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场离别二十载

作者: 经络世家 | 来源:发表于2023-12-02 09:35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本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参与书香澜梦推文第62期以《离》为主题的创作活动。欢迎大家欣赏!助力!谢谢!

洪亮是个特别勤奋的人,从小特别机灵,胆子大,兴趣广泛,尤其是对读书,习武的爱好,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

有闲时,也跟着二叔拉拉二胡,吹吹笛子和玉箫。

他的书法也非常出名,那手如行云流水的草书,笔锋到处,龙飞凤舞,甚称一绝!

他为人善良,品德高尚,有勇有谋。深得当地人的尊重与信任。

武功造艺颇深,善使一杆追魂枪,舞动起来犹如玉龙腾寰宇,恰似金蛟搏大海,惊世骇俗,赣水无双。慑人魂魄的追魂枪,能让对手不寒而栗,心惊胆颤。

洪亮的追魂枪用两句形象的话去概括的话,那就是犹如:小李广花荣再世,隨英雄罗成再生。

他的拳脚功夫也是上乘一流,难逢敌手。

一副好身板常年无疾病,支撑起他那刚柔并济的性格。

他体质好,力大无穷,一百零八岁还能耍动八十斤重的大刀,常与年青人掰手腕时,也多占上风。一百十八岁还能从山上挑回一百斤重的樵柴。

他性格非常乐观,胸襟坦荡,很有格局。一百二十八岁时离开人世。

据说是站着离世的,当时惊动了整个村子,全村人都来观看他站立不倒的遗容。并为他送行。

他真是来也风光,去也风光。在世风光,回天同样风光!

就让我们拔开历史的尘埃,去探索洪亮老前辈的一些人生过往的片断吧!

洪亮是江南春城单东乡人,生于一七九八年秋,殁于一九二O冬年,一生历经了三个世纪。

是一个极具才华,武功超群的大师级人物。

只因出生后才十二岁时,父亲就去世,十五岁母亲又病故。然后只能跟着自己的叔叔过日了,未能有缘科举考试,也就没有任何头衔。

所以,他的好多事迹也未能载入正史,只在民间流传。

他只读了五年私塾,后来跟了一个卖艺的师傅,教他日攻文韬,夜习武略,才有了他后来传奇的一生。

二十三岁那年,洪城翁提督为了完成皇帝要他在鄱阳湖操练水军的计划,他一边向省辖以下各州、县下发通谍招募勇士,一边在腾王阁附近的校场内摆下雷台比武。说谁能拔得头酬,就立谁为新军统帅。

自发谍之日起,一个月后正式比武。

五月端午节刚过,比武就要开始了,全国各地的习武者,蠢蠢欲动,跃跃欲试的想通过赢得这场比武,来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

洪亮也不例外,拜别师傅,来到了洪城校场,离雷台不远的地方住下。

这家酒楼,是洪城最好、最豪华、最大的酒楼。离校场较近,靠近腾王阁。酒楼外围壮观气牌,内外全是隼卯结构,上、中、下三层,每层数十间房间。

一流的古色古香的装饰,琉璃红瓦,雕梁画栋,飞檐凌霄,一派州衙富态景象。

店是提督兄弟开的,自然客满为患。

洪亮住三楼靠近走廊边的一间,面对赣江。夜晚,洪亮在走廊上一边度步,一边看着月亮映衬下的滔滔赣江,心潮澎湃,汹涌起伏。颇有感慨地写下《鹧鸪天》一词,以壮情怀。题为(江城夜)

思来夜宿赣江边,

豪气冲破水中天。

烛光脑海忆往事,

月明窗台挂弓弦。

波涛涌,

心熬煎,

壮士情为社禝生。

敢对山河立长誓,

剑戟刀枪灭狼烟。


写完也吟罢,隔壁的河北沧州壮士关雄从房内出来,口中念道:好诗,好诗啊!敢问壮士大名,家乡何处?洪亮很有礼貌地说明了自己的姓名和来处。

关雄又说:看洪壮士装束打扮,像貌堂堂,绝非等闲之辈。不知师从何人啊?

