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过年(二)

作者: 俺在红尘 | 来源:发表于2018-03-12 22:02 被阅读279次

晚上下班回家,母亲热好了饭在等着。一看主食是馏黄米糕和油饼,惯性思维地问了一句:今天又过啥节?

母亲笑笑:老天苍,要吃盖窖饼的。

还有什么节没过?我问。

母亲说:二十五老天苍后正月里的节过完了,还有就是二月二了。

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春节法定假日七天一过,上班的号角已吹响,呼啦啦各就各位,雄赳赳气昂昂、干劲十足地“撸起袖子加油干”,投入奔小康的队伍。

闲赋在家的母亲,按部就班地过着她的春节。只要不出二月二,每天还在过大年。

相比较而言,我们的年过得虎头蛇尾、意犹未尽,有点儿应付其事的味道,少了些许庄重,少了几分仪式感。

母亲蒸的馍馍

初二婆婆家返回,妹妹两家子也正在赶来的路上。按照老家的习惯,平时办事业讲究三六九,正月里更要讲究个三六九。出远门都要逢阴历三、六、九,农村人俗称的黄道吉日。

这几年,一则在城市习惯了,入乡随俗地按照城市里“初二回娘家”;二则可怜的假期只有七天,睁眼闭眼间就过去了,再讲究“三六九”,估计都得旷工扣工资。所以怎么省事儿、省时间怎么来。

不管你想不想吃,初二回娘家门那顿饺子是必须滴。那些年生活条件有限,一年难得吃几顿饺子,饺子便成了待客待己的最高标准。

记得每年除夕晚上包饺子,母亲总是根据所剩的饺子皮或饺子馅预测来年丰衣还是足食。婆婆家每年的饺子皮和馅必须正正好,预示着来年不愁吃不吃穿。

每一个地方的风俗不同,殊途同归地是,全国人民的心愿都是一样的:衣食无忧,吃得饱穿的暖。

时至今日,先生一直叨叨那句“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倒着”,可能是饿怕了,累怕了。我常常开玩笑“那试试倒着吃饺子是什么感觉?”他想了想估计不敢尝试。

当“吃好饭、穿新衣”不再是过年仅有的奢望的时候,过年的味道似乎淡了许多。

已经长大的孩子们,看着和父母祖辈们围坐在一起,其实每个人低头玩着手机,在虚幻的世界里寻找他们的欢乐。

父母亲最大的乐趣是下跳棋、扑克牌的打大尖。平日里闲下来,两个人也能把两副扑克玩儿得风生水起、不亦乐乎。过年难得聚在一起,几个孩子们被迫放下手机,陪着姥姥姥爷玩儿扑克,逗的老人欢笑声不断。

难得的想像年轻人一样,赶个潮流全家去趟电影院,网上买票时才发现电影票和春运的火车票一样一票难求。无奈地打消了念头,改看家里的电视。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过了“破五”才可以南来北往地走动。老家有习惯初五一大早送穷土。年前刚打扫过的家,再干净也得扫点儿瓜子皮、花生仁出来,摸黑天仔细地包了扔到垃圾堆里,响一串鞭炮,预示着一年富富余余。

转眼初六已到,上班前恐惧症随着妹妹们的离开加重。相聚欢,相聚短暂;离别愁,离别久久。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父母子女、夫妻姊妹,每一个身不由己的人,分分合合,聚聚散散。

正月初十,母亲没有学本地人的习俗吃莜面,而是按老家的习俗吃了饼子。这一天是“耗子娶媳妇”的日子,小时候我们姊妹几个屏着呼吸、强打精神、静等耗子娶媳妇的日子记忆犹新。

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是南方人的。北方人永远是把饺子放在最好的节日,招待最贵的客人,犒劳辛苦的自己。

这些年,赶着时髦尝尝鲜。每年这一天买了汤圆或元宵。吃惯了饺子的胃硬是不接受这甜甜糯糯的吃食。所以,它们只是作为配餐,装点一下节日的花样。

今年的这一天,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尤其突出。即使除夕那天也没有这样浓烈。似乎某些人是在抓住过年的最后尾巴,过足了放鞭炮的瘾。

五天前,母亲说明天吃饺子吧。我以为她是流行一把要过“三八”节。一问原来是年里的“小天苍”。

传统长长久久的过年,在母亲每一次的提醒下即将过去。而上班的我们,忙着正在进行的记账或结账,早已忘记今夕是何年。只知道马上又是一季度末了。

古老的年的传统习俗,能在我们这一代传承下去吗?

