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孩子的品格》读书笔记 2(抗逆力)(自我效能)

《孩子的品格》读书笔记 2(抗逆力)(自我效能)

作者: 云随心动 | 来源:发表于2021-11-12 22:05 被阅读0次


    第三章:抗逆力(给孩子一颗强大的心脏)


    美国心理学会指出,抗逆力是个体在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和其他生活中大压力时良好的适应能力。它是一种能从困难中恢复过来的能力。

    抗逆力强的孩子,通常能够和父母之外的成人,和关心他们的人产生强烈的社会支持联系和感情联系。

    1.培养不轻易言败的孩子

    2.抗逆力,孩子的心理免疫力

    心理学认为,抗逆力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免疫力。

    抗逆力相当于人类面对困境与挫折的一种心理免疫系统。既然是免疫系统,那么正常的抗逆力水平就应该体现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不断对自己的行为与认知边界进行突破,从而不断地解决问题,走出困境。

    真正的挫折教育,既不是过度的保护孩子,也不是对孩子的困难置之不理,而是应该和孩子一同面对困难,给予孩子情感上、认知上、思维方式上的全方位支持。通过家长的支持、引导、帮助孩子形成抗挫折的能力和信心,这才是挫折教育的核心。

    抗逆力成就四种优势;

    社交能力强;问题解决的能力突出;自主精神明显和目标感明显。

    3.抗逆力形成的三要素:

    “我有”  (主要针对个体与外界事物的所有关系)(孩子与资源的关系)

    1)与孩子建立亲密的联结

    2)给予孩子适当的期望

    3)多为孩子提供参与各种活动的机会

    人生发展要素缺乏是很多孩子社会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长期处于匮乏状态的人,都会在心理上或多或少的产生某种深层次的挫败感与无助感。

    “我是”    (孩子与自我的关系)

    “我是”是通往内在,是强调主观的自我认同与自我肯定)

    (抗逆力强的孩子会表现出很强的共情力)

    “我能”

    则体现为孩子与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

    科学研究证明,孩子正是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一点点小困难,逐渐形成自信心、独立性、思考能力和坚持精神的。这些都是构成抗逆力的必要因素,并最终成为孩子伴随孩子一生的“隐形的翅膀”。

    4.提升抗逆力的三大条件

    1)多给孩子关注和支持

    很多孩子并不是不能接受挫折和失败,只是从小听到的表扬太多了,对自己的能力缺乏正确的认知。这就是环境的假象掩盖了真相的显性表现。

    从来没有绝望的孩子与绝望的教育,只有深藏在心底的对爱、对关注的渴望。

    2)爱与温暖是发展抗逆力的推动力

    需要的反馈方式:重过程,轻结果的模式。

    3)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犯错的孩子

    孩子犯错误时,是为父母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场景,让父母学习如何运用积极心态处理孩子所犯的错误。

    “无条件的爱”并不是泛滥的意思,而是在具备一种终极关怀与接纳前提之下的大爱之心。

    “无条件”并不是没有条件或不设定条件,而是在合理的规则之下,尽可能地给予孩子最大的爱与尊重。

    5.“ABC模型”提升免疫力

    《少有人走的路》中的一句话:“真正的爱,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有效的敦促。

    A :Acceptance (接受

    1)孩子从父母身上学到的对各种事件的因果分析

    2)孩子听到的批评方式

    3)孩子早期生活经验中的生离死别和巨大变故

    模型中的“A”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他可以帮助孩子了解事实、接受事实、同时超越、战胜这些事实。

    B:Behavior (行为)  即用积极行动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

    人通常有两种典型的思维模型: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培养成长型思维孩子需要:

    1)对孩子多鼓励、少表扬、多描述、少评价

    2)鼓励孩子乐观面对失败

    3)学会在孩子面前示弱

    C:Cognition (认知)

    即怀抱积极的心理预期,,通过感知当下,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能掌控的部分,从而设法改变现状。

    当孩子遇到困境或挑战时,进行这样的引导

    1)鼓励孩子接纳这件事带给他的所有负面情绪

    2)引导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当下正在做的事情上

    3)制定计划

    4)立即行动

    家庭游戏创设:沙漠求生

    第四章:自我效能感(帮孩子确立”我能行“的人生态度)

    1.自我认知与自我效能感

    自我认知的文化属性

    所有的自我认知其实都是以一个人的智力、知识、思想修养、道德品质与文化习得为基础‘通过对待生活的态度、情感、行为等体现出来的一种理解世界的方式。

    由此,自我认知便带着明显的文化社会属性。当人们观察、评价另一个人时,也是通过自己几他人的文化属性“由表及里”进行,即通过对方的眼神、表情、神态,谈吐举止等观察并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什么是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完成某种任务的预期和判断。

    2.自我效能感决定了人生选择

    1)自我效能可以激发我们的积极情绪

    2)自我效能感会影响我们对环境的选择

    3)自我效能会决定我们的心理特质

    进入“习得性无助”的状态几乎都丧失了自我效能感。

    如何激发潜在的能量?

    1)知难而上,主动面对压力引发的焦虑

    2)自力更生,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决定孩子自我效能感的五要素

    1)孩子以前成功或失败的经历

    2)替代性经验或榜样的影响

    3)他人的评价

    4)合适的情绪唤醒

    5)熟悉的环境条件

    4.积极的自我评价

    5.恰如其分的激励和奖赏


    6.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

    7,家庭游戏:自我的每一面

    三张卡片 描述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理的我”:身高,体重,体型,声音特点、五官特色。

    “精神的我”:兴趣爱好,梦想愿望,能力,态度,常出现的情绪等。

    “品格优势”:热情,乐观,乐于助人,不畏困难。

    结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的品格》读书笔记 2(抗逆力)(自我效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gywz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