洪亮回答道:师傅姓耿,名虹。湖南禮陵人,师祖公曾是本朝先皇卿点的武状元耿勇。

关雄听了觉得这个洪亮很有来头,便又问:兄长如今年芳几岁了?洪亮答道:二十有三了。

“你呢?”洪亮问道,关雄回话:大你两岁,二十五岁了。接着又自报了家门。

原来关雄是水浒传里关胜的第二十三代玄孙。本领也非常了得,继承了祖业,一把大刀八十斤重,耍得虎虎生威,遮天蔽日。

他接着又说:刚才洪兄词里后面四句,波涛涌,心熬煎,壮士情为社禝生,敢对山河立长誓,剑戟刀枪灭狼烟。我听了感触颇深,受益匪浅。很是感同身受啊!

不知你诗中的剑指的是什么剑?洪亮道:狭路相逢勇者胜,短兵相接威自生,出奇方能至敌死,十八罗汉护身边。此乃青风剑也。关雄赞叹:好剑!

你的戟呢?什么戟啊?关雄又问洪亮,洪亮道:戟自秦汉势如虹,钩星逐月力无穷。曾叫胡马边陲跪,敢教匈奴塞外怂。戟为压阵利器,名叫方天画戟。

关雄赞道:果然是名戟。刀又是什么刀呢?洪亮应道:削铁如泥神武刀,斩妖断头助英豪。黑夜铮亮白似雪,寒光祭起日月高。此乃屠龙降日刀。

关雄续赞:此乃宝刀也!可与自己的青龙偃月刀篦美。再问枪的厉害之处时,

洪亮笑道:枪套缨丝丹顶红,快如流星行夜空,阵前一幌惊敌胆,战场出入似游龙。这是追魂夺命锁喉枪。

关雄赞道:果然是宝刀配英雄,金枪出豪门啊?洪兄一定能斩关夺隘,一路高歌猛进!抓取桂冠。

洪亮谦答:哪里!哪里!承蒙兄台高看了。我看你气宇不凡,桂冠应是非兄台莫属了。

言罢,二人哈哈哈哈大笑一阵,皆大欢喜。洪亮道:关兄文武兼备,诗书文章应该不在话下?何不借着月色赣水,赋诗一首,以壮情怀?

关雄谦虚的说了声,承蒙洪兄抬爱,我也为接下来的比武赋诗一首吧,也不枉今晚与洪兄相识一场。

洪亮道:我这有纸笔,你用吧,不用回房去取。关雄接过纸笔才发现洪亮的草书如此地漂亮,这那是字啊,简直就是飞龙在天舞凤归巢啊!真有爱不释手之意。

便对洪亮说:我说,你替我写,你的草书太美了,我要带回家去留作纪念。洪亮乐意地接受了关雄的请求。


关雄说:我喜欢七律,作首七律诗吧!诗题:(赣水豪情)《七律》

中原策马赣江边,

千里奔驰踏云烟。

肩扛日月风开路,

头顶星空夜露天。

壮士赴汤可断腕,

豪杰蹈火敢争先。

倘若苍穹遂人愿,

定教军旅谱新篇。

诗毕,洪亮道:关兄果然是人中龙凤,也必将是军中翘楚。文能出口成章,武可杀敌报国,而且心胸宽广,格局远大。必是国家所需帅才。预祝兄台此番作为之后,必成新军之帅。

关雄道:洪兄过奖,你也抬举我了。应该说,文彩方面,你我旗鼓相当,伯乐博中!用兵之道也各有所强。武功我看我们之间也应该难分上下,明天一试便知分晓。既然我们这么投缘,不如我们结拜为兄弟如何?

洪亮应道:关兄之话正合我意。明月在高,不如我们面对赣江就此一拜吧?

