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必发之于情,从来文人墨客笔下的童年都是笑语欢歌。有“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有“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有“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发纸鸢”。描绘的正是儿童生活的欢快无忧,天真稚趣和丰富多彩。
南北朝有顾景秀、江僧宝等曾创作过儿童题材的作品;唐代则张萱善画婴童,韩滉也曾作过儿童题材绘画;五代则是“工画婴孩”的周行通和善于描写儿童生活的周文矩;宋代画坛婴戏题材比较流行,画此题材的画家众多,最著名的数苏汉臣;元明清时期,婴戏题材的绘画也是蔚为大观,陈洪绶、丁云鹏、焦秉贞等皆有很多佳作传世。
细细品味王家训创作的儿童题材绘画,会发现作品的构思非常巧妙。有对弈时,两眼紧盯棋盘的专注;有鱼儿上钩时,激发自内心的欢喜;有捉鸟扑蝶时的小心和慌忙;有读书写字时的一本正经和心不在焉……令人忍俊不禁,由衷地喜爱。
他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个个声色并茂的孩童形象以及他们生活的场景。画中的儿童在不同的时空中做着人们所熟悉的游戏,人与景、与境巧妙融和、相映成趣,展现了儿童的天真童趣。格调既高雅、又不失活泼俏皮,把“雅”与“俗”和谐统一起来,使孩童外在的灵动感与内在的单纯质朴得到了充分地体现。平凡、可亲近、常见,是其绘画的特点,也是最让人称道的因素。
他的童子作品题材简单,立意明确,但却有一种从思想上及情感上影响人和感染人的力量。在雅俗兼顾中做到形色的清新典雅、细腻生动,极易引起观者的共鸣,在孩子们尽情玩耍嬉戏的图画中读到自己的过去、自己的童年和所向往的生活情境,令人身心愉悦。在童稚的行为举止中把握纯真的特质也是中国文士们一直在竭力追求的一种状态,天地万物与我为一,真正投入自然的怀抱。
王家训的在画面中融入了生命与精神求索的轨迹,传承了中国绘画的精神内涵,反映了中国人和谐的世界观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表达传统文化,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个人风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