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自然有一批大咖荐书被刷屏,但我不以为然。
与这个节那个节主要是商业利益驱使一样,如今的读书日也基本上是超级IP刷存在感的好时节。读书本是个人的事,更是一辈子的事,岂是官方所谓的全民读书日能够亵渎的?当下世界,大学教授不读书己成常态,被生活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打工者自然无空读书,退休大妈你让她们读书?还有的是为了装,为了卖的读书人(其实是贩卖心灵鸡汤般所谓知识的商人),满世界恐怕只有背看书包的读书郎不得不为升学考试硬着头皮读课本。剩下的才是为了兴趣的真正读书者。
自许为读书人久矣,还自命为终身学习者且无法自拔,似乎人生的大把好时光都浪费在读书上了,但回想起初的读书缘由我又怎会心生忧怨呢。小学时是文革时期,家里自然是没有书的,除了课本就是毛选老三篇,外加家里几本翻烂了的大众医学杂志,我爱上读书纯属偶然,邻居的王大哥似乎是颇拥有几本好书的,经常看他读得茶饭不思,偶而凑在一旁看几眼,居然都是让人上瘾的故事,与说教的课本不可同日而语,后来知道是小说。王大哥极疼爱他的书,读完仍然崭新一般,也无意借给我读,但他却知道我对书有兴趣。一日傍晚,他问我有没有兴趣晚上去排队买书,我纳闷了,不懂为什么晚上去买书,但点头同意了。华灯初上时,我跟着王大哥出门了,稀里糊涂到了福州路河南路口的新华书店(后来改成了科技书店),门口居然排着长队,我跟着王大哥排在队尾。我问王大哥要排多久,他说明天早上八点书店开门才能买书,原来需要排通宵啊!我以前有过跟着父母通宵排队买年货的经历,深知其苦,但事到如今也没有打退堂鼓的道理,好在正值炎热的夏天,排累了就地躺倒,反正大家都一样。夜来无事,就听王大哥的爱书读书经历,听得如痴如狂。王大哥年幼丧父,兄妹三人靠老母亲帮邻居倒马桶的微薄收入抚养长大,他算时代的幸运儿,家里没有父亲得以照顾进工厂上班,弟弟则远赴黑龙江建设兵团,妹妹因残疾留在街道的生产组工作。这是我懂事以来对邻居这个长期熟视无睹的家庭的第一次正面了解,蒙王大哥高看,认为我是个读书之才,嘱咐我得多读书,一夜无话。
天亮了,昨晚的买书队伍已经看不到尾,后来才知道队伍排到了芝罘路(我不认识罘字,回家查字典方记下)。书店开门时来了些想插队的人,我们自然不让,大家前胸后胸相连来抵御。终于轮到我们了,王大哥买了四本一套的外国文学名著,后来才知道是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我以前完全没听过书名和作者。我掏出口袋里积攒多日的一元钱,按照王大哥的建议买了《唐诗一百首》和《唐宋词一百首》,匆忙回家补觉。
读书日可以休矣回想起来,就是我至今珍藏的这两本小数,开启了我的阅读之门。上大学后,我是图书馆的钉子户,其实真正读专业书的时间远少于阅读文学“闲书”的时间。就这样,一本接一本,从小说大家的狄更斯、雨果、大小仲马,读到大诗人普希金、雪莱,歌德,基本上都浏览了一遍,尽管很多书读过就忘,但读书的习惯既已养成,至今仍然无书不欢。曾经为了上课时偷偷读小说多次挨过老师的批评,好在成绩没有落下也就不在意了。从中国的四大名著到外国文学名著,再到文艺复兴历史和哲学,我终于用知识武装了自己,而不再是国家计划中培养的理工男了。
不过,有时候读书多,烦恼也多,不读书自然就不会多想事儿,事想多了难免与时代格格不入,好在我尚能用从事科研那档子事来自我调节,而且还总记得父亲当年的一句话:不要乱写文章,理由是容易惹祸,这是经历文革那一代人的自我保护手段。我一辈学和用都是技术,“闯祸”的机会就少,但读书让我心灵丰富,远不是现在用运动式的“读书日”能够达到的,为此,我满心欢喜。欢喜的不仅是书中自有黄金屋和颜如玉,而是在别人缺乏刺激而觉得无聊时我仍然手有余香,在别人为矫揉造作的电视剧抹眼泪时我仍然心驰神往,此生足矣。
在这纷繁躁动的时代,不少人认为读书是在浪费生命,但我初衷不改,乐在其中,纵然浪费生命也无怨无悔,只是想到那个轰轰烈烈的读书日,忍不住要吼一声:读书日可以休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