于是,二人同誓:苍天在上,明月作证,我洪亮,我关雄,面对苍天、明月、洪城、赣水,星夜酒楼结义!互为兄弟,从今往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做一对真心实意的好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誓毕,洪亮说:关兄,你大我两岁,现在起,你就是我大哥!我就是你兄弟了。大哥在上,请受兄弟一拜!关雄赶紧上前一把扶起洪亮,口中说道:都是兄弟了,以后不必这样。言罢,两人以水为酒,碰杯同饮,过后,关雄说道:兄弟,你诗中提到的四件兵器,是从何处所得啊?

洪亮笑着回答道:戟是郭子仪大败安史之乱的功勋兵器,名叫方天画戟。是祖师爷为官时,得一高人指点而练成,后由师傅传给了我。

剑是三国赵云单刀赴会,力保诸葛亮联吴成功的重要法宝。后经赵云五十三代玄孙赵强,与师祖同朝为官,二人要好相互切磋,传致祖师爷一套技法。现经师傅传授于我。名阅:青风斩妖剑。

刀是关公的青龙偃月刀,能遮天蔽日,杀伤力极强。是一个叫关山的将军与师祖情投意合,二人结为兄弟,而传授给师祖的。师傅得其真传,现又让我学会了。

枪是师傅家武馆的震馆之宝,是随唐罗成的真传枪法,传至宋朝时,被小李广花荣改良,战力大增。是花荣嫡传二十五代曾孙,花魁,早祖师爷十年校场比武夺魁,成为武状元。后与祖师爷同朝为官,看祖师爷为人谦卑,好学上进,就将枪法传于祖师爷。再由师傅传授于我,我已烂记于胸,不敢遗忘!


关雄大笑道:兄弟功夫真是了得啊!尽学的名家之长,好多东西以后还望兄弟多多指教啊?洪亮:指教不敢,我们相互切磋,相互学习吧!

接着,关雄又道:你也学过关云长的青龙偃月刀法?洪亮回答:是得。关雄说:那我们的刀法同出一门啊!说实话,十八般兵器我都练过,但我最喜欢的就是关公刀法。

洪亮也接过话题说道:我也全告诉关兄,十八般兵器我也全练过。剑戟刀枪这四种,我都爱之有佳,而且样样使的得心应手。

关雄又说:那我们干脆以手代刀,下楼到江边比划一会再回房睡觉如何?经关雄这么一提,洪亮倾刻来了精神,笑道:那我们兄弟俩下去玩会吧!

话音刚落,兄弟俩来到了江边的一片堤上,借着月色,洪亮纵身一跃,在离地一丈多高的树干上折下两根虎口粗的柳枝,自己握一根,另一根准备给关雄。并说:关兄,这下我们用柳枝代刀,比以手代刀更好使一些吧?

关雄看到洪亮如此灵巧的轻功加力道,心中赞叹不已,便说:兄弟果然身手不凡,轻功也如此厉害!说罢,窜上树干,一个猿臂探月,一丈余高处折下两根柳枝。

便刻,两人四目相视,哈哈大笑起来。洪亮道:大哥的轻功更是身轻如燕啊!关雄笑道,到底是兄弟,功夫自然相近啊!

江南的农历五月,已是仲夏,暑热已至。这几天,气温很是闷热,江边有好多人在柳树下,江堤上散步纳凉。

这时,好多人在此看到了他们的举动,都觉得好奇,于是停下了前去的脚步,都慢慢围过来看热闹。

洪亮,关雄兄弟俩,撕掉柳枝上的小枝条,仅在木棍小头留下小枝条与叶子,让其作为刀的形象而存在。变成了一人手中的一把“木棍刀”,在众人的见证下,他们开始了一场校场门外,雷台之下的南北两派的偃月刀对偃月刀的颠峰对決。

撕杀得正欢时,那边的柳树下,有人叫道:翁提督,前面有两个年青人正在用柳枝当刀枪,打起来了,而且打了好一会了,功夫不分胜负。对打得非常精彩,看得人眼花瞭乱。现在前去围观人越来越多,您也去瞅瞅吧!

