA

PUA:起初指系统化的搭讪技巧,后指榨取女性、物化女性的情感操纵。

大部分爱情都是享乐型和互惠型进入的,很难一开始就是完美关系。

我们所认为的正确,不见得一定是带给对方成长和快乐的。再爱一个人,也不可能代替他成长。

快乐的关系会促进成长,但成长的关系不见得会带来快乐。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

现代爱情4象限理论:1、享乐型(低成长,高快乐)2、互惠型(高成长,低快乐)3、捆绑消耗型(低成长,低快乐)4、成长治愈关系(高成长,高快乐)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爱情:防止爱情变成捆绑,允许爱情成长。

婚姻与爱情:今天社会对于婚姻的观念,比爱情脚本更滞后。

翟学伟: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心理学主任,《中国人的关系原理》《中国人行动的逻辑》

缘分婚姻和爱情婚姻:爱情婚姻,注重自我感受,强调婚姻内部双方吸引力。缘分婚姻,注重别人怎么看我们的婚姻,在婚姻内部的容忍度高。缘分婚姻是减法婚姻,每一天都是从终点日期减掉的;爱情婚姻是加法婚姻,每一天都是因两个人努力经营加上的。

今天很多人的理想婚姻是命中注定我爱你,既有缘分又有爱情,很矛盾。

分手不是个人的失败,而是经营的失败。

核心家庭模式:父母及其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由美国人类学家默多克首先提出。

只有当你经济独立的时候,你才应该考虑婚姻。

没有一项制度能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

婚姻经济共同体➕责任共同体➕长期契约关系

经营好一份婚姻的前提是你有离婚的勇气和底气

婚姻的好处和风险:1、得到契约的保护,但需要让渡一部分权利和自由。2、建立性价比更高的分工,但女性付出的代价高于收益。3、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但不靠谱的伴侣本身就是风险。4、为生育提供合理保障,但育儿责任往往是女性的。

男性的父亲意识,常常从孩子叫爸爸开始;女性的母亲意识,从第一次感受胎动开始。

婚姻经营的失败在于要破除对婚姻失败的恐惧。

婚前问题梳理建议

1.要不要孩子?什么时候要?谁负责带?

2.买不买房子?什么时候买,要不要父母资助?

3.如果职业发展和家庭生活发生冲突,怎么办?处理原则是什么?

4. 家务分工如何安排?如果遇到一方完成有困难,如何协调?

5. 家庭经济如何安排?AA的话遇到意外如何解决?

6. 过年回谁家?双方父母和小家庭的关系是什么?

7.能否坦诚地说出各自的性需求?

8.各自最不能容忍的底线是什么?

9.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吵架原则是什么?

10. 我们各自不会为婚姻放弃的东西是什么?

母胎solo

真正的母胎solo,其实就是不知道给予(爱)的乐趣。

想要进入平等的爱,意味着允许自己被拒绝

亲密关系有更加丰富多元的存在,不只有爱情一种。

当你把亲情以外的亲密关系当作爱情,其实是压缩了其他感情的发展空间。

所谓的 “剩女”从来不是“剩余”,其实是因为她在自我实现的时候,选择的途径更多,比如可以选择事业。

新脚本的好爱情标淮 =快乐+成长

归脚本的好爱情标谁=稳定

成长是会冲击稳定性的

幸福拐点:经济学概念,在收入达到某个临界值之前,人的幸福感与其正相关,超过临界点后收入带来的幸福感逐渐下降。一个社会过了幸福拐点以后,快乐就会成为很多人追求的目标。

女性更多地用自我成长的话语去解决双重负担。

PUA跟一些糟糕的亲子关系的育儿模式很像。

PUA最盛行的地方往往也是父权制最盛行的地方。

不要把控制当成是一种爱

做全职太太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但是要让伴侣看到自己的付出,并保护自己的经济权益。

不按照性别,而是按照双方的特点和时间安排进行协商分工。要把家庭分工变成一个可以讨论的话题、可以协商的机制

《罗伯特议事规则》:出版于1876年,目前已成为美国的通用议事规则,得到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的承认。

