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希望自己的孩子越来越优秀,越来越好吗?你是不是常常激励孩子,想要他变得更好?那么,你通常是怎样激励孩子的呢?
你是否对孩子说过这样的话?
“你怎么不看看你的数学呢?那么差!就语文考了97,还不到满分,就飘飘然了!”
“你以为这点成绩就很好了吗?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别人不知道比你强多少?”
“你要是再继续懈怠下去,不用心,不努力,很快就掉下去了。”
我们觉得自己是在爱孩子,是为了孩子好,想要激励孩子更好。殊不知......
很多错误都是以激励的名义犯下的
1.我们从哪里得到这样疯狂的想法,当孩子感觉糟糕时会做的更好?(惩罚)
我们是不是经常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吼一嗓子他就马上安静了,而且还对孩子说:“我是为了你好。”我们心里就觉得这个方法很管用,会以为通过惩罚可以让孩子自省,可以刺激到孩子来面对自己的错误。“当心是什么在起作用?”
惩罚确实会马上有效,但长久就会失效,而且会带来负面效果,也没有给予孩子平等和尊重。
2.孩子感觉好时才会做得更好。(鼓励)
想想最近一次你感到羞辱或不公平对待的时候,你会希望主动合作或做得更好吗?
花点时间闭上眼睛仔细想想,还记得最近一次(或你童年时)有人为了激励你而让你感觉糟糕的例子。回想当时的细节,你当时的感觉,注意你当时做了哪些关于自己、关于那个人以及关于未来的决定(即使当时你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做的决定)。
你是否有动力做得更好呢?如果是这样,这种感觉好吗?或是基于对自己和/或其他人的负面情绪?你觉得想放弃或掩盖,所以你可以避免未来的耻辱吗?或者你想成为一个讨好者——牺牲自己来取悦他人吗?
3.和孩子一起来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来激发孩子的动力。
让情绪跟着我们的心来走,孩子感觉不好发脾气的时候首先应该接纳他的情绪,鼓励是能真正的尊重和看到孩子的。
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样,我们的行为都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加以模仿。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头脑风暴,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激励,不是激将!
所谓激将,是用言行让对方感觉被瞧不起、被羞辱或者惭愧,刺激他的自尊心,羞耻感,愧疚感,从而达成自己的目的。
而激励,则是激发对方的内在动力,信任对方,塑造对方的自信,鼓励对方一步步的成为更好的自己。
案例分享(朋友的孩子,化名转述)
清晨5点多,3岁的小女孩兰,已经和姐姐、妈妈一起到达了田径场。兰和妈妈是来陪伴6岁的姐姐出早操的,她站在跑道边上,面对着我和她妈妈说:“我要跑步,跑2圈。”兰说着,并没做跑步状。
听到女儿的话,妈妈赶紧说到:“那你快跑啊!”
……孩子抬头望着妈妈,似乎在想着什么。
我走到兰的身边:“太好了,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跑呢?”
“我等到教练来了再跑。”
教练来了,兰开始跑步。大约五分钟过去了,兰跑完一圈,来到我们面前停下,左顾右盼。
“怎么不跑了?”妈妈不满地说道。
“我好累啊!”兰一边回答,一边转过身去。
“快跑去,不然一会儿没有牛奶喝。”妈妈在使劲儿。
兰回过头来,望着妈妈,有些不安,有些委屈,空气立即紧张起来。
“兰跑步一圈下来把教练都超过了,感觉累是吧?”我说到。
“嗯,我把教练都超过了!”兰自豪地回答。
“阿姨看到兰现在大气都没出,觉得你很轻松。接下来这一圈,是准备歇会儿再跑吧!是等着和教练一起跑呢?还是等着和姐姐一起跑呢?”
“歇会儿再跑。”兰不再拒绝。
“好勒,兰棒棒哒,我们为你加油!”……“
姐姐跑过来,兰加油!”
…………兰后来跟我许诺,明天她要跑三圈。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