翁提督为人亲和,口碑也好,没事喜欢到平民中间去走走,聊聊天,这会听说有这么档子事,自然不会放过,答应跟报线人一同去看看。


当翁提督来到现场,看到他们还在比拼撕杀的场境时,也惊呆了,他做提督十多年了,自己的功夫也是上乘的。从来没见过这样高超的兵器对决!功夫太精深,太绝了!

他小心翼翼地问身边的旁人,你知道他们比试了多久了吗?正好此人也是来参加雷台比武的年轻人,回答道:他们一开始比,我就在场,已打过二百多个回合了,还是看不出胜负。

看他们的招式,象是同一个师傅所教,但有时又有些不象。也不知他们是从何处而来。估计应该是来参加雷台比武的。如果我判断没错,今年的雷台比武,肯定是他们中间的有一个人会夺得桂冠。

翁提督还以为此人是洪亮、关雄他们一伙的,看出了自己的身份,在估意推崇他们,以便引起自己的重视。

便又问:凭什么你对他们有这么大的夺冠信心?那人便说:我虽然没见过他们,更不知道他们的来历,连他们姓什么、叫什么都不知道。

但我也毕竟熟读兵法,文韬武略也知深浅。十八般武艺,样样练得不错,在山东我也算得上是上乘功夫的名人。今天看到他们的比武才发现自己的差距,我的功夫与他们比较,真的不可同日而语。

翁提督这在放心地接着又问:你听到过他们说话吗?那人回说:来时看到他们从柳树上折枝时说过几句话。

提督急切问道:听口音知道他们是那里人吗?那人便道:那个白面书生气质的人象是南方人口音,那个稍微黑点的公子哥般的人是北方口音,应是河北沧州一带的人。

我们山东那边也常有沧州人来做生意,所以我听得出来。

提督是个惜才之人,便又问那人你叫什么名字啊?是来参加比武的吗?

那人答道:我叫卢超,是宋代水浒传里梁山好汉玉麒麟卢俊义的第二十六代曾孙。翁提督大喜!说道:等看完他们的比武,我还有话对你与比武的那两人话,我们接着看吧!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洪亮与关雄他们兄弟俩就战到了三百个回合,还没见胜负。

天气太热,翁提督高声叫道:二位年轻人,停下喝口水再比武可否?天气太热了,不要让暑气伤了身体。

二人觉得这位如叔父辈的壮年男子说的有理,于是两人都停了下来。提督示意身边的两个便衣护卫把水壶提过去,让他们喝水。二人将水壶中的水,各喝完一大半,高兴的对提督和送水壶的两人说:谢谢你们的热忱,在我们干渴时,送水解渴。

翁提督见状,便说:还比吗?回去休息吧!明天还要正式比武呢!时间不早了。

这时,观看的人群还有些意欲未尽。不愿离出,因为他们的比武太博眼球,太精妙绝伦了。


关雄问道:刚才大家看我俩比试,最后你们看到了什么呢?有不少人回答:看到你们打了那么久,动作绝妙,扣人心玄。但是,没见输赢,未分胜负。想看你们继续打下去,打到决出胜负为止!

洪亮也说话了:我告诉大家,我们俩再打下去,也打不出胜负,决不出高低!因为我俩是兄弟,哥哥不会让我这个弟弟在众人面前丟脸。弟弟我也不可能让哥哥在大众面前出丑对吧!说得大家开心太笑。

洪亮接着又说:比武暂时停下,我兄弟俩同作一首诗供大家欣赏如何?众人开怀大笑,连连说好。关雄也正在兴头上,上来就说:我们以雷台比武择题,我是大哥,我先来。题为:(武动赣江)关雄:七律

应召策马千里程,

洪亮:

南北精英聚洪城,

关雄:

武坛卷起涛天浪,

洪亮:

赣水拼出虎狼军。

关雄:

拳打魍魉难招雪,

洪亮:

脚踢魑魅冤分明。

关雄:

安得华夏飞㨗报,

洪亮:

告慰中国亿万民。

翁提督带头鼓掌,连赞好诗。诗的意境不仅体现了尚武精神,还饱含了爱国爱民的英雄情怀。

卢超也与众人听罢满是喝彩,赞扬声响彻太空。足见他们文武兼备,才能非凡。

翁提督更是兴奋不已,未曾想过本是夜晚出门纳凉,却遇上几位如此文武双全且又有爱国之心的好汉,心中暗喜。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废功夫啊!

