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人性不可赌,赌输全剧终,我深以为然——这是现实给我的答案!
亲情
小时候家庭突发变故,年仅四岁的我被迫送到奶奶家寄养,当时奶奶年事已高,大伯一家对我诸多照顾,尤其是堂姐虽然比我大不了几岁,一直是我的保护伞,好吃的分给我,好用的也有我的一份,皮筋、发卡都分享给我,用零花钱带我看小人书,开启我最早的阅读模式。
即便后来我回到父母身边,不受父母待见,已经工作的堂姐用微薄的工资贴补我读书,我才得以顺利完成学业。
我的成长过程中没有堂姐的帮助,很大可能性就没有我的今天,这份恩情一直记在我心底,有朝一日堂姐需要的时候,我宁愿雪中送炭。
成家之后的堂姐有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堂姐当老师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姐夫开大货车收入可观,儿子聪明可爱。
可是意外来的太突然,有一次姐夫出车途中疲劳驾驶,货车翻到路基下当成车毁人亡还是全责。
堂姐的生活一下子翻入谷底,突然的打击,家庭经济陷入困境,儿子也开始叛逆。
后来高考勉强考了民办大学,堂姐的收入勉强支撑儿子的学业几乎没有结余。
儿子毕业后换了几次工作,决定创业。
到谈婚论嫁的年龄事业刚刚起步,婚房提上日程,无奈之下,堂姐卖掉老房子给儿子付了婚房的首付还有差额。我出了一部分,顺利按揭了房子。
人要是倒霉喝口凉水都塞牙缝,刚办完儿子的婚事,堂姐大病一场需要手术,还能说什么?凑手术费呗!
刚开始担心堂姐经济上有压力告诉她:“这些钱是借给她的。”其实没有想到要她还。
后来堂姐选择了延迟退休,想存点钱和公积金合起来给自己买个小窝我非常支持:“和孩子住一起时间久了有矛盾,有个窝住着自在,你不要有压力,那些钱是帮你的,当初要是你不帮我哪有我的今天。”
后来我的女儿也到谈婚论嫁的年龄,两个年轻人选择在大城市定居,婚房首付也是个大数目,双方父母商量共同首付,减轻孩子们的负担。
有一次闲聊说起帮女儿买房这个事,堂姐脱口而出:“给她买房干嘛?”
我怔了一下不知道如何接话茬,内心嘀咕:“你都卖房给儿子付婚房首付,我怎么不能帮我女儿买房?她是我的独生女儿,不帮她帮谁?况且我已经说了支援堂姐的钱是给,不是借,不用还,反应怎么那么大?”
亲情一旦有了隔阂,就不会那么纯粹了!
借钱
在我们的婚姻生活起步阶段,刚好遇到房改,住房作价归户,刚成家存款有限,在亲戚的经济帮助下我们才顺利拿到房子的使用权。
后来搞土地承包,成本有点大,朋友给我们周转一部分,才顺利签了200亩土地的承包权。
后来换房子我们嫌弃按揭麻烦,又是亲戚朋友出手才全款的。
这些年靠着亲戚朋友给我们借钱周转,才顺利完成了人生中两件大事。
作为答谢还钱的时候要么送一份礼物,要么请吃饭。
后来有个相熟的朋友遇到急事问我们周转,先生征求我的意见:“借不借?”
“借吧,他平时为人还行,就几万块钱,不影响咱们的生活。”我们吃到了朋友亲戚借钱给我们的红利,朋友遇到困难同样伸出援手。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
朋友经济缓过来以后,换了新车,没有还我们的钱;
紧接着购买了新房又没有还我们钱。
孩子结婚是个大事,不得已我找到他们家说明情况,他说他卡上没有钱,明明他家刚拿到了秋收款。
看我追得紧找借口:“钱在媳妇卡上。”
我直接把手机伸到他媳妇面前,打开收款码,无奈之下给我转了一半,还不情愿的样子。
剩余的一半我在电话催促几次,他每次回答:“想办法。”迟迟没有动静。
后来我感慨:我们借别人的钱总觉得欠着一份人情,而他欠着我们的钱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质,竟然心安理得,也许这就是人性至暗的一面吧!
占便宜
我们在基层单位的房子是一处独门小院,刚调过去的第二年就买下了这个院子,后院很大除了养鸡,还能种菜种花,夏天蔬菜自给自足,十分方便。
即便后来我们搬到城里居住,我在那里有小副业,每年夏天每个月还会住上几天,秋收的时候住上一个星期处理产品。
毕竟在那个小院住了很多年,家具家电都很齐全,有网线还有我的小书桌、阅读架等用品,每次过去拎包入住非常方便。
去年十一到外地旅居,原计划三月份就回去,后来情况有变大概率不回去居住了,而且还有了卖掉小院的打算。
一个平时关系还算不错的同事,年底退休。得知我要卖房,立马打电话和我商量:“我的洗衣机甩干桶有毛病,我先把你的洗衣机拿过去用用。”不是商量而是通知。
那个双缸洗衣机已经有些年头了,值不了几个钱,竟然被同事盯上了:“难道没有我的洗衣机,你今年就不洗衣服了?”
有些东西我给你和你问我要是两种不同的概念:给你,是我心甘情愿的;而你要是不是有点越界?其实质就是有便宜不占就是我吃亏了。
人性这个东西真的有点阴暗,而且不敢赌,也不能赌人性,一旦赌输,关系很难回到原点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