回味过年(二)

相关文章

  • 回味过年(二)

    晚上下班回家,母亲热好了饭在等着。一看主食是馏黄米糕和油饼,惯性思维地问了一句:今天又过啥节? 母亲笑笑:老天苍,...

  • 回味过年

    元宵节在上班和聚会的各种喧嚣中度过,不知不觉年就过完了,心中倒是有几许惆怅。说来好笑,元宵节这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居...

  • 回味过年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转眼又过去了一年。头上又增添了白发,又加深了几度老花,加重了一些老态,人真的老了吗? 眼看又到...

  • 回味过年

    年是彻彻底底地过完了,甚至于过完年的同时,顺便连3.8节都过了。这下丝毫没有偷懒的理由了。回顾这个年,恍惚...

  • 回味过年(一)

    老家有句调侃的话:有心拜年,二月二不嫌晚。起码应证了记忆中的年是不急不缓的、是用心慢慢地去过的,年味儿的浓淡姑且不...

  • 广州过年的回味

    都市的街巷 像雨水丰沛季节来临的河道 人流又恢复了往日的涨潮 广州大道 历经了几日难得一见的清闲 车流又恢复了平常...

  • 回味儿时过年

    波 涛 儿时天天盼过年,过年能把新衣添。 吃好穿好玩得好,长辈还给压岁钱。 最是热闹...

  • 反思笔记(3)

    回味过年之——立心 今天过年回家算是离开家里最早的一次了,二舅妈因为家中有事,而表弟媳又留在了长沙,她希望表弟带着...

  • 回家

    每年回家都有不一样的意义。近些年回家的主题是过年。 上大学的时候觉得回家过年是一种回味,回味小时候...

  • 回味(续二)

    老闵正在家里看电视,突然接到了老金的电话,非常的意外,当听说老胡和老凃都在那里后,不禁喜出望外,眉开眼笑的连声说到...

网友评论

  • 涧底青松:仪式感太重要了
  • 四叶草_广广:又一个老乡,风俗如此的相同,饺子馅剩下,是粮食多,面剩下是钱多!
    四叶草_广广:@俺在红尘 坐标山西与你们隔河相望!
    俺在红尘:@四叶草_广广 你是哪儿的呀😄内蒙西部人风俗基本相同
  • 谭炳昌:读了觉得温暖,也觉得有些寒意。大家一定要努力把传统传下去!其实不光是习俗,很多好东西都在慢慢消失。孩子拿到糖果那千金难买的笑容,现在也很难得一见了 🤓
    谭炳昌:@俺在红尘 对哦!宇宙无常,没有例外,不过希望挽留“好”的事情是人性的执着 :relieved: 所以我一有时间便打个逗号。今天下午出发洞山寺打坐瑜伽几星期。有没有看过我的“洞山禅影”:https://www.jianshu.com/nb/20453995?你可能会喜欢 :smiley:
    俺在红尘:@谭炳昌 是啊,这是时代飞速进步的代价,必然要丢掉一些东西。无论是好是坏。每一代人丢一点,终将逝去。
  • 竹露滴清响:回家过年真好!
    俺在红尘:@竹露滴清响 🌺🌺
  • 徽韵蒹葭:白白的馒头可真是诱人啊😄
    俺在红尘:@徽韵蒹葭 😀
  • 我写写:每一个地方的风俗不同,殊途同归地是,全国人民的心愿都是一样的:衣食无忧,吃得饱穿的暖👍
  • 素面迎风:老人们都按农历过日子,什么节气 吃啥饭。💐💐💐
  • 静静的白莲:年味在小时候总是最浓,小天苍第一次听说
    俺在红尘:@静静地白莲 同乐☕
    静静的白莲:@俺在红尘 节日快乐!💐💐💐
    俺在红尘:@静静地白莲 十里不通俗,各有各的讲究🌺
  • 好风似水:这一个又一个节日,我父母在时都过的,可是现在不读你的文章差不多已经忘了。
    俺在红尘:@好风似水 加油😂
    好风似水:@俺在红尘 有,文章😛
    俺在红尘:@好风似水 当我们老了可否有东西告诉我们的孩子?留给他们?
  • 精进的医生:年味值得回味哦!
    精进的医生:@俺在红尘 喜欢这种味道!
    俺在红尘:@精进的医生 浓淡都有味😂

本文标题:回味过年(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fuo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