接着翁提督要大家散了,回家去休息,众人走后,提督弄清了洪亮、关雄哥俩的姓名和家乡地址,又把刚认识的卢超介绍给关雄、洪亮,三人甚是欢喜。

提督又把明天要比武的规则等告诉了他们,要他们积极参考,大力支持他们,并说等着他们的好消息。

第二天比武开始,翁提督在台上宣读了比武规则。一,今天开始正式比武,先比文韬武略用兵之道,(赏兵伐谋,排兵布阵)。参加比武之人,每人一份卷宗,在校场当场答卷,主要讲用兵之策略。

二,今天考试成绩优秀者,明天才有资格参加雷台比武。因为此次比武是雷台招帅。不懂文韬武略者,不足以称帅。所以望大家理解。

三,比武分二类,一是比拳脚功夫,二是比兵器,三是本次比武不立生死状,只能点到为止。充分体现当今圣上惜才爱才。

四,比武时如有人故意筆事,将取消比武资格。犯事严重的,要接受惩罚!


接着按所有参加比武人名单,共计658人,每人发一张文卷。监考人宣布答题开始。一个时辰后开始收卷。

第二天公布考试结果,卢超排第三名,第一第二名阅卷人不好评定,只好报提督审阅。提督阅卷后认为,给关雄、洪亮排一个并例名号吧!这样,他们哥俩都是第一,卢超自然提作第二名。在后来的几场比武中,依旧是他们三人占据前例名单。

比武到还乘下最后一天时,洪亮接到师傅病危的消息。他忍痛告知义兄关雄和后交的朋友卢超,并报告了翁提督。

大家都为他请求退出比武感到惋惜。但同时又对他的义举深感钦佩。翁提督说:站在国家利益的层面考虑,少你一员文武兼备的骁将,怪可惜的。站在道义的高度来衡量你的品行,你是一个尊师重道,有情有义的好人,也是一个大孝子。

你很有诚信,也很孝敬,你师傅能有你这样一位知书达理,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的好徒弟,他老人家一定很欣慰也很自豪的。你去吧,我期待下次摆雷台还能见到你的身影。

拜别翁提督后,洪亮回酒楼收拾行装与关雄、卢超他们告别。关雄道:贤弟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我们还能相见!卢超引用苏东坡一句名词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洪亮即兴作诗一首,答谢二位兄弟友人:“江流万古水有情,雁翔云端久留声。吾为师难暂离去,征途勿忘好弟兄。”

诗毕,正要上马,关雄从一口袋取出纸笔墨汁,对洪亮说:兄弟,我就知道你告别时,少不了文雅的本性,一定会作诗告别,所以我要借你手一用,为我留下墨迹,好作纪念!不枉咱们兄弟一场。

卢超也说:看过前几日洪兄台给关大哥留下的笔迹,深感震撼。太漂亮了,我也想要一幅杰作。

洪亮应允,就在马背上书写下三幅作品,给关雄、卢超一人一幅字画,并要他俩把余下的一幅字画交给翁提督。

关、卢二人得字画大喜!同时答应一定送到!然后洪亮揖手告别道:兄弟后会有期!关雄、卢超也同时揖手道:后会有期!

