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们同鞋、大鱼小虾们,当下吉祥,我叫丙林现居成都,古时叫蜀地,我们这儿是来了就跑不脱我地方,前几年号称“尘堵”,尽管有此雅号,但我依然热爱喜欢这个晚上下雨,白天出太阳的地方。
我从小读书不多,但不小心却喜欢上了古代的书,单位的同事,很多人觉得我很另类,我也只有说:“我是从古代穿越过来,看看我的未来的是怎样”。我与小平同志一样,“我是农民的儿子”,老爸、老妈基本等于五分之四的文盲,书店是读高中(纠正一下哈是职业高中)时才进去的,更不知有图书馆之类的可以花10块钱就办张卡可免费借书的公共福利了,所以书读的不多,但还是贪心地吞过太上老君、孙子、商鞅等轴心时代大咖们的著作,虽不太懂,但我还是欢喜,后来又当兵,又工作,便是找些古代的东东似懂非懂的看着。
有一日我一个同事,看我对老祖宗的东西还有点兴趣,便送我一套当代国学大师南怀瑾老先生的全集,接下来,便似如同找到了另一个新大陆似的很是兴奋了一段时间,大概有几年时间吧,基本读完了南怀瑾先生讲儒家和道家的东东,由于慧根太浅,佛家的东东总也啃不动,也就成“学罢”。后来,因缘合和又遇到我的老师冯学成先生,冯先生曾师承海登、本光法师以及南怀瑾的师兄杨光岱、李自申、贾题韬等老前辈,对于冯学成先生我这儿就不多介绍了,我也怕大家说我故意而为,有兴趣大家各自问度娘。
至此命运这个总导演就此抓住了我,让我全心全意地投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地点当然就在冯老师开办的龙江书院。
以前冯老师就常说,让我们要将学修与实践结合起来,语言表达与文字表达结合起来,心的修养和身的修养结合起来。近日,我突然感觉在学习之余应该做点什么,不能光看别人的书,听别人的讲课,自己也可以一边学习一边写一写学习的体会,这样便可将学和思和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孔圣人是述而不作,我就更不敢写什么了,但想,现在的传统文化读本都太枯躁,不是注释就是解读,又是说明之类,让初学者很难切入。前段时间书院组织学习清代廉吏于成龙时,看到于大人对读书的一句看法很受启发,他说“为学务敦实行,不屑词章之末”、“学者要识得道理,从头做起”,所以,就想,我是否可以一边学习一边思考写出自己学修体会,这样即可用通俗的接地气语言把高深的传统文化表现出来,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老祖宗们留下的这些宝贝了。
另外,我也想逼自己一下,因为自己做事,在内心深处时常有半途而废的意念生出,不够坚定,所以,想给自己一些压力,逼一下自己认真的对老祖宗留给我们宝贝进行深入学习,看看自己能不能坚持,这也算是给自己挖了个坑,偷偷地看看自己最终何时能从坑里爬得出来,哈哈,大笑中......
丙林丁酉年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