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席鸡毛

看完《我不是药神》最先让我泪奔的是一段老人的话,“我病了3年,4万块1瓶的正版药,我吃了3年,房子吃没了,家人被我吃垮了,谁家还没个病人,你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吗?我不想死,我想活着。”
原来家里最不敢生病的人是老人,因为害怕拖累孩子。
在我家有个普遍现象老人总是那个吃饭最后收尾的人,因为害怕浪费,所以即使吃饱了还愿意往肚子里塞。真的不客气用塞这个字,我爸曾和我奶说过,你吃这么多,吃多了也难受,你心疼这点菜,却想不到生病了不光身体难受也会花更多的钱去治病。
家里老人不会想到你外边喝的一杯奶茶有的需要二三十块,咖啡有的需要五六十块,外面吃一顿少则几百。他们说的最多的或许是“白开水多好,既卫生又解渴。你在外边吃的一顿饭够我最少吃一个星期肉了。”
他们为什么不理解你的生活行为一方面是你没有给他你有这个能力的安全感怕你存不下来钱,再者他们真的没有见过什么世面。
现在我们都在强调怎么怎么让孩子多多见见世面,但是家里的老人呢,当你有能力养家糊口时父母年纪大了,当你生儿育女时他们又是你的保姆了,这个没有工资的保姆要天天围着你的孩子,你或许还要埋怨他们知识水平不行会宠溺孩子。
但是在他们的认知里,爱你就是把自己能给的最好的一切都留给你。那样的爱是直接的或许是不明智的,但是却是能给的最好的。
每年都会听到身边的朋友谈起家里的老人上当受骗的消息,用了几百块钱买了三无产品,如果是用品还好不会对健康产生影响,最怕花了钱买了一些对身体有害的保健品。
你说你怎么什么都不懂就买,他低头难为情的回你“他们说的挺好的,我觉得对身体有好处还给你买了一份。”
你在埋怨他们什么都不懂的时候却没想过教他们防骗的知识,想起儿时牙牙学语,慢慢从会爬到会走到最后的跑步都是他们一点点耐心教你的。
他们有个朋友的电话号码想要存进手机还要挑你不忙的时候,你和他们耐心的说了一次,但是一次他们接受不来,你就开始第二次第三次不耐烦的教学,到最后他们或许还没明白还要假装会了。他们早已经忘记了当初对你说过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逢年过节你也不愿意回来了,因为你说家里不方便,他们不明白家里你都生活了几十年为什么变得不方便了。他们还告诉你家里修了马路,盖了新的楼房,超市里东西也很齐全,但是你过惯了大城市的生活,就是不愿意回来,尽管家里有你最亲近的人。
行吧,一年回不来两次,你和父母商量要不然把您二老接到城里一起生活。他们怕打扰你,也说过不惯城里的日子。你软硬兼施还是把他们带到了你所在的大城市。
可是,在那里他们也过的不自在,大城市里的每个人面对的是冷冰冰的高价砖头,住了很久连邻居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小乡村虽然没有栉比鳞次,却有每家每院互动的温情。
今天给你端来了一碗菜,明天就会给人一袋水果,感情是交流过来的,当然谁对你好你就会对谁好。
我喜欢《请回答1988》的温情,喜欢三个妈妈没事一起喝酒聊天,一起卡拉OK,一起家长里短担心孩子的学习恋爱等。
如果有可能也带带老人去见见世面,让他知道为什么世界上有那么多令人向往的地方,为什么在外面吃的和在家里吃的感觉不一样,为什么会花几十块钱甚至几百上千去看一场演出,为什么我可以买很贵的东西因为我值得。
我学姐的一个价值观我很欣赏,如果需要借钱买房子,我还是要去银行有利息的借而不是用父母的钱,因为你的行为可能就把他们的计划打乱了。你有自己的日子,他们也应该有自己的生活。
你别怪他们唠叨啊,因为你们的世界他真的没参与过,所以真的不清楚。他们真的怕你过不好自己的生活,当你有能力时,他们也不想多唠叨。
所以,有空带他们去见见世面吧,就算最后还可以骄傲说一句,这一辈子我值了,没遗憾了,可以好好走了。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是我长大后才明白的道理,我知道珍惜的时候他们也老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