洪亮一甩马鞭,㗎的一声!马蹄疾速!很快跑出了他们的视线。

而关雄、卢超拿着未干墨迹的字画,还站在原地,目不转睛地瞅着洪亮奔向的前方……

二十余年后,英国殖民主义者用坚船利炮打开了我国国门。禁毒英雄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后,与英国侵略者血战一场,而惨遭失败。


此时,昔日的关雄、卢超他们已调防至虎门一线。关雄早已是总督了,卢超为副总督。翁提督也早已退休了。二次大战,一仗下来,清军又损失惨重。卢超战死,关雄重伤。上司命关雄转往京都养伤。途经韶关时,伤情加重,只好原地暂疗伤,待好转继续北上。

这时,洪亮的青狮表演团从江西春城出发一路南下,也耍到了韶关。洪亮青狮团共有八百余人,分四十八个团队,从不同方向赶赴广东。

他们个个骁勇,武艺精湛。都是洪亮与三位师弟调教出来的精英。

这次倾巢出动奔向广东,就是听说英国殖民主义侵略者,在广东烧杀抢夺,欺我中华贫穷落后,而无恶不作。欲从暗中助军扬威,杀敌报国。

洪亮打听到前日从虎门撤下的受伤严重的指挥官,竟是自己的结拜兄长关雄,心情非常难过。跟自己的徒弟交待一下去处,直奔关雄疗伤的住地。

跟守卫说明来历后,守卫不敢怠慢,急报总兵关雄。听守卫说洪亮已到帐前,赶紧要副将郑平出帐迎接。

洪亮进帐看到腿部,头部,身上三处受伤的兄长,心里难过至极,说道:大哥洪城一别二十余载,没想到我们兄弟会在此地,此种情况下见面,听说你本是进京疗伤,因伤势过重不能前行滞留于此。

兄弟我特来探望一下大哥的伤势。不知大哥的伤势是否好些?关雄道:多谢兄弟前看望。伤势不容乐观。你怎么也到韶关来了啊?

洪亮把带领舞狮团进军广东,要找英国鬼子报仇,以泄国耻民愤的事以及派自己两个儿子打头阵,以进入广州的事都说了一遍。

关雄道:大哥非常佩服兄弟的柔情侠骨,更钦佩兄弟的爱国之心。你们背后没有政府的支持,行动起来一定很艰辛。千万要谨慎行事,来不半点马虎。

洪亮说:谢谢大哥的提醒,我们会小心行事,谨言慎行。

我来帮你检查一下伤情吧!我身上带来了独家密方,对治疗跌打损伤活血化淤有特效。还有火疮药,消炎药。

关雄让洪亮详细检查了一下伤情,洪亮说:你这是火器所伤,用跌打损伤的药治肯定不行,要用火疮药加消炎止痛的药,才能治好。

幸亏我带来了两类药。洪亮把关雄身上原来敷的药全撤下,然后拿一种药交给下面的人去煎水,煎好待药凉到一定程度时,用来帮关雄的伤口进行清洗,此药有消炎杀菌,消肿止痛的功效。洗清了伤口,然后再换另一种外敷药拔毒生肌。

经洪亮调理一周后,伤情出现了大好转,半个月后,关雄痊愈。

其间洪亮向关雄打听过有关卢超的情况,关雄说到卢超时,泪如雨下,肝肠寸断。说自己没能保护好二弟。

在一次交战中,二弟的船被敌人的炮火击中,二弟当场被炸得骨肉横飞,尸骨未存,惨不忍睹啊!尔后全船一百多名将士一同沉入海底!非常悲壮啊!


二弟登的是指挥舰,本来是我应去的,他坐副舰,那天正好上面副指挥使要我等他,让卢超先出击。结果害得卢超兄弟丢了性命。

洪亮劝道:大哥不必自责,卢超兄弟与所有的将士们都是被侵略者所害。他们万里迢迢跑到我们家里来烧杀抢夺,惨无人道!他们是强盗,是刽子手。这笔血债,我们一定要让他们血债血偿!

关雄接着说道:兄弟你没亲临战场有所不知啊?现在打仗不是冷兵器时代了,比如,冷兵器时代,弓箭手厉害的,可以百步穿杨。就令人胆颤的吧?

