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话说了一堆,就此打住,要聊论语,必须先请出我们伟大的孔子,尽管孔子他老人家经常不遭人待见,但他的事业却依旧基业常青,他老人家在世时,周游列国想找个工作,但那些各地诸候和大臣们却怕他上岗后对自己不利,尽管好吃好喝的招待他,但就是不让他老人家上岗,所以,他老人家只好回到家乡,授徒讲学。
当然也有令他想不到的事,当他离开这个世界后,却总是有人要把他请出来当代言人和偶像,享受冷猪肉的待遇;当然他有时也时运不济,被批评为思想封建冥玩不化的迂夫子,但他老人家却总是毅力坚定,不受一时的干扰,坚守前行,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直至今日我这个无名小卒也喜欢他老人家,也要给大家说说他老人家的事儿。
尽管这样讲,我对孔子是非常非常尊敬的,在书院上课时我们都要“整束衣冠,端身正意并敬称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孔圣人,揖首行礼三鞠躬而拜”。
孔圣人的命是很差劲的,尽管也算一个小官二代,但由于老爹死的太早,大概是三岁,他跟本就没有享受过官二代的待遇,不但如此,还背着一个私生子的名份,只能与老娘、外公生活在一起,但孔圣人是了不起的,十五岁便立志于学。
我们现在高考完了,要填志愿了,若您作一个社会调查,问一些同学你这一生理想方向是什么?未来准备做什么?大多同学是不知道这辈子要做什么的,尽管他们已经学了十二年。我这里决不是说现在的同学们没有理想,与同学们没有关系,同学们也深在其中呀!我只想表达当下我看到的这个现象,当然我们也可以说很多同学都是有理想的,如考上清华、北大,找个好工作,挣好多好多钱之类的,但我理解这些真不能算是理想。
扯远了,回来,继续说孔圣人,之所以为圣人,他是比我们好学的,他老人家曾讲,“在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里,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不过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
尽管孔了好学,很有学问,但他的人生也是挺悲崔的,因为老爹死的早,无人给他安排工作,更没什么家族的产业可以继承。所以,20岁开始孔子便出去打工,先是帮别人管理仓库,干了一年,孔子可能觉得不顺心,所以也跳槽了,又去帮别人管理牛羊。大概在二十八岁时孔子开始创办中国第一所私人学校,收学生搞教育。这里我要说一下,孔子是伟大教育家,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中国文化的代言人,是教师这个职业的祖先,但现在的教师节却与他一点并系没有,这个我很有意见。
三十岁左右孔子在鲁国已经很有名气,而且已经有不少固定粉丝,像齐景公、孟懿子这样的实权派人物也与孔子进行过对话。
在春秋那个臣杀君,子弑父的动荡时代,孔子的命运也是一波三折,先是避鲁国内乱逃往齐国,而后又回到鲁国整理修编古代留下文献。
孔夫子不仅仅只会教书,而且是有政治理想和抱负的人,更是一个知行合一,敢于实践的人。孔子先后在鲁国担任过中都宰,相当于地市级的行政长官,也干过司空,相当于鲁国的建设部兼工信部长,因为政绩突出孔子又升任鲁国的大司寇摄相事,相当于司法部长兼代理总理。后来因为齐国怕孔子执政的鲁国强大,所以齐国送了80名美女给鲁国的国君和大臣,导到鲁国国君和大臣三日不上朝办公。孔子非常失望加之与权臣季氏已有矛盾,不得已便又离开了鲁国。
为了推行他的政治主张,他到各地去找工作,当然我们也应叫周游列国,但孔子因为太优秀,学生也又多又优秀,尽管一些国君想用,但各国的大臣却排挤他,有的国君想分点地给孔子搞自治区,但又担心孔子做大后,把自己给吞并了,所以尽管在卫、曹、宋、郑、陈、楚等国一共呆了十多年,但就是没有人请他上岗。
十四年后,68岁的孔子结束了周游列国的旅程,回到鲁国继续从事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献的工作。
这里我不是写孔圣人的传记,只是简单介绍一下孔圣人的一生经历,有兴趣的同鞋请自行研究,比如去看看,《史记》中的《仲尼第子列传》,《孔子家语》等等,当然你也可以在网上找一个孔子的电视剧也瞧瞧,当然也可看看周润发大叔演的《孔子》。
当然,在以后分享我学习《论语》体会的时候,机会恰当,我也会向大家介绍孔圣人的详细事迹,但有一点我这里必须很激动地说一下,就是孔圣人对中国文化的巨大贡献。如果用夸张的话来讲叫“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如果用书面语言来讲叫“孔子立起了中国的文化的道统法统,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且没有之一。”,如果用通俗的语言来讲叫:“孔子继承并留下了中华文化的血脉”。
丁酉年初夏丙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