总是逃避感情里的问题,其实是回避内心深处最需要修复的地方。当你直面去修复,也是在深度审视自我和世界,自我和他人的关系。

爱情在“放下我”以后,也不要忘了时不时 “抱紧我”。

选择的时候,有充分的知情权的、能承受选择后果的选择,就是一个好的选择

如果整个社会不觉得育儿就是妈妈一个人的事情,整个社会提供更好的社会支持体系,我们女性的平衡问题会好解决很多。

这个问题本身其实就是要求女性既在工作里做得好,又在家庭里做得好,我们单靠自己常常是做不到的。

Mr. Right到底存不存在呢?我的答案是根本不存在的。

弗洛姆:人们常常觉得爱很简单,如果找到对的人,我们的爱就开始了,但实际上这恰恰是错的,爱其实是种能力。

我们常常把所谓的Mr.Right等同于了解我的人。那个人很了解我,就是我的Mr.Right,这是个误区。

为什么女生对男生一无所知,这就是纯情;男生对女生一无所知,就成了直男甚至直男癌?

在爱情的新脚本里,决策是我们自己做的,我们不再把男性当作是我们的人生导师。

希望找一个Mr.Right,其实是因为我们有的时候不那么愿意为自己做决定。

完全“懂你”的人,很可能只是在向下兼容

更好的选择方法是排除Mr. Wrong,找一个爱我的人呢,还是我爱的人?我认为,现代社会当然是找一个我也很爱他,他也很爱我的人。但是,千万不要找一个你不爱的人。

排除Mr. Wrong的原则:三条底线

0.5理论:由社会学家孙中兴在《爱情社会学》中提出,该理论指出,你设置的每一条底线相当于在人群中排除了一半的人。

每经历一次感情,就是在更新Mr.Wrong清单

关心和控制往往中间没有严格的界限,你需要它就是关心,你不需要它就变成控制。我的底线之一是不能控制我。在长期的爱情关系里。那此好的地方你就会习惯;那些不好的地方会不断地跳出来,要你去磨合。

这门课是让你首先去寻找一个可以开始的对象,让他通过磨合成为为你定制的对的人。如果你一开始就要寻求对的人,其实是特别难的。

如何培养Mr.Right:1.了解自己的真实需求;2.清哳地表达需求,不要让对方猜;3.适当地给予肯定。

相关文章

  • 摘录:沈奕斐

    爱不爱,你自己是一定能体会到的。与其把精力放在如何防止另一半跟别人有染,不如想想我怎么做才能让你更快乐一点点。 Q...

  • 《做对“懒”爸妈, 养出省心娃》听后感

    作者:沈奕斐 主讲:沈奕斐 本书的核心理念就是作者要推广的一种家庭教育方式---优势累积教育法。 就是对于孩子的...

  • 沈奕斐教授讲座

    社会学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现为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复旦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中...

  • 沈奕斐·性别和家庭研究

    精华总结:爱情,是一种互助和合作的关系,而不是一种竞争关系或者是交换关系,它帮助我们处理好与自我、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 6月27号 星期二 晴 亲子日记83天

    今天孩子考完试了,晚上陪着他一起到前面小区找同学玩。先叫着王健,又接着联系王奕斐,王奕斐妈妈告诉我们王奕斐在...

  • 【好书笔记】做对懒爸妈,养出省心娃

    ?书名:《做对懒爸妈,养出省心娃》 ✍️ 作者: 沈奕斐 作者简介: 曾任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师 燕...

  • 如何找到对的人

    最近一直在看沈奕斐老师的视频,沈老师认为在爱情里面不能照着模板去找那个正确的人,而是要首先排除你绝对不可能选择的人...

  • 我庆幸自己还是“啦啦队”一员

    沈奕斐教授的讲座中阐述了父母角色的变化,守门员——教练员——啦啦队——观众。 孩子在刚刚出生的时候...

  • 差异带来美好

    今天开启了沈奕斐教授的《透过性别看世界》这本书。我是因为喜欢沈教授,才看她出的书。她研究的社会学,这本书是写社会性...

  • 沈奕

    小伙子西装革履,端坐在对面。那张脸虽然谈不上帅气,可也算眉清目秀。 这就是我今天的相亲对象。 他把手机倒扣在桌子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沈奕斐摘录(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dwp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