而现在侵略者的枪三四百步就可以把我们的人干掉,火炮更厉害,隔几里路,甚至十里路远,就可把我们的船舰打沉。

我们还是拿着刀枪剑戟,你说这仗怎么打啊?洪亮说:我虽没上阵杀敌,亲历亲为,但还是听说过一些战场情况。今天有兄长的亲身经历显身说法,就更清楚了侵略者的可恶,我们的无奈了。

不过事在人为,贴身肉搏战呢?关雄忙说:不等我们贴身,人家早把我们干掉了!

洪亮又说:我的意思是,明的不行、咱就来暗的,远的不行、咱就来近的;海里不行、咱就岸上来!侵略者虽然凶如豺狼,但也是披着人皮的狼,也要吃饭住房吧?咱就在岸上,晚上偷袭他,暗杀他,打击他,扰乱他,让他惶惶不可终日,知难而退。

关雄道:你的想法是好的,小股部队化整为零,化装成百姓混入他们的办工地点,上下班路上,住所,是可行的。

可上面没命令,谁会去组建一支这样的队伍呢?再说,现在的皇帝不听忠言,忠言逆耳啊?那些皇室贵族都想着中饱私囊,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那个愿意打仗啊?

都只知道割地赔款,饱食终日。那个会去关心国家与老百姓的死活呢!不平等条约一个接一个的签,什么马关条约,尼不兹条约,辛丑条约等等丧权辱国啊!

洪亮说道:也是啊!不过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觉得我们人人都有责任站出来保卫国家!我组建的青面狮子表演团,就是这样的一支队伍。

关雄接着问洪亮:兄弟这么多年为什么不来我军中走走?你在家都干了些什么啊?洪亮说:一言难尽啊!打从二十多年前我们洪城离别后,一直在家照顾师傅、师母的身体。接着又娶了媳妇生儿育女。

师傅一病就是八年啊?我一直侍候他老人家,他俩老口无儿无女,我是他二老的徒弟,又是义子。媳妇也是师傅二老作主帮我娶的。

第九年师傅去世,我作为义子为义父守墓三年。后来师母又故,我又为义母守墓三年。十六七年的光阴就这样过去了。这时,我膝下儿女一大群,五子为大,后面三女,我是八个小孩的父亲,那有时间抽身世外呢?


现在好了,老大,老二随我的青面狮子团南下,一边卖艺赚钱,一边注视着侵略者的动响。

家里老婆孩子都会照顾自己了。我的孩子老三是胎双胞兄弟,三个女儿是三胞胎姐妹,其实夫人只生了五胎。女儿也十六岁了,所以我无后顾这忧了,这才带领早年组建好的团队,一路南下广东。

关雄听了,赞道:兄弟你在家是大孝子,好丈夫,好爸爸,三好男人。在外面,是好领导,好师傅,好侠客,侠肝义胆,为国为民。是兄长我学习的榜样啊!

关雄正夸着自己兄弟的时候,有两人急匆匆来报:一是京城来人催关雄进京养伤,因关雄在战场表现突出,夜袭侵略舰取得较大胜利。皇帝要亲自聆听战场将领的汇报,并见一下将军的容姿。

二是洪亮徒弟来报,近半个月以来,他们怀着对侵略者的仇恨,经常夜袭敌人码头,住所,医院,办工楼等,先后毙敌近百人。我们也损失二十多个弟兄。

最近敌人加强了晚上巡逻,大公子洪林心急,组织我们的人去炸巡逻车,他自己第一个冲上去,被枪弹扫射身亡。

二公子洪杨又赴上去扔炸药包,手被枪弹射伤,出了好多血,现在无大害。所兴的是巡逻车被炸废,死亡四人,其中还一个大尉被炸死。

关雄听了,对洪亮说:兄弟请接哀!你的儿子真了不起!正所谓,老子豪杰儿英雄,说的就是你们这样的家庭啊!我明日起程,为你领导的团队请功封赏追加英烈!

