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之君子者也
竹非蔓草,却有中通之质;竹非乔木,仍有参天之能。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文人对竹,也总存着诗化的感情。或观其劲节,或慕其青翠,或惊叹其一夜春雨后的生长奇迹。
而竹林中,有叶影婆娑,有微风习习,每一寸破土的嫩绿,都歌颂着山野不朽的生机。
竹节亭亭心境澄明的君子
花妍儿女姿,零落一何速。竹色君子德,猗猗寒更绿。
不见已四年,既见还作别。赠以墨竹屏,况此君子节。岁月不我留,玉立空山阴。愿言无相忘,因风时寄音。
竹为君子,身姿亭亭;君子有德,心境澄明。春风和煦,故人重逢,时间改变了少年人的颜容却无法更易初心与气节。赏竹赠竹,画里林间,尽是高华胜景。
几十年宦海沉浮,知天命的欧阳修在刑部院落一角偶遇一丛青竹。此时,正是春寒催晚景的时节,周边新开的花朵娇嫩无比、极易零落,唯有眼前的青竹在凛冽寒风之中愈显苍翠。他望着青竹,也似乎在透过青竹看多年前那个眉眼含笑、意气风发的少年举子。漫漫岁月的磨蚀中,多少人在风中迷失,又有多少人能似青竹一般保持当年的风骨?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
在竹林的荫绿中,人们总能远离尘世的喧嚣,偷得浮生半日闲。斟上一杯好茶,学上三声清啸,仿佛自己也成了那史书的故纸里魏晋风流的七贤。
夕阳西下,苏东坡在山野间徜徉,村舍外,古城旁,芒鞋轻胜马,竹杖二尺长,昨夜的雨为今日的风景添上了润泽的微光。每一根滴翠的绿竹每一只掠过的飞鸟,每一朵芬芳的荷花,每一声清亮的蝉音,都成了自然的粘合剂,将诗人心上忧伤的裂痕填满,让灵魂在野趣之中找到自由的归乡。
竹林亦是读书的好去处。陈继儒为自己的小庐布置好了修竹与荷塘,除了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奋斗时光,读书于人更象征着对心灵的滋养。一豆灯火的夜,听蛙鸣,听雨落,听竹叶沙沙的交响,诗人也愿以读书声加入自然之乐,谱一曲知足常乐的歌。
田园世界里,日光七彩,竹影横斜,心相灿烂。尽升华融为一白。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儿女此情同。往事朦胧。湘娥竹上泪痕浓。
舜盖重瞳堪痛恨,羽又重瞳。
月明星稀,高谷猿啼,在那天连衰草的水滨,伫立着思念爱人的女神。竹不仅象征着修直正气与田园佳趣,也寄托着千万年的爱恋与悲歌。
湘水有女,思人泣血,泪洒江天落于竹林,染上斑斑泪痕。刘禹锡虽常豪迈落笔,但在咏叹那场神明不绝的爱时,却缱绻万分。水畔竹林,竹身上的斑斑紫痕在皎洁月光下无所遁形,天地广远,神迹难寻,但爱与思念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或许诗人便是在夜半三更的船头,听闻了湘灵鼓瑟的悲声。
往事追怀,晦涩朦胧,而神明与人间共通的,大概就是那份亘古不变的情感链接。辛弃疾面对山河破碎的忧思,想起不肯过江东的霸王,也想起了等待千年的神女。重瞳的“使命”,或是诅咒,降临在虞舜与项羽的身上,折了美人虞姬,也毁掉了女英娥皇。这是预示还是传说,恐怕只有江边的斑竹林,通晓这一般古今伤心事。
或许世间万事都是因果循环,像古希腊谚语中那样,“过往的事会再次发生”,但在无尽的循环和找寻中,湘水边的神仍然呼唤着爱人的名字千千万万遍。
网友评论