洪亮听完徒弟的回报,与关雄兄长的话,对关雄说:大哥不必安慰,我们出来时,就抱有这种思想准备的。大儿子他死得壮烈!死得光荣!死得值!二儿子英勇,我也为他骄傲和自豪!

你还记得洪城夜我们俩联名写的那首诗吗?侵略我中华者,就是魑魅魍魉,国人都可团结起来,将其歼灭!还我国一方安静的国度!

说完,对关雄说:大哥,你这有纸笔墨吧?快拿来我再送你一首离别诗吧!关雄深受感动的叫属下拿来纸笔墨砭,洪亮提笔开写,题为:《路韶关、逢关雄兄》七律,

马过韶关遇兄酸,

方疗半月解危安。

卢弟仙乡负重任,

关哥仕途浮云端。

赴难自无英雄悔,

拒敌其有豪杰哀!

此去沙场召余部,

计送黄发断头台。

诗毕,洪亮道:给大哥留个纪念吧!祝你明日回京一路顺风!我要下广州城了,你一路保重!我相信我们的下一次重逢,应该不要二十余年吧!如果是在一个安全发达的国土上重逢,那该多好啊!我先行一步了,大哥保重!咱们后会有期!说完走出营房,夸上骏马,鞭响蹄疾!关雄送至场外,看着看着,马儿奔出了视线。

再回首看刚写好的诗时,不觉潸然泪下。对周围的人说道:兄弟他是要去拼命啊!这那是诗啊?分明是向敌人宣战的宣言书啊!当年不是因师傅病重未能比完全场,他早就是将领了。他称得上是谋略过人,勇冠三军的将帅。

我关雄从未佩服过他人,唯有贤弟的才能为兄我不得不钦佩啊!说完,对着诗叹道,这气魄,胸怀,胆识,非兄弟莫属啊!

郑重声明:本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参与书香澜梦推文第61期以《离》字为题的创作活动。欢迎大家欣赏!助力!谢谢!

相关文章

  • 离别二十载 相聚在西安

    光阴似箭,岁月如歌,别二十载,相逢恨晚。4月24日晚,古城西安——陕西奥罗国际酒店21—1房间,欢颜笑语,...

  • 离别二十载,我们再相约

    第一眼看到你 就被深深打动 虽然一点也不高大上 但正是这种 古朴 内敛 沉稳的气质 让我觉得无比的踏实 如今 你虽...

  • 11、校场

    这天夜幕降临又是一个多云夜晚,澶州南北两城城内和城外南岸军营处处传来喧闹声,北门城楼张灯结彩人影穿行像喜庆过节般,...

  • 清明

    相伴进三十载,虽小别无长离!一年间永离别!

  • 待卿归(10)

    王之对峙(二) 南宫擎宇换了轻便的常服赶到校场时赫连诫已经骑着马在校场上溜了几个来回了,见南宫擎宇来了,在马上朗声...

  • 歪诗两首

    其一 鹧鸪声声似点卯 一夜风雨助秋凉 揽衣推枕奔校场 强弓正挽射天狼 ——己亥九月廿二晨练 校场,校,读如较,校场...

  • 《蛙无名》第73章:李代桃僵

    第二天早上,校场四周围满了观众,大先生已经站在擂台上了。 蛙四海和金小蟾各带了一百名青蛙卫士在校场上集结,大先生手...

  • 古城校场仰名宦

    岁数大一点的铜山人都知道古城有两个校场,其实还有一个临时校场,知道的人并不多。很久以来,我对这三个校场怀有...

  • 银婚二十载(二)

    银婚二十载,刹那芳华,从初次见面的怦然心动,到如今细水长流的长久心安,从形影不离牵手看世界的亲密爱人,到牵肠挂肚左...

  • 归来

    冬去春来又一年 黑丝白发入鬓头 离别故土几十载 归来已成他乡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校